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9-86178533

首页 >> 商洛 >> 正文

商洛市商南县:全链布局“供港蔬菜”产业

2025年04月11日 09:57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商南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供港蔬菜”为突破口,深入推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全链条产业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成功将本地蔬菜打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渠道。

精准布局,构建全链产业体系。商南县推行“大田连作+大棚反季”模式,依托十里坪镇海拔1000米的冷凉气候和试马镇肥沃的土地资源,在碾子坪、梁家坟等6个村建成连片供港蔬菜基地5000亩,在试马镇建成蔬菜大棚280亩,主要种植土豆、甘蓝、萝卜等蔬菜品种。同时,配套建设冷链仓储中心3个、总库容8000立方米,引进酱腌菜加工生产线1条,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既保障了蔬菜的全年供应,又实现了鲜菜供应与精深加工的“双轮驱动”。

创新机制,激发多元主体活力。商南县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党员责任田”模式,6个村党支部牵头组建合作社,96名党员包抓技术推广,带动农户开展标准化种植,确保产业项目高效率推进、高标准建成、高质量运营。依托龙头企业陕西好璟佳原公司,实行技术、育苗、农资、标准、收购“五统一”服务模式,保底收购价2.2元/公斤,对A级菜心的溢价收购价6.8元/公斤。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分红”的创新机制,农户每年可获得土地租金800元/亩,226名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农民日均务工收入150元,合作社利润的20%用于二次分配,带动2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

科技赋能,打造精品蔬菜标杆。商南县积极对接商洛海关,细化完善“供港蔬菜”生产标准,建立“田头追溯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48小时冷链直达深圳口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驻点指导,攻克高原土豆抽薹、甘蓝黑腐病等技术难题6项,推广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新技术,使农药用量减少60%、土壤有机质提升至2.5%、亩均增产30%。根据重量和品相将土豆分为 A 级(>200g)、B 级(150—200g)、C级(<150g)3个等级,A级鲜菜直供港澳市场,C级用于加工酱菜,综合利润率提升25%。

责任编辑:yuki

上一条:商洛市商南县县长刘华主持召开全县民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整改调度会 下一条:商洛市商州区培训团队数字化应用指导能力提升培训正式开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