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一部极具挑战和厚重奠基的商贾题材小说
2023-09-18 17:48:33 来源:新西部网

▲杨 琳 王顺利/摄

编者按 本文根据杨琳教授2023年8月26日在黄天顺长篇小说《社树姚家》研讨会上的发言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一部极具挑战和厚重奠基的商贾题材小说

杨 琳

前段时间我带学生在外面调研,拿到这部书相对来说晚一点,只是匆匆地浏览了一遍。按理说如果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点评,我觉得我不应该有更多的发言。但是有感于黄老师这部沉甸甸的著作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我还是把我的一点感想在研讨会上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刚说拿到这部书之后真的是一种沉甸甸的感觉。因为正如白描老师刚才说的,作为专业读书人,最近看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不少文学作品,尤其长篇小说。这些作品从它的容量来说,基本上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中篇小说的容量,当然,长篇小说容量的缩小,一定程度上也和今天读者“快餐式”的阅读习惯有关系。相比较而言,黄老师这部著作六十多万字,上下两部,从容量上可以说是非常厚重的。

我拿到的第一个感受是什么呢?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是一部极具挑战的一部作品。作者选择了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题材,它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其一,从年代跨度和时间跨度上来说,再者就是从人物的众多来说。小说纵观元明清不同的历史时期,既是时代和历史的反映,也是人物的命运起伏。商人也好,普通的劳苦大众也好,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遭遇,也有不同的心路历程。要把如此错综复杂的故事和人物在这上下两部里面反映出来,谈何容易!作品还有一个难度就在于这又是一个商业家族的历史书写,怎么去处理小说创作和家族书写中写实与写虚、纪实和创作之间关系?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很有难度的。在这里,我一个是恭喜,另外一个就是非常佩服。黄老师把这个题材、把我认为的这些难度其实都处理得严谨而机巧。

我刚刚说这部作品的题材极具挑战性,首先在于怎么去确立这个故事的主线,怎么去确立主人公,作品的灵魂又是什么呢?我匆匆地浏览一遍之后,上述答案就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非常感谢黄老师,他在后记里面提到了我的导师雷达先生。雷先生在讲如何评价茅盾文学奖的时候说过一段话,其中心意思是“文学即是灵魂的历史”。当时他是中国小说学会会长,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主任。在大量阅读与文学批评的积累中也是给咱们陕西几部著名的作品定性命名。比如说到《白鹿原》的时候,就说它是一部民族的心灵史,黄老师在后记中用到了雷老师的“文学即是灵魂的历史。”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就想问《社树姚家》这部作品展现了那么浩瀚的历史,那么众多的人物,最终他反映出来的灵魂又是什么呢?这个灵魂,应该就是陕商的灵魂,我们陕商的精神。

如果说我们阅读作品都有自己的阅读期待的话,我阅读《社树姚家》的期待就是看这部作品怎么给陕商画像,更希望能够给我们陕商的精神画像。从这一点来说,我是非常满意的,获得了我想要的阅读期待。《社树姚家》让我们看到了陕商的“忠义仁勇”,看到了他们“以商事国、以商富国、以商兴国”的陕商精神。这同样也构筑了这部作品鲜明的特点。我同意白老师刚才的评价,就是给我们陕商题材创作一个厚重的奠基。陕商的写作,陕商精神的塑造,其实也是我们陕西文学创作应该进一步强化的一个重要题材。在当下这样新的时代,我们如何来开拓陕商题材,是作家和评论家共同关注的话题。黄老师的这部陕商题材小说既是这类题材的一个重要奠基作品,也为我们的陕商题材创作开了好头。

作品的第二个特点就是他能够把这种家族的故事和民族的故事书写结合起来,能够把我们期待的陕商故事和历史叙述非常完美地结合起来。任何一个时代所发生的这种家族的故事、人物的故事,一定会和这个大的时代有着抹不掉的、摆脱不掉的一种牵扯,一种关联,这种牵扯和关联铺陈出大的时代背景,也和这个时代的诸多风云人物紧密地牵连在一起。所以,在《社树姚家》中,我们看到了林则徐,看到了左宗棠,看到了于右任,看到了吴宓,等等,这些人物和故事尤其是在特定时代陕西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咱们所熟知的泾阳的这些历史人物,一一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也使得这部小说背景厚重、丰富,阅读时感到有非常的亲切感,有直接的认同和可感知的背景。人们在接受一部作品的时候,或者说接受一个信息的时候,传播学中有一个叫做共同的经验范围的规律。如果说你描述的是一种完全陌生的环境,短时间内接受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对读者来说,这些历史背景的带入无疑就增加了阅读的感知性,便于更好地体验作品的历史厚重感。同时,像黄老师这种书写故事的方式,增加了可进行影视改编的元素,也使故事跌宕起伏,增加了可阅读性。

作品的第三个特点源自于作者十几年对陕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黄老师为搜集和核实陕商史料,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这种调查给这部作品增加了深厚的历史和素材根基。如果没有丰厚的史料支撑和田野调查,可能就会出现我们这些年见得比较多的经验型书写,或由媒体到媒体的书写、由书写到书写的书写,从二手资料、三手资料乃至若干手资料的书写。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让读者总感到似曾相识,没有扎实的生活,缺乏情感体验,作品内容漂浮在生活之上。因此,我非常赞赏黄老师的创作精神,丰厚的史料积累是他创作的第三个特点。

第四个特点是作者对素材的把握和处理。这部小说用了类似于章回体的传统形式,能够把几百年的一个家族史处理得脉络清晰且非常有层次,很不容易。整体上看,作者在梳理叙事逻辑,结构故事框架的时候是游刃有余的,这种创作的自觉和这种娴熟,说明作者的创作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做文学批评的往往在阅读感受中还少不了一点建议。如果要让我说建议的话,我觉得像这部历史跨度长,人物众多的作品,如果能附上一个人物关系表或者人物关系图,就能很好地帮读者阅读。再有一个就是小说最重要的还是写人物,人物形象的刻画和故事情节是同等重要的。《白鹿原》也是写家族的,在白鹿两家、在白鹿原上这个大的背景之中,最终立起来的还是人物。精神和人物,人物和故事,是能合二为一的。小说的最后部分黄老师把它叫尾声。按照传统书写习惯,一般尾声是在讲这个故事后来发生到什么程度了。这部书的尾声其实是在讲作者完稿之后的一些思考,把它叫后记或许更为妥当。

作者简介

杨 琳,文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文学艺术研究分会主任。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写作研究会理事,中国金融写作研究会会长等。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