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商洛市商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份健康风险提示

2025年08月05日 15:37  商州疾控

进入8月,商州地区仍以高温天气为主,部分时段可能出现降雨,虽整体传染病疫情较为平稳,但仍需针对性做好防范。结合7月疫情监测数据及本地实际情况,商州区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8月份需重点关注手足口病及防范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输入风险,同时做好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01手足口病

(一)疫情态势

8月手足口病虽未出现病例数大幅增长,但仍处于高发季节,且主要威胁 5 岁以下儿童。由于暑期部分幼托机构仍有托管活动,人员聚集性较强,存在发生聚集性疫情的潜在风险,需持续做好防控工作。

(二)疾病特点

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患儿会伴有发热症状。该疾病传染性强,可通过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污染的物品传播。少数患儿病情进展迅速,可能引发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引起高度重视。

(三)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6 月龄至 5 岁儿童为手足口病 EV71 疫苗的接种对象,共需接种 2 剂次,间隔 1 个月。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家长应及时带适龄儿童前往接种点完成接种。

加强个人卫生:家长应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遵循 “七步洗手法”,确保洗手时间不少于 30 秒。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玩具等物品,避免交叉感染。当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居家隔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防止抓挠皮疹引发继发感染,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恢复正常活动。

集体单位防控:幼托机构等集体单位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密切关注儿童健康状况,对出现疑似症状的儿童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同时,做好因病缺勤追踪工作,详细记录缺勤原因,防止疫情扩散。教室、午睡室等场所每天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对门把手、玩具、课桌椅、楼梯扶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 次,确保消毒效果。

02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重点防范输入风险)

(一)疫情态势

尽管当前我区无基孔肯雅热病例输入,但国内广东地区疫情较为严峻,病例数持续增加。8 月正值暑期,人员跨区域流动频繁,旅游、探亲等活动增多,存在基孔肯雅热输入的风险,需保持高度警惕。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传播方式相似,均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已进入疫情高发期,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危险程度不亚于基孔肯雅热。

(二)疾病特点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监测数据显示我区有白纹伊蚊存在,有潜在传播的风险。该病潜伏期一般为 1-12 天,多数患者发病急,体温迅速升高,可达 39℃以上,伴有剧烈关节疼痛,疼痛可累及多个关节,且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恶心、呕吐、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出血、肝酶升高等情况,一般不会导致死亡,但恢复期较长,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引起,传播途径与基孔肯雅热一致,潜伏期通常为 3-14 天,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达 39-40℃,伴有头痛、眼眶痛、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出血倾向等,严重者可能发展为登革出血热,出现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三)预防措施

防蚊叮咬:尽量避免前往广东等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如因特殊情况必须前往,应提前做好防护准备。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上衣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以减少蚊虫叮咬的概率。在裸露的皮肤表面涂抹含避蚊胺(20%-30%)或派卡瑞丁的驱虫剂,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确保驱虫效果。室内可安装蚊帐、纱窗等防蚊设施,使用蚊香、电蚊拍等工具杀灭蚊虫,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做好环境清理:蚊虫喜欢在积水处滋生,因此要及时清理居住环境中的各类积水。定期检查花盆托盘、废旧轮胎、水桶、下水道等易积水的地方,将积水排空,保持干燥。对无法排空的积水,可投放灭蚊幼药剂,防止蚊虫幼虫生长发育。

健康监测:从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返回商州后,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持续观察 12 天。在此期间,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及时做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03感染性腹泻

(一)疫情态势

8月高温天气持续,细菌和病毒在食物、水源中仍易滋生繁殖,虽然感染性腹泻病例数较7月有所减少,但仍存在散发病例,需注意防范。其中,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仍是主要类型。

(二)疾病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起病急,传染性强,儿童感染后多以呕吐为主要症状,成人则以腹泻为主,常伴有腹痛、恶心、发热等症状。该病毒可通过污染的食物、水源、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易在家庭、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发聚集性疫情。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 6 月龄至 2 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 “蛋花汤样” 腹泻,每天可达数次至十余次,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症状,由于腹泻次数多,容易引发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危及婴幼儿生命。

