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论新时代陕西文学的“传承”与“新变”
2024-12-26 07:00:00 来源:《新西部》2024年第10期

韩红艳

新时代陕西文学继承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陕西文学创作优良传统,自觉地承续为民众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对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梳理与审视中,不断求新求变。在书写地域历史文化以及社会嬗变,探索历史与现实的叙事中,推动“文学陕军”创新发展。近年网络文学与儿童文学发展态势良好,陕西文学创作更为多元化。文学评论成绩瞩目,充分发挥了评论赋能创作的作用。未来,陕西文学会不断探索新发展空间,勇攀文学高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文学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不同题材和审美多元化的作品,由此奠定了陕西文学在全国的持续影响力。新时代以来,陕西老一辈作家陈忠实、贾平凹、和谷、莫伸、叶广芩、冷梦、红柯、高建群、吴克敬、冯积岐等,中青年作家弋舟、陈仓、赵韦、周瑄璞、杜文娟、邢小俊、杨则纬等,以及网络文学作家申大鹏、李国瑞、紫芒果等,共同用作品构建起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彰显出新时代陕西文学蓬勃发展态势。

新时代陕西文学精品佳作不断涌现,截至2022年,“陕西作家获国家级文学大奖数量增至54个。”[1]在陕西文学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既可看到当代陕西文学一脉相承的文化底蕴,也能发现陕西文学发生的新变化,呈现的新面貌,并从中可以预测陕西文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守正创新

新时代陕西文学自觉地继承了为民众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史诗化”叙事依然持续。陕西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赓续,在普通民众的悲欢离合当中,体现出对时代变迁的关注和对现实的忧患意识。1942年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奠定了中国文艺的基调,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基础上,对我们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领导文艺工作的理论思考以及实践经验的总结。”[2]新中国成立以来,当代陕西作家积极响应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此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传统,并以“乡土文学”著称。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作家与时俱进,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书写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新变化。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建党百年”等主题创作中,推出反映社会生活变迁与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陕西作家一以贯之的文艺情怀,不断显示着“文学陕军”的品牌效应。

从柳青《创业史》、杜鹏程《保卫延安》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白鹿原》,再到贾平凹《秦腔》、陈彦《主角》《装台》,可以清晰地看到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变迁,呈现着对乡土中国一步步走向现代化的深切忧患与反思,充满对民族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深切思考。陕西文学这种宏大叙事的艺术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当代主流文艺传统相契合,符合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也正因为如此,《保卫延安》《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装台》入选了“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进入新时代以来,当代陕西文学依然坚持“史诗化”叙事。贾平凹相继出版了《带灯》《老生》《极花》《山本》《暂坐》《酱豆》《秦岭记》《山河传》等,延续着贾平凹创作的商州叙事,也显示了其在乡土文学外的都市文学创作实绩。《秦岭记》被誉为:“将秦岭里的物事、人事、史事娓娓道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在心里累积多年的秦岭山川草木志、动物志、村落志、人物志。”[3]《河山传》讲述了农村青年进城谋生后成为私营企业家的起起落落,被评论家誉为“一部地地道道具有现代意识的、讲述中国变革时代经验和中国故事的小说。”[4]陈彦有多年的剧院生活,在戏剧这一领域深耕多年,讲述秦腔故事的长篇小说《主角》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同名话剧《主角》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他的《装台》《喜剧》《主角》所构成的“舞台三部曲”讲述了秦腔演员和舞台背后普通人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星空与半棵树》写小镇公务员群体的日常生活,在其中寻找正义以及获得信念与慰藉。

同时,陕西文学在对地域传统文化的梳理与审视中,既彰显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又在不断地寻求着古今对话。穆涛作品《先前的风气》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该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剖析见微知著,在以古论今中见观点。其文化散文集《中国历史的体温》《中国人的大局观》以相关史料为内容,从中寻找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探求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用时代精神反观文化与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陕西文学的题材逐渐多样化,从关注农村和过去生活的传统,转向了关注当下生活与科技发展。赵韦长篇纪实文学《国家至上》获第十六届“五个一工程”奖,是他继《中国动力》之后,写就的另一部航天题材纪实文学作品,是航天几代人研制“大国重器”的一部奋斗史。阿莹书写航天题材的《长安》入选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获“第六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2021)”特别推荐作品。

