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石民,今年61岁,是商洛市洛南县高耀镇西塬村的一名村民。十余年来他独自照料三个女儿、年迈的母亲和智力残疾的弟弟,将自己的爱一点一滴地倾注到家人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之心践行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肖石民从小家境不好,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其中一个弟弟患有智力残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为了帮助父母减轻压力,肖石民小学毕业后就辍学回家,一直跟着父母做小工、挖药材,以此来供养弟弟妹妹上学,维持家里的基本生活。随着时间的流逝,弟弟妹妹相继长大,成家立业,肖石民也在22岁那年有了自己的家庭。成家后,肖石民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并且承担着照顾患有智力残疾的弟弟的重任。他和妻子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工,还生育了三个聪明可爱的女儿,日子在他们的妥善经营下稳定而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父亲因病去世,五年后,他的妻子也因脑出血突然离世。家里留下了患有严重心脏病和结核病的母亲、智力残疾的弟弟和三个尚未长大的女儿,生活的各种压力全都落到了他一个人身上——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但肖石民没有意志消沉,他毅然决然辞工回家,承担起照看一家老小的重任。由于母亲年老再加上患有严重的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就按时按餐给母亲喂药喂饭,精心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时常搀扶老人到室外晒太阳,并定期带老人去医院复查病情,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一直到2022年,母亲安然离世。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肖石民却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道。
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除了照料母亲之外,肖石民的另外一个重担就是照料智力残疾的弟弟。虽然弟弟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别人沟通有很大的障碍,也很难学会日常的自理能力,但肖石民照样经常和弟弟说话,不厌其烦地教他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吃饭穿衣。他经常给弟弟洗澡换衣服,把弟弟浑身上下打理的干干净净,让他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都说“长兄如父”,肖石民对弟弟的悉心照顾,让他多年来吃饱穿暖,生活无忧。
弟弟曾多次走失,有一次居然跑到了离家40公里的村子,肖石民没日没夜的四处寻找,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弟弟,几天没合眼的肖石民连夜骑车把弟弟接了回来。为了防止弟弟再次跑丢,自此之后,他走到哪就把弟弟带到哪,去做工也拿个小马扎让弟弟坐在旁边,不离开自己的视线。
肖石民多年来为家庭的坚持和付出给女儿们树立了一个孝老爱亲、顶天立地的好父亲形象,女儿们在父亲的榜样效应下,性格坚毅,品质优良,成绩优异,对长辈也都十分孝顺,学习之余主动分担父亲肩上的重担,帮助父亲做家务,照顾奶奶和叔叔。
肖石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群众,他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却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真情,用善良的心诠释着孝老爱亲,用朴实的行动践行着尊老爱幼,情真意切、感天动地!(洛南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