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商洛市生态环境局丹凤县分局按照《丹凤县深化“三个年”2025行动方案》及《丹凤县2025年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推进工作机制》工作要求,围绕重点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服务保障重点项目,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稳定透明的“绿色”营商环境。
坚持生态文明改革,提升审批服务质效。一是深入环评分类管理,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根据建设项目特征和所在区域的环境敏感程度,综合考虑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进行分类管理。印发《关于全县2025年度重点项目环评办理情况的通报》,通报全县50个重点项目环评办理类别及进度,实时调度企业办理环保手续进度。另外,环评文件的受理、公示、审批全面实现网上办理。积极参与县级集中审工作,服务200余个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等环保手续办理工作。2025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12个,较法定时限缩短26%,指导登记备案112个。2025年前半年我县完成了全市重点项目环评审批率半年工作要求。二是深化科学准入引导,深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约束。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环境准入引导作用,科学指导各项开发建设活动。今年来利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平台为51个项目提供查询服务,出具项目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照分析报告15份,通过系统平台矢量数据比对,优化企业选址范围、管线路径及环保设施布局,引导企业落实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实现环境可行性预审“关口前移”。三是制定《生态环境管理手册》,强化基层生态环保责任。印发实施《镇(街道)生态环境管理手册》,明确镇级辖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图”“主要生态功能区和环境要素敏感控制区分布图”及“主要污染源分布图”,进一步强化基层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及责任意识,促进重点项目高质量发展。
扎实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持续打好水、气、土三大保卫战,做好丹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推动大气污染综合防控,深化重点工业点源污染治理。一是扎实开展蓝天保卫战。印发了年度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定期调度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情况。扎实开展施工扬尘治理、涉VOCs企业督查检查等专项行动,有序推进企业大气污染物深度治理,争取853万元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用于辖区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砖瓦企业无组织排放治理。截止7月30日空气优良天数为191天,优良率90.5 %,PM2.5浓度28微克/每立方米。二是纵深推进碧水保卫战。深入实施全域污水处理PPP项目,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1座,5座已建成投运。全面开展水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率达到97.37%。扎实开展蔡洼矿区综合治理工作,建成矿硐涌水处理设施1座,丹江干流锑浓度稳定可控。今年,碧水保卫战年度项目投资1766万元,共实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小流域治理三大类6个项目,完工率67%。全县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要求,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标准,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三是精准实施净土保卫战。印发《丹凤县净土保卫战2025年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及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溯源、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措施排查等工作,加强企业生产过程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2家涉重企业污染源整治排查工作;督促重点矿产企业完成尾矿库污染防治设施存在问题整改,开展尾矿污染防治隐患排查。全县土壤环境安全可控。
积极入企执法帮扶,强化舆论宣传指导。丹凤县环境分局深入企业现场答疑解惑,以实际行动为企纾困、助企发展。今年以来,深入企业帮扶12余次,赴市局对接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手续办理事项6次,开展环保业务培训2次,指导2个重点项目完善污染防治措施,组织技术专家深入12家企业进行环评及排污许可技术指导,切实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另外,我局在市县级网站媒体发布营商环境类信息共计5条,其中商洛日报信息1条,商洛生态环境公众号等市级媒体发布2条,县级政务中心公众号等媒体发布2条,营造了稳定透明的环保要素营商环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丹凤县环境分局将不断创新优化重点项目服务措施,为丹凤县省级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创建注入“绿色”能量,服务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