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党建引领强服务 保障民生显担当--洛南县医保局扎实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

2025年07月31日 09:22  洛南医保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巩固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成果,弘扬“洛惠渠宝贵传统”,商洛市洛南县医疗保障局党组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将开展“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作为提升政治站位的“试金石”和转变工作作风的“磨刀石”,精心谋划部署,教育引导全系统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服务民生,着力解决医保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医保惠民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工作举措

一是领导带头坐班听声,架起干群连心桥医保系统科级领导坚持每周轮流到县便民服务大厅医保窗口坐班,走流程、跟执法、处投诉,变“机关办公”为“一线问诊”,直接面对来访群众,现场解答医保参保、报销、异地就医等政策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办理难题,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认真梳理分析,推动服务流程优化、政策宣传精准化。

二是骨干下沉手把手教,打通业务肠梗阻针对基层医疗机构医保业务操作中的“痛点”“堵点”,变“课堂灌输”为“实战赋能”,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各镇办卫生院、村卫生室,“面对面、手把手”开展现场教学和实操演练。聚焦医保信息系统操作、慢特病认定、基金结算、编码贯标等高难度易出错环节,精准发力,通过“零距离”帮扶和“沉浸式”教学,着力破解基层操作难题。

三是全员入户精准滴灌,培育政策明白人坚持“一线工作法”,将政策宣讲阵地前移,全年50%会议开到基层,活动覆盖全县16个镇办,为镇村干部、医保专干、卫生院负责人等基层“关键力量”量身定制政策培训;同步通过乡村集市、节会等开展流动宣传。落实“干部联农户”机制,每半月至少入户走访一次,每季度实现包联户遍访全覆盖,精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四是问题导向回头看,提升满意金标准组建工作专班,对各级历年来转办、信访、12345平台反馈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群众最新诉求和满意度;坚持每周会商研判,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二、工作成效

一是民意渠道畅通,诉求响应提速。科级领导一线坐班接待群众80余人次,现场协调解决难题20余个,通过入户走访和帮助上访群众争取资助资金等形式,周玉良等多年遗留信访问题得以化解。通过“回头看”机制,高效复查处理历史积案和群众不满意问题,推动投诉举报量较上年同期下降60%,多次获表扬类工单和群众锦旗。业务骨干下沉一线“手把手教”,成功破解基层反映的具体操作难题50余个,有效拆除了业务协同“隐形壁垒”,极大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医保业务办理的规范化、便捷化水平。

二是基层能力提升,服务壁垒打通深入全县16个镇办开展医保政策宣讲活动,成功锻造了一支覆盖全县、扎根基层的1200余人“医保政策明白人”队伍,成为联通服务与需求的关键桥梁,“明白人”队伍和流动宣传累计发放通俗易懂宣传单5万余份,政策知晓率大幅提升。创新“红黄绿”三色监管经验被国家医疗保障局主管的《中国医疗保险》杂志和陕西省医保局公众号刊发,省医保局以“洛南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打造千名政策“明白人”为题对洛南工作进行肯定。

是服务质效优化,群众满意度攀升。推动医保经办服务优化,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支付周期从4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内;建成县镇村三级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医保服务线上办理率达90%,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高压震慑追回违规使用医保基金350万元,暂停红色、黄色医保支付12家、解除协议13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交有效案件线索12件,有效维护基金安全。

是参保基础夯实,保障水平稳固。参保率高位运行,2025年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348842人、参保率达到97.7%,特殊困难人群100%参保。待遇应享尽享,上半年城乡居民住院人次38554人次,基本医保报销比例达70%以上。病保险受理3717人次,报销金额1814.89万元;医疗救助受理7666人次,报销金额1330.92万元;城乡居民参保应助尽助,全额资助特困供养人员2849人,定额资助低保对象、监测对象33173人,资助资金910万元。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必须贯穿始终。局党组将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周密部署、靠前指挥,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确保了活动方向不偏、力度不减、落地见效。这深刻启示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确保医保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二是践行群众路线是力量源泉,必须矢志不渝。活动成功的关键在于真正“沉下去”,深入田间地头、群众家中,变“被动等访”为“主动下访”,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这启示我们,医疗保障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必须始终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将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密切联系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确保政策制定符合民意、服务举措贴近民心、问题解决顺应民盼。

三是解决实际问题是最佳答卷,必须聚焦聚力。活动成效显著,根本在于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群众在医保领域的急难愁盼和基层执行的堵点痛点,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无论是培育“明白人”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还是“回头看”化解历史积怨提升满意度,都体现了务实作风。这启示我们,提升医保治理效能,核心在于精准识别问题、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成效取信于民,将“民生愿景”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实景”。

四是推动治理转型是深层目标,必须勇于革新。活动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推动了医保治理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从“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三色监管”等创新机制是治理转型的具体体现,这启示我们,新时代医保工作必须主动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运用法治化、智能化、社会化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实现医保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五是健全长效机制是持久保障,必须着眼长远。活动的生命力在于成果的巩固和拓展,将实践活动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如领导坐班、骨干下沉、明白人培养、问题“回头看”、“三色监管”等,及时总结提炼,固化为制度规范,融入日常业务工作,是实现活动效果常态长效的关键。这启示我们,作风建设和服务提升永远在路上,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树立长效思维,注重建章立制,将活动激发的热情、取得的经验、创新的模式转化为管长远、治根本的制度成果,持续释放医保惠民利民的持久效能,为筑牢共同富裕的健康防线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筑牢野生动植物保护防线】商洛商州:巡回法庭进乡村,法槌敲响护兰音 下一条:丹凤县水利局:"平安水域·预防先行"——库区防溺水专项行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