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镇安县司法局达仁司法所依托王莽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一宝贵的红色教育资源,创新推出“红色教育+绿色公益”帮扶模式,巧妙将革命精神传承与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相结合,并以此为重要抓手,力促社区矫正对象提升能力、实现就业创业、顺利回归社会。

深耕红色沃土,筑牢思想根基
达仁司法所将王莽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作为核心教育阵地,定期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述王莽山红色革命故事,着重阐释“信仰坚定、无畏牺牲、纪律严明”的革命精神内核,引导矫正对象汲取精神力量,重塑价值观。社区矫正对象深受触动,纷纷表示:“先烈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必须珍惜改过自新的机会,才对得起这份牺牲。”
践行绿色公益,强化责任担当
达仁司法所将红色教育激发的责任感,有效转化为保护达仁河生态环境的具体行动。每月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对达仁河沿岸环境卫生进行细致清理,激励他们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守护绿水青山。社区矫正对象王某表示:“能为家乡环境的改善做些实事,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聚焦能力提升,助力就业回归
“红色教育+绿色公益”模式的核心目标在于改善公众认知、提升矫正对象能力并促进其顺利就业。司法所注重在活动中锻炼矫正对象的品格与纪律性,通过集体劳动培养其协作精神、责任感和规则意识,有效提升适应就业市场的“软实力”。同时,务实有效的环保公益活动显著改善了公众对矫正对象的看法,为其回归社会创造了更友善的环境。
今年以来,达仁司法所已实施“红色教育+绿色公益”活动6次,累计参与矫正对象36人次。通过活动锻炼、思想转变及后续精准帮扶,已有3名矫正对象成功实现就业或创业,迈出了回归社会的坚实步伐。达仁镇党委政法委员邹大鹏表示:“该模式将红色教育基地的教育功能、绿色公益的实践平台与促进就业的最终目标无缝衔接,效果实实在在。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镇推广这一经验,并重点强化与人社、民政、环保等部门的协作机制,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更丰富、更有效的技能培训和就业机会,真正实现教育帮扶促就业、促回归。”(李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