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商洛市商州区疾控中心紧扣“快速响应、科学处置、精准防控”目标,在辖区内开展了一场实战化洪涝灾害应急演练。此次演练严格参照应急预案流程,结合区域灾害风险特点,全面检验了应急队伍在突发灾害场景下的协同作战能力,为筑牢公共卫生安全屏障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实战背景下的应急响应启动

演练以“某镇突降暴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为背景,区疾控中心接区卫健局通知后,立即按照既有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中心应急总指挥主任曹立龙迅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第一时间发出任务指令。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水质检测、消毒消杀、健康教育等5个专业小组闻令而动,15分钟内完成人员集结与装备清点,应急队员身着统一制服,神情肃穆而专注,携带应急物资火速赶赴“灾区”。车载物资包含现场检测设备、个人防护装备、消毒消杀药械、现场流调箱及健康宣教、后勤保障等应急物资,充分体现了“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应急储备理念。
二、多环节协同的实战化演练进程
(一)风险评估:筑牢科学防疫基础


风险评估组深入村委会和灾民安置点开展实地调查。通过与村干部座谈、走访受灾群众,详细掌握灾区人口分布、医疗服务受损情况及传染病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在安置点厨房,评估人员重点检查食品储存环境与加工流程,同时对居民居住环境的病媒生物孳生风险进行研判,为后续疾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二)水质检测:守护饮水安全底线


水质检测组针对临时饮用水源和安置点饮水,迅速响应:第一时间抵达水源处与取水点,严格依据采样规范开展水样采集工作。现场使用便携式检测仪器对色度、浑浊度、余氯等指标进行快速检测,检测人员实时记录数据并开展初步分析,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得到及时保障。整个检测过程操作规范、流程清晰,展现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过硬本领。
(三)疫情处置:快速响应防扩散


当模拟安置点出现多名“发热人员”时,流调组与医疗小组立即启动传染病疫情处置机制。穿戴标准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将“病例”转移至临时隔离室,详细询问症状特征、活动轨迹及密切接触史,同步完成流调表格填写与样本采集工作。隔离场景中,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展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应急处置原则。
(四)环境消杀:切断疾病传播链条



消杀组以临时隔离点为核心,对房间、公共区域、厕所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消毒。针对积水区、垃圾堆、旱厕等病媒孳生地,工作人员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灭蚊药剂,并在积水处投放灭蚊幼虫药物。操作过程中,消杀人员严格按照比例配制消毒液,规范记录消杀范围与药剂用量,确保消杀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五)健康宣教:提升群众防疫意识


健康教育组在安置点,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大字报、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灾民”普及洪涝灾害灾后健康核心知识和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等知识。工作人员现场演示正确洗手方法,发放包含防疫知识的宣传册、口罩、肥皂等物资,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群众疑问,有效提升了受灾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
三、总结提升夯实应急处置根基

演练结束后,围绕环节衔接、技术操作、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总结发言,实事求是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中心负责人在总结会上强调:“本次演练是对商州区疾控应急体系的一次全面检验,各小组在实战中展现了专业素养,但也暴露出部分细节不够准确的问题。”
针对演练中发现的不足,中心明确提出三项改进措施:一是完善应急预案细节,优化各环节协同机制;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分场景演练;三是强化应急物资管理,确保物资储备充足、调配高效。
此次演练有效验证了商州区疾控中心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提升了应急队伍的快速响应能力与协同作战水平。下一步,中心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时刻保持应急备战状态,为保障辖区群众生命健康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坚实的卫生防疫保障,真正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防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