
自全县开展“吃水不忘修渠人 建功立业新时代”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党建主题实践活动以来,洛源镇以推动乡村振兴为目标,以破解干部能力作风顽瘴痼疾为保障,根据镇情村情实际,扎实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党建主题活动,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洛惠渠宝贵传统,提振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一是推动形成一项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以富民强镇为目标,发展壮大避暑民宿首位产业,持续巩固洋芋、食用菌两大主导产业,做精做优豆腐干、连翘两大特色产业。聚焦“两个增收”,各村按照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庭院经济、农旅康养、木器加工等主导产业,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全镇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个村达到30万元以上,3个村达到20万元以上,4个村达到15万元以上。
二是培养招引一批乡村振兴方面的乡土人才。深入实施“五雁工程”,持续深化“五争五激”活动,以“量身定岗分五雁,兑现承诺评五星”为抓手,培育头雁11名,智雁42名,飞雁38名,归雁26名,邹雁41名,7名“归雁”在家门口创办经营实体,带动4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实施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的“三培养”制度,吸纳优秀人才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或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截至目前,共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20名,村级后备干部66名,真正将乡土人才资源转化成乡村振兴的新优势。
三是锻造一支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以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为抓手,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聚焦基层所需和群众呼声,组织全镇党员干部扎实开展“双报到”“五个到一线”工作,先后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活动50余场次;以转变作风为目标,以能力提升为导向,举办公文写作、项目谋划等专题培训11场次,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专栏,推送先进典型事迹、青年干部研讨材料10期,各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学习30余场次,促进干部作风能力大转变。
四是守护好一方青山绿水。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开展“干净洛源”创建活动,常态化清理“五堆六乱”,拆除残垣断壁,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主阵地”作用,各村以支部党员为主体,建立“党员联户”制度,深度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后拆除危旧房屋48间,清运垃圾226吨,清理河道86处、路面乱堆乱放72处、沟渠125公里,真正实现从“一时净”转为“长久净”,“一时美”转为“长久美”。
五是引领形成一个良好风尚。坚持把做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推动乡村振兴的落脚点,先后开展新时代先进典型评选活动10余场次,评选好媳妇好公婆53名、道德模范14名、文明家庭10户;以“百事孝为先·做事德在前”群众文明实践活动为依托,开展为百岁老人庆生、爱心体检等孝亲爱老志愿服务活动20余场次,大力弘扬孝德之风;以“四种陋习”专项整治为抓手,引导群众不修“大头坟”和“面子房”,在全镇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孝亲爱老”的文明乡风。截至目前,全镇共劝导精简各类红白喜事58场,治理建房攀比9起,随礼泛滥11起,节约资金46.15万元。
六是补齐一批民生实事和基础设施短板。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一年十件实事”和承诺践诺等活动,各村在落实好年初军令状任务的基础上,立足工作实际,聚焦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建立民生项目清单,解决辖区内存在的水、电、路、亮化、绿化等突出问题57件。同时,深化“有事你找我”联系群众直通车工作机制,结合“平安夜访”“干部进村解民忧”活动,走访群众1520户,化解矛盾纠纷21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9件,真正做到以实事办理情况检验党建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实效。
下一步,洛源镇全体党员干部将持续学习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以革命先烈和群众身边的“新老典型”为榜样,将榜样的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当中,真正做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洛源新篇章作出更大的贡献。(张浩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