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商洛:运用"千万工程"县域经验 激活商南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年05月07日 08:56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商洛市商南县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聚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5个、市级秦岭山水乡村90个,富水镇获评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赵川镇腰岭村等3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商南县做好土特产文章,激活乡村产业新动能,深挖“土”资源,开展全县土壤微量元素普查,系统梳理县域内优质水土、特色物种、传统技艺等再生资源,建立“土特产”资源库,划定优质茶叶适生区、冷泉鱼养殖带、中草药种植区。依托商南的好气候、好环境,发展茶叶、冷泉鱼、食用菌、民宿等特色产品,打造秦岭茶乡旅游康养度假区,认证“商南茶”等3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文鱼等12个国家名特优新产品、秦岭恒基木耳等7个绿色食品,发展中高端民宿12家。培育壮大“茶菌果药畜渔”产业链,发展茶叶29万亩,种植香菇1.1亿袋、木耳500万袋、中药材15.1万亩,养殖冷泉鱼490万尾、梅花鹿1.2万只。陕茶、秦岭猕猴桃2个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省级验收。

在持续推进矿山复绿、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的同时,商南县加快矿山生态修复和尾矿库综合治理,创建市级以上绿色矿山2个,完成营造林12.3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39.6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65.8%。统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试马河生态清洁小流域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太吉河、清油河流域通过省级幸福河湖验收,县域丹江、滔河2条主要河流4个监测断面水质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制定《乡村建筑风貌导则》,新改造农房420户,新建房屋风貌管控达标率100%。加大对青云驿、阳城驿、层峰驿遗址保护力度,深入挖掘花灯、民歌、锣鼓流水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通过建立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商南县构建了县、镇(街道)、村(社区)、组、片长五级网络治理体系,在全县各村(社区)建立“道德银行”,将群众的善行义举存储道德币、兑换商品,激励群众“做好事、存美德、得实惠”,积极培育文明新风。通过开设“新农人学堂”,年培训电商直播、生态种养、民宿经理等技术骨干380人;实施“土专家”认证,57名传统技艺传承人纳入人才库。坚持“一地五金”联农带农方式,不断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县11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集体产业13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2785万元,村集体经济在20万—50万元的村有40个、50万元以上的村有12个。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商洛山阳:林上林下"点绿成金" 生态经济激活振兴密码 下一条:商洛市洛南县职教中心召开2025年第11次党总支(扩大)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