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万余人口的城中社区,从昔日的矛盾多发社区,到省级“四星”社区、全省慈善示范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沙坪社区以“五抓五促进”为主线,积极探索推行政治、法治、德治、自治和智治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化解当地群众之间矛盾纠纷,实现基层民主与法治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社区定期召开矛盾纠纷化解进展通气会
沙坪社区由原来沙坪村、红卫村、王坪村3村合并而成,是在建的柞水新城区。这里居住人员复杂,有机关单位、汽车站、火车站、学校、医院和多家农业、医药等企业,还有大型超市和各类商业门店800多家,社区人口达到2万多人。前些年,社区邻里之间因桩基、出路、地界等引起的各种纠纷时有发生。“八五”普法以来,沙坪社区党总支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扣“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目标,坚持“五抓五促进”社区民主法治建设成效显著。

群众积极参加不定期的院落普法讲座
沙坪社区“八五”普法中,以“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暖民心”为主旨,每月由社区支部书记牵头,组织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等人员,在群众家中、院落召开“法治院落会”,在了解群众的法律需求,解决群众的急难事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

阅览室摆满供群众学习的各类法律法规书籍
同时,他们在普法宣传中坚持“五抓五促进”。一抓自治管理,促基层基础过硬。社区党总支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完善民主选举、协商管理、决策、监督机制,促进社区决策管理更加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聘请一支由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和老军人组成的调解矛盾纠纷队伍,让他们随时出现在调解纠纷的每一个现场。健全党总支领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委员会、法律顾问室、法律服务工作站等作用,建立健全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排查化解、心理疏导、法律培训、咨询服务等机制,发挥极大的民主自治效益。
二抓法治保障,促进法律素养提升。构建普法网络,落实学法制度,做到年度有学法培训计划,社区“两委”班子及“法律明白人”有学法记录。大力培养“法律明白人”、学法用法示范户,发挥他们在普法宣传中的作用。组建成立了61人的普法讲师团,深入学校、企业、农户,开展法律培训24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调处矛盾纠纷93起,成功化解复杂疑难矛盾纠纷11起。
三抓基层治理,促社会大局和谐。实施网格化管理,辖区62名片长、网格长、网格员能及时掌握社区矛盾纠纷的新动向。全面摸排“五类人员”情况,积极对接辖区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单位,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搭建居民道德讲堂、家风家训教化、移风易俗活动等平台,引导群众崇俭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
四抓法律服务,促社区居民满意。在社区建立法律服务微信工作群,并配备专门的法律顾问,对居民公约、合同协议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修改意见。2024年以来,接受群众法律咨询493人次,提供法律建议138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7件。
五抓阵地建设,促宣传活力迸发。高标准打造了社区廉政文化暨民法典主题广场、民法典一条街等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开设法治宣传橱窗,在社区图书阅览室增配普法书籍800余册,强化群众处处能学法,办事能依法、遇事去找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靠法的理念。(通讯员 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