弋舟《出警》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以第一人称讲述了自己初到警局,在日常出警当中接触到人世间悲欢离合的故事。陈仓的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书中他回忆了自己故乡里的亲人,在时代的变迁中,在亲情乡情里,呈现出人世间的喜乐哀愁。阎安的《整理石头》荣获2014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论认为:“可视为他对人生与世界、民族血脉与人文理性思维脉络的整合与升华,像秦岭一般厚重,像八百里秦川那样浑阔而苍茫。”[5]

周瑄璞的《多湾》是关于一部女性的奋斗史,杜文娟的《红雪莲》是一部援藏题材的小说。“矿工诗人”陈年喜2016年获得首届“年度桂冠工人诗人”大奖,其《炸裂志》真实地倾诉了他从矿山生活到北京生存的体悟,书写了生命的疼痛和命运的抗争。在《陈年喜的诗》中,诗人写了童年和人生漂泊故事。

近年,陕西在报告文学方面成绩突出,尤其是人物传记。其中钟法权的《张富清传》、张艳茜的《路遥传》、邢小利的《陈忠实传》、孙见喜的《贾平凹传》四部人物传记影响力比较大。其中,钟法权的《张富清传》获得2022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这是一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老英雄张富清的个人传记。邢小俊、陈雪萍《唱支山歌给党听》荣获第九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中短篇奖,写出了一首歌曲与个人的时代“命运交响曲”。许海涛的《成神——中国的毕加索 世界的库淑兰》讲述了“剪花娘子”库淑兰的传奇人生,她是首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中国女性。此外,莫伸报告文学《一号文件》写陕西“三农”问题,由该作品改编的电视剧《黄土高天》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高鸿的《水无穷处——南浔笔记》获得了第八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作家娓娓道来南浔的历史文化与人物风俗,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书写了南浔的故事。

陕西儿童文学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囊括了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中国好书榜等全国重量级奖项。老一代儿童作家李凤杰、王宜振曾经分获第四、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近年来,叶广芩创作了《耗子大爷起晚了》《花猫三丫上房了》《土狗老黑闯祸了》“耗子丫丫”三部曲,讲述主人公丫丫的童年趣事,呈现着老北京的生活风俗画卷。三部曲先后荣获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2020年11月中国好书榜单等荣誉。《耗子大爷起晚了》获得2021年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新一代青年作家周公度、吴梦川、王晓一、米梅、陈仓、张军、冯桂平、黄丽的儿童文学作品拿到诸多颇有分量的奖项。中宣部公布的2017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入选的9部图书名单中,周公度的《老土豆》、吴梦川的《一个人的骑行》两部作品入选,充分展现出陕西儿童文学创作青年一代的实力。

创造性发展

陕西网络文学和儿童文学近年发展态势良好,在陕西文学中颇为亮眼。陕西网络文学群体加入了陕西文学的创作队伍,为“文学陕军”注入了“青春力量”,使陕西文学更为多元化,符合青年人的审美趣味。2020年“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 成立,申大鹏(风圣大鹏)为首任协会主席。目前,陕西省活跃的网络作家约五千余人。截至2022年12月,陕西作协先后资助网络作家现实题材创作项目50余部(篇)。在“2017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上,多一半凭借作品《第五名发家》获得了半年榜“未完结作品”榜单的第一名。2018年,申大鹏(风圣大鹏)入选第三届“橙瓜网络文学奖”十二主神,获阿里文学星辰奖最受读者欢迎奖。其现实题材作品《山人行》获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参评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描写大学生苏哲奇进山支教、帮助村民脱贫故事。申大鹏的《卧牛沟》书写了驻村第一书记马鸣山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故事,和关中老人《一脉承腔》同时获得第六届柳青文学奖。

