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商州区刘湾街道仁和社区:“理”出文明新风尚

2025年10月28日 15:06  商州宣传

10月15日,连日的阴雨天气带来几分寒意,但在商洛市商州区刘湾街道仁和社区的红白理事馆内,却是暖融融的烟火气。七八桌酒席摆得整整齐齐,荤素搭配的菜肴冒着热气,邻里乡亲围坐桌前,轻声寒暄。仁和社区居民马军记穿梭在席间,招呼着宾客。

“现在,我们社区有红白理事会,办事省心又体面,价格还便宜。放在以前,光是订酒店、找厨师就得跑断腿,花销更是没底。”马军记感慨道,红白理事会让他既尽了孝心,又免去了人情与经济的双重负担。

马军记朴素的话道出了许多社区群众的心声,这一切也都源于仁和社区在移风易俗上下的“真功夫”。“仁和社区成立于2020年,是一个大型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居民大都来自偏远山区,原来乡村过红白事的攀比风气在新社区里依然存在。‘人情面子’成了压在许多家庭心头的一块巨石。”仁和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亚利坦言。

为破除铺张浪费之风,切实减轻群众负担,2020年3月,仁和社区红白理事会正式成立。理事会成员由社区干部、乡贤、物业及居民代表等组成,实行民主议事、集体决策。社区还配套建设了300平方米的红白理事馆,聘请持健康证的专业厨师,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对食材采购、加工全过程登记备案,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理事会明确每桌宴席价格标准,并对烟酒规格作出统一限制,从源头上遏制攀比之风。

然而,红白理事会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理事会刚成立时,不少群众颇有抵触,“管天管地,还要管到我们婚丧嫁娶?”面对质疑,社区干部没有退缩。他们在公告栏张贴海报,印发倡议书,挨家挨户上门宣讲“厚养薄葬、喜事新办”的文明理念,用真心换理解、以行动化疑虑。

移风易俗的关键还在于有人带头示范,而任琴娃就是这样的带头人。她既是红白理事会的成员,也是社区的楼长。看着邻里乡亲为了“体面”而苦于人情重负,她下决心从自家做起。2023年,孙子过周岁,任琴娃劝说家人不要去酒店大操大办,就在社区的红白理事馆里摆了几桌酒席,邀请至亲好友相聚,虽然简单却情意浓浓。“热闹不在排场,在人心。”任琴娃笑着说。这场“轻仪式、重情意”的周岁宴也在仁和社区里传为佳话。

自家带了头,任琴娃劝导起邻里来也更有底气。她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利用闲暇时间入户走访,耐心给居民算“经济账”“人情账”。渐渐地,那些原本认为社区“多管闲事”的人也开始慢慢转变观念,“重情轻礼、勤俭节约”的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浸润了整个社区。

为了让服务更贴心,仁和社区红白理事会在细节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在固定菜单基础上,理事会根据群众需求灵活调整菜品,如有居民对价格存疑,理事会成员便拿出票据耐心解释市场行情和成本构成,做到明明白白消费。2024年,针对老人去世后停灵不便的问题,社区在驻社区工作队的帮助下配套新建了两间白事馆,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主动将红白事交由理事会来办,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信任,仁和社区红白理事会不仅“理”顺了红白事,更“理”出了移风易俗的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镇安县政协主席杨清平开展重阳节慰问活动 下一条:丹凤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