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商州区、南京市栖霞区,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地方,一个地处秦岭腹地,过去被人认为是封闭贫困之地;一个位于东海之滨,为世人公认的江南鱼米之乡。做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栖霞人,在我个人的印象中,两地是怎么也不会联系到一起的,更没想过有一天我会来到地处秦岭腹地的商州区工作生活。然而机缘巧合,梦想成真,让我来到这神密而美丽的商州区参加支农工作。
根据商州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我们农业局一行6人于2024年7月17日,来到了心中早已默念已久的秦岭腹地——商洛市商州区。面对绵绵不绝的群山,我浮想联翩,既好奇,又神往,也还有点紧张。
东西部交流协作,是党中央实现社会和谐和全面实现社会小康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也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大举措。个人能荣兴地参与其中,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商州区和栖霞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饮食习惯、语言风俗的差距较大,为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尽快投入工作。我及时调整好身心,适当运动,通过散步、健身,努力适应商州本地的饮食习惯,多吃面食和杂粮,提高体能和身体的适应性,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
商州区和栖霞区的农业生产季节、品种和农业生产的理念、管理方法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我被安排在商洛市商州区水产工作站,我虚心地向商州本地有着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干部和群众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帮助,了解本地的水产生产情况,加强学习交流,及时充电,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商州区的冷水鱼养殖、设施渔业、智慧渔业的养殖已初具规模,养殖水平也逐年提高。通过与商州区农业技术人员的学习交流,了解当地农业生产情况,特别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现状,深入生产一线,参观了虹鳟、金鳟、大鲵、鲈鱼的养殖现场,针对水产养殖场(户)提出的技术问题,做到热情、耐心、细致,充分交流沟通,积极帮助养殖户解决实际问题和难题。


12个月的支农时间成为我难忘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盛夏美丽的商州,高山和田野披上了绿装,碧草连天,野花芬芳。路边的鲜花绽放开来,五顔六色,赏心悦目。我人瘦了,脸也黑了。独处时的寂寞、对家乡的回忆、对亲人的思念,时常在我心中激荡徘徊。商州的领导、同事在生活上和工作中对我的关心和爱护使我倍感温暖;商州群众朴实的话语、殷切的目光、真诚的笑脸让我深受感动,我自问: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呢?!我是一名普通的农业技术人员,就像沙漠里的一粒沙、大海里的一滴水,个人是渺小,个人的力量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仍要努力,扎实做好每一件事,为商州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的富裕尽一份力。
秦岭深处的商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历史与现实交融并存,创造了无尽的物质财富和历史文明,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支农商州,不虚此行,一生难忘!(王志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