2020年,李国瑞(乱世狂刀)的《圣武星辰》入围“2019年度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之“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2022年他的《闪光吧,冰球少年》《山花烂漫时》《人间暖阳四月天》被评为“喜迎二十大”优秀网络文学作品。紫芒果凭借《强国重器》获第五届陕西青年文学奖网络文学奖,讲述了电气技术员胡新泉将即将倒闭的企业打造成国之重器电力品牌的故事。张炜炜获第五届陕西青年文学奖影视文学奖,她参与编剧的《旗袍美探》是女性励志情感剧。献乐谋创作的武侠小说《剑啸残阳》《群侠乱世》《飞刀幻影》等引起很大关注。清扬婉兮的《爸爸不是超人》、惊蛰落月的《那人那事》《大山飞出金凤凰》,以及赵龙的《中国石油人》、王婷的《龙图骨鉴》、田荣荣《南山花已开》等,相继获得网络文学的一些奖项。陕西网络作家创造了很多备受关注的网络小说为陕西微短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

评论赋能

陕西文学评论方面成绩瞩目。陕西高度重视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召开“文学评论工作座谈会”,建立陕西文学评论专家库和网络文学评论人员库。2020年省作协召开研讨会,建立了“文学评论专家库”和“网络文学研究评论”的队伍,《小说评论》设立了“年度优秀论文奖”。从2021年开始,《小说评论》杂志开启了“年度论坛”,设立了“年度优秀论文奖”,奖励刊物上的优秀论文。2022年,发表在《小说评论》上的郜元宝的《编年史和全景图——细读〈平凡的世界〉》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为该奖项中唯一的单篇获奖论文。张莉的专著《小说风景》获得了“文学理论评论奖”,著作分为十一章,前六章刊发于《小说评论》。

吴妍妍的《作家身份与城乡书写》、冯肖华的《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获得第三届柳青文学奖优秀文学评论奖。吴进的《柳青新论》、王亚丽的《边缘书写与文化认同—论北美华文文学的跨文化写作》获得了第四届柳青文学奖评论奖。杨辉的《“大文学史”视域下的贾平凹研究》获得第五届柳青文学评论奖,提出融通中国文学“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大文学史观”,以此重新评价贾平凹和中国当代文学。赵学勇的《生命从中午消失——路遥的小说世界》、韩鲁华的《当代新乡土文学叙事比较论稿》获得第六届柳青文学奖。王鹏程的《奇外有奇更无奇——余华〈文城〉的叙事艺术及其问题》获第五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评论奖,其对余华式的叙事艺术进行了颇具个人风格的评析。此外,作家冯积岐推出了文学理论《小说艺术课》,表达他作为一个创作者对小说创作的自我理解。贺嘉钰的《等光来:弋舟三论》对弋舟创作进行了全面评介,剖析了弋舟小说世界。

持续传播

陕西文学的发展还体现在其对外文化交流和推广上。陕西的出版社通过参与国际出版工程,推动《青木川》等作品入选国际出版工程,拓展了国际市场,为陕西文学“走出去”做出了贡献。近年,贾平凹的小说和散文、叶广芩的《太阳宫》等被翻译成外文,持续扩大了文学陕军的影响力。陕西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歌舞剧等多种形式,不断向国内外广泛传播,进一步扩大了陕西文学的影响力。由陕西文学改编的电影让西部影视迅速发展,也让陕西话剧快速发展。无疑,继“文学陕军”和“影视陕军”之后,“话剧陕军”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来自国内外的新的文学理念不断涌现,陕西文学必然会在传承中创新。就陕西文学整体发展态势而言,陕西作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学创新的重要源泉,在周秦汉唐等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创作出根植传统,又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学作品。目前,处在文化消费多元化的时代,文学如何面对读者,赢得市场,这依然是作家需要不断克服的难题。未来,陕西文学在书写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手段,将不断探索新的发展空间,必将展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师念:《“文学陕军”再创佳绩》,载《陕西日报》,2023-03-29(008)。

[2]铁凝:《不忘初心 努力攀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载《学习时报》,2016-10-13(A1)。

[3]韩寒:《写秦岭,也是写中国——贾平凹谈新作<秦岭记>》,载《光明日报》,2022-06-04(008)。

[4]张静:《贾平凹第二十部长篇小说〈河山传〉西安首发》,载《西安晚报》,2023-09-28(006)。

[5]张同吾:《阎安诗集〈整理石头〉:大地沉雄的颂辞》,载《人民日报》,2014-07-21(024)。

作者简介

韩红艳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艺评论和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 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