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了全面跃升,这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是扎根生活沃土、吸收实践养分而持续焕发旺盛生命力的民族精神载体。优秀的文艺作品离不开人民的认可,经得住市场的检验,守艺术品质之正,创时代文脉之新,在真善美中不断追求人民文艺永恒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1]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问题,文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诉求。新时代新使命,我们需要在坚持守正创新中,让人民的文艺绽放出独具中国特色的时代光彩。
坚持以守正创新繁荣发展新时代人民文艺。守正就是坚守真理、坚守正道。[2]勇于创新者进,善于创作者胜。[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4]坚持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人民文艺不断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途径,对繁荣发展新时代人民文艺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是扎根生活沃土、吸收实践养分而持续焕发旺盛生命力的民族精神载体。
守正与创新辩证统一、双向互动。守正,但不止步,创新,但不变质。守正创新践行人民文艺的时代责任。把握时代之脉、聆听时代之声、引领时代之风、破解时代之问是人民文艺的时代责任。守正,是人民文艺的理论立场。新时代人民文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是人民文艺的实践表达。新时代人民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创新发展,是在准确认识世界发展大势前提下,从文艺自身规律和精神属性出发、根植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客观实践的先进观念,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从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生活实践中挖掘创作原材料,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艺表达方式凝聚社会共识、构建文化认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守正创新实现人民文艺的社会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许多文化产品要通过市场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完全不考虑经济效益。然而,同社会效益相比,经济效益是第二位的,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5]文艺发展和经济建设同为社会的创造性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新时代人民文艺繁荣发展的价值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人民既是经济建设领域的实践主体,又是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构建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最终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人民文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发展的根基,也是市场和文艺的共同立场。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6]人民文艺要弘扬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百年来,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落地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奋进新时代的实践当中,创新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化文艺路径,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应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理论研究实践体系,不断确立社会的价值认同、文化认同和制度认同。人民文艺要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文明绵延千年的智慧积淀,是新时代社会理想与个体理想共同实现的价值支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文艺是流动的、灵活的,它既能充分汲取时代精神又不囿于固定模式,能以有形具象传递思想、传播意识,因此,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活泼灵动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作用社会现实、弘扬中国精神。
人民文艺要聚焦文化引领。聚焦文化引领,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文艺阵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十分复杂。文艺产出环节、文艺作品评价机制等都已出现新的变化。如何坚持应有的艺术标准,如何坚持优先社会效益,其次经济效益,如何更好发挥文艺的审美教育和社会教育作用等,都直接影响着人民文艺阔步迈向“高峰”的脚步。人民文艺为人民,人民文艺人民爱。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关系,既要尊重市场规律的普遍性,更要尊重文艺规律的特殊性,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用精品育人品,用良心赢民心。
坚持创新推进人民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创新是引领人民文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人民文艺的生命。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前提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目标是解决现实问题。“创新就是勇于探索、开辟新境,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7]我们应立足中国、借鉴国外,创新文艺制度、坚定文化自信、更新文艺创作,推进人民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建设,掌握话语主动权,用新时代文艺的生命力把中国故事推向全世界。
创新文艺制度,掌握话语权。人民文艺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从新文化兴起的北京到中央苏区,从红军改编到战略决战,从进京赶考到改革开放,再到今天的新时代,文艺制度从人民需求出发,因时创新且一脉相承。这其中,创新主体是人民,创新过程是开放包容,创新价值是人民共享,文艺制度在历史与现实对照中建立、在理论与实践对话中发展,文艺话语权始终牢牢掌握在人民的手中。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话语权。思想性和民族性是人民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创新的双翼支撑,缺一不可。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区别于她的自我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会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产生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是可持久创新的根基。
人民文艺是社会主义文化的表达形式和传播载体,肩负着传递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的责任和使命。可以说,文化自信愈坚定,文化符号愈鲜明,文艺传递愈准确,话语权就愈有力。更新文艺创作,提升话语权。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人民文艺创作的时代使命。文艺创作是思维认知和创作手段相结合、文化内涵和外在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近年来,新媒介技术的升级迭代、大数据技术分析的精准化,短视频、竖屏剧、互动剧等新兴文艺创作形态不断涌现,为突破文艺创作的传统理念提供了可能性。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文艺创作,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思想支撑和有力舆论支持,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形态使中国故事的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深远。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8+132页。
[2][3][4][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298-299页。
[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15-16页。
作者简介
马燕云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艺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城市文化发展史
责任编辑 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