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落实河长制责任,强化河道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连日来,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聚焦河道“四乱”问题,组织各村(社区)对照整治标准,全面查漏补缺、狠抓整改落实,吹响河道治理工作的“冲锋号”。
压实河长责任 强化履职担当
依托“河长制”工作机制,组织镇村两级河长带头开展巡河,对辖区内主要河道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排查河道狭窄处、桥梁附近、水流缓慢区域等容易堆积垃圾的地方,同时聚焦大棚、田地等重点部位排水渠,针对杂草、淤泥等突出问题,通过“人工+机械”协同作业的方式,全方位开展清理整治,坚持发现一处、清理一处,确保两岸及水面整洁,有效提升了生态保护水平。


全员清理整治 共护碧水清波
在清理过程中,积极组织各村志愿服务队、公益性岗位、并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携带工具,沿河道开展“地毯式”清理,集中清除白色垃圾、生活废弃垃圾、河流漂浮物、河岸枯枝杂草等,并进行集中处理,同时,对河面、河岸、沟渠存在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现象同步开展全面整治。经过共同努力,河道周边环境卫生显著改善,“水清岸绿、河道通畅”的景象初步显现,有效打通了河道整治“最后一公里”。


健全长效机制 凝聚环保共识
持续压实河长制责任,建立“分段管护+定期巡查”长效机制。强化督导检查,每月定期组织观看河道保护警示教育片,调阅巡河日志,确保责任落地见效。同时,及时公布河长制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群众监督举报各类河道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发挥“百姓河长”监督作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强化群众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引导其积极参与村内沟渠清理与日常维护,巩固治理成果,从源头减少垃圾入河,确保河道长效发挥灌溉、防洪、生态三重效益。


下一步,古城镇将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落细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举措,在河道治理上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扛起“守护好一河清水,两岸青山”的责任担当,全力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