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论新著 >> 正文
求真唯实 经世致用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访谈
2023-08-01 10:00:00 来源:中宏网

中宏网北京7月31日电(记者 王镜榕)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7月25日上午,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揭牌仪式暨传承发展书院文化座谈会成功举办。来自著名学府以及传媒出版与传统文化领域的资深大咖等二十余位专家出席活动并参加研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在活动期间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微信图片_20230802110042_副本.jpg

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 王杰

求真唯实 经世致用

中宏网记者:您怎么看待作为中国实学重要传承和发展载体的书院文化的历史贡献和当代意义?以及如何在新时代给予继承和发扬?

王杰: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发端于唐,兴盛于宋,主要讲授儒家学说,是古代中国教育发展的产物,也是华夏先贤的伟大创造。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书院文化,他多次考察书院,并引用朱熹知漳州时题写的书院门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告诫党员干部肩负着重大职责,更应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

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书院文化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7月25日,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揭牌仪式成功举办,同时还举行了润德书院与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建书屋启动仪式活动。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作为中国实学重要传承和发展为载体的书院,践行求真唯实、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是文化传承、社会主流价值引领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将为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开新”。以实学为传承发展为载体的实学书院(馆)+,既强调学术理论的深度研究,也重视各个层面的实践与应用,推动书院教育从传统单一的经典教学转向注重经世致用的多元化培养。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将打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体验中心、领导干部国学教育示范基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等等。

二是在“两个结合”的文章中“深耕”。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以弘扬“立德为先”“忠孝廉节”“出仕济世”“造福苍生”为宗旨,以国内外资深著名教授为牵引,积极打造一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重地,做好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深耕“第二个结合”的阐释与宣讲。

三是在搭建献智献策于国家治理的文化高端平台中“做实”。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将整合自身优势,搭建成为培养政府官员政德教育和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渠道,搭建一个献智献策于国家治理的文化高端平台。

四是在中华文明与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广传”。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将通过文物展陈、讲解阐释、名家讲学等方式将其人文精神等还原再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在沉浸式、场景式的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发挥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媒介功能,并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桥梁作用。

640 (1)_副本.jpg

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传承发展书院文化座谈会

打造“仕林儒学” 助力政德建设

中宏网记者:作为领导干部学国学系列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您怎么看领导干部学国学的深刻意义?您对领导干部带头学国学有什么建言?

王杰:关于领导干部学国学的意义:

“官者,民之表也”。为政者道德品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德与民风。之所以倡导领导干部学习国学,其意义有三点: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今天所进行的一切伟大事业,都应该立足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有了根脉才有支撑。领导干部学习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二,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提高自身素养需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国学,既是中国人做人做官的学问,也是中国领导干部做人做官的学问。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从中汲取文化营养,有助于广大领导干部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筑牢修身做人的基础,夯实为官为政的根基,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

第三,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历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领导干部学习国学,不断汲取国学中的精髓,领略先哲的英华,融汇古今,学以致用,对于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为官从政能力大有益处。

对领导干部学国学的建言:打造“仕林儒学”,助力政德建设。

“仕林”这个概念的指向性非常明确,指的是官员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领导干部群体;“仕林儒学”,即是指面对官员群体所传播、弘扬的儒学。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入仕者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弘扬仕林儒学,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解决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政德修养、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实际问题,有助于领导干部涵养政德,“有助于党政机关深化政德教育,有助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领导干部家教家风建设。领导干部学国学,弘扬“仕林儒学”:

一是要加强政德理论方面的研究和传播,主要以仕林儒学为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领导干部学国学的微信公众号上,每天都会推出“政德日课”一书的重要内容,从修身到治国论述身为党员、政府官员以及普通人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精神,供读者学习。

二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教育进行“双创”,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之中,以此示范引领全国领导干部学国学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我们研创了“仕则书院”“实学书院+”、领导干部学国学“山东模式”等,准备打造领导干部政德教育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的先行示范基地。

三是要继续联合有关单位举办领导干部学国学、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自2015年8月,启动“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以来,目前已经走遍了十八座城市,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还有“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2023年9月,中国实学研究会与瑞安市委、市政府将联合举办“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

四是开展举办仕林儒学(领导干部学国学)相关的读书会、公开课等学术活动。活动中领导干部学国学读书会、《领导干部国学公开课》《领导干部国学大讲堂》等图书等,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同时,我们还积极推进新实学研究传播,成功举办了“第十四届东亚实学国际高峰论坛”,出版了“传统实学与新实学文化”系列丛书,开展了“实学思想家故里行”活动等等打造了党政、企业、学界共同推进“黜虚务实、经世致用”的实德、实业、实学等互动交流平台为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独特的实践舞台。在《学习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领导科学》《月读》等报刊开设专栏,为推进领导干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仕林儒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640_副本.jpg

中国实学研究会奥森馆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时代气韵

中宏网记者: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创新,您怎么看待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新机遇与新挑战?您有何建言?

王杰:新时代新机遇:

一是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

二是在于双方的“结合”是积极的、创新性的,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最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让马克思主义充盈浓郁的中国味、在中国牢牢扎根,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鲜活的时代气韵、成为现代的,最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基础上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新形态。这一文化新形态是新生的,但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它的未来必然是星辰大海。

三是在于“第二个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第二个结合”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经验,展现了我们自身文化主体性中的中华文明基因,坚定了我们“走自己的路”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是这一文化主体性开始充分释放的“零点”时刻,是这一文化主体性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新起点。

新挑战:

一是围绕“为什么”结合,要坚定正确方向,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全盘西化的历史虚无主义要不得,“西体中用”“中体西用”和文化保守主义是不行的。我们要在认清西方“普世价值”真面目的同时,构建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价值体系。

二是围绕需要结合的“是什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为“优秀”上做文章。第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第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三,借鉴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第四,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思想和理念。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