(三)预防措施

加强手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在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接触动物或其排泄物后等时刻,要用肥皂或洗手液仔细清洗双手,洗手时间不少于 30 秒,并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保障饮食饮水安全:坚持食用熟食,避免生食肉类、海鲜等食物,肉类、禽类、蛋类等要彻底煮熟煮透后再食用。水果食用前要洗净、削皮,减少农药残留和病菌污染的风险。饮用水应选择煮沸后的开水或合格的预包装水,不饮用生水或来源不明的水。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商场、超市,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储存条件,不购买变质、过期、无标签的食品。

做好隔离与消毒:感染性腹泻患者从患病期间至康复后 3 天内,应进行居家隔离,避免与家人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处理,被污染的物品(如衣物、被褥、餐具等)及环境(如地面、桌面等)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时要保证足够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一般作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之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

04水痘

(一)疫情态势

8月水痘疫情处于平稳阶段,报告病例数较少,但由于水痘传染性极强,在学校、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仍存在传播风险,需做好日常防控。

(二)疾病特点

水痘由水痘 -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起病急,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热 1-2 天后,皮肤会逐渐出现斑疹、丘疹,随后转变为疱疹,疱疹内充满清亮液体,容易破裂,之后会结痂。皮疹多见于躯干、头部,四肢较少,且伴有明显瘙痒感。水痘患者在出疹前 1-2 天至疱疹完全结痂期间均具有传染性,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三)预防措施

及时接种疫苗:适龄儿童应按程序接种水痘疫苗,1 岁半时接种第 1 剂,4 岁时接种第 2 剂。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水痘的风险,即使感染,症状也会相对较轻。

加强个人卫生:儿童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玩具等物品,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当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居家隔离,避免前往学校、幼托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防止抓挠皮疹,以免引起皮肤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瘙痒。

集体单位防控: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制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教室、宿舍等场所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对门把手、楼梯扶手、课桌椅、玩具等高频接触部位,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2 次,定期对地面、墙壁等进行清洁消毒,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05食源性疾病

(一)疫情态势

8月高温天气持续,微生物在食物中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发生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病风险依然存在。6 月以来,因食用被污染食物及误食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时有发生,其中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较为常见,同时,误食野生蘑菇、发芽土豆等导致的中毒事件也需高度警惕。

(二)疾病特点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在进食后短时间内急性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症状及严重程度有所不同,轻度患者可能在短期内自行缓解,严重者可能出现脱水、休克、脏器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三)预防措施

保持清洁:餐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要彻底洗手,避免手部的细菌和病毒污染食物。定期清洁厨房用具,如砧板、刀具、锅碗瓢盆等,保持厨房环境整洁卫生,做好防鼠、防虫工作,防止其污染食物。

生熟分开:加工和储存食物时,要将生肉、禽、蛋、海鲜与熟食分开存放,使用不同的砧板、刀具等工具,避免生熟食物交叉污染。生肉、海鲜等应放入冰箱冷冻室存放,熟食则放在冷藏室上层,且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烧熟煮透:肉类、禽类、蛋类、海鲜等食物要彻底煮熟煮透,确保食物中心温度达到 70℃以上,以杀灭食物中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剩饭菜、熟食再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加热时间不少于 3 分钟,确保加热均匀。四季豆、豆浆等食物含有天然毒素,需煮熟煮透后再食用,避免中毒。

保持安全温度:熟食在室温下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2 小时,高温天气下不宜超过 1 小时,以免微生物大量繁殖。冰箱冷藏温度应控制在 0-4℃,冷冻温度控制在 - 18℃以下,定期清理冰箱内的过期、变质食物,保持冰箱清洁。冷冻食品解冻时,应在冰箱冷藏室、微波炉解冻或冷水浸泡等安全方式进行,避免在室温下长时间解冻,防止细菌滋生。

确保原材料安全: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水和食物,瓜果蔬菜食用前要彻底洗净,去除表面的农药残留和污垢。购买食品时选择正规的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查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不购买 “三无” 食品和来源不明的食物,尤其是野生蘑菇、野菜等,切勿随意采摘、购买和食用,以防误食有毒品种导致中毒。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商洛疾控:防蚊灭蚊指引-公园篇 下一条:商洛洛南:“四好”城市建设绣出山城新画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