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商洛市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围绕“礼、孝、俭、勤、信”新民风建设内容,以贴近群众生活、切合群众实际、符合群众意愿的方式,不断优化社会风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等社会文明新风尚。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商南县过风楼镇白玉沟村以美丽乡村文明礼堂建设为抓手,制定了《红白事办理管理办法》,成立了以村支书为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建设300平米的文明礼堂作为红白理事会活动场所,创新性地将婚丧嫁娶纳入规范化管理,通过红白事集中办理、严格执行村规民约、严禁高价彩礼、推进婚俗改革、倡导厚养薄葬等措施,有效改变了农村陈规陋习,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婚俗改革方面,白玉沟村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村规民约明确规定,婚礼彩礼各项费用总计不得超过10万元,提倡“零彩礼”,倡导文明节俭办婚礼。在丧葬改革方面,大力倡导“厚养薄葬”理念,通过道德讲堂、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引导广大群老人在时多尽孝,丧事办理要节俭。同时,积极响应绿色殡葬改革政策,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推广生态安葬方式。如今,每年在文明礼堂举行宴席超过20余次,户均节约开支1.5万元以上,为广大群众节约资金30余万元,该村建设的小西洼公墓已经安葬死亡人员26名,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白玉沟村创新推出“道德积分”制度,将村民在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表现量化积分,积分可在“道德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激发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做好事、存好心、当好人”的良好氛围。制定所有制度都要经过村民充分讨论,所有活动的开展都积极动员村民广泛参与。以“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办”的做法,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使文明新风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好婆婆”“好儿媳”“五好家庭”“孝老爱亲家庭”评选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影响广大群从,现在争当先进、争做好人已蔚然成风,实现了“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的转变。(通讯员:张峰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