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进西部 >> 正文
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路径探索
2024-10-15 08:00:00 来源:《新西部》杂志2024年第8期

◎2024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项课题“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4QN18)

◎2024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课题“陕西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4SXZD01)

郑森 张玥

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对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尽管陕西省在“双一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不够精准,学科建设优势不够显著,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等差距和不足。建议陕西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1]“双一流”高校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是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枢纽和关键点,肩负着重要使命。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域“双一流”建设既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又因其省情不同而具有自身建设的优势与特点。

陕西高校众多、层次较高、特色鲜明、优势明显,8所高校的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在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加快陕西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需要,也是教育强省建设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与重要使命。

充分认识陕西加快“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加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聚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要务,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双一流”高校的战略使命。而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离不开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当前,陕西省进一步深化“双一流”建设战略,力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

图片

▲西北工业大学

一方面,陕西以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核心驱动力和着力点,聚焦于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和工程师队伍双线并行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建立形成完整的、贯通的、全链条的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

另一方面,“双一流”政策的实施构建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用人与留人机制,为人才资源的稳固与持续发展进行了制度设计。2022年颁布的《陕西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规划一系列具体措施,从制度安排、政策扶持、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全方位的支持系统。[3]该方案不仅重视对科研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还关注到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担纲领衔者、学科带头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为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持与保障。

(二)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最新形态,其发展是源于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深度转型。[4]陕西“双一流”高校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三个维度出发,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在人才培养方面,陕西“双一流”高校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具备高度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一流科技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输送高素质、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

在学科建设方面,陕西“双一流”高校在深化传统学科研究的同时积极发展国家急需与战略性新兴学科,特别是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通过优化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5]

在科研创新方面,陕西“双一流”建设立足于世界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耕基础与应用研究,产出了一系列有分量的标志性成果,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构筑起强大的科研基石。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陕西“双一流”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

一方面,陕西“双一流”建设在着眼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与科研院所、高水平企业深度合作,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双中心”等打造原始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策源地,成为“卡脖子”重大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突破的摇篮与孵化器,从而为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高标准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阿秒光源项目、电磁驱动聚变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推动原创性技术的不断涌现,为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另一方面,陕西“双一流”建设在关注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时关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以西安丝路起点文化创新圈等创新创业集聚区为依托,整合科研力量和资源,与省政府携手打造四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与重点产业链的战略布局,促进高校科研创新活动与地区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有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陕西“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匹配不够精准

“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在于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要紧密围绕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系统性地推进人才的培育、引进与高效利用。陕西省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国家迫切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等方面尚需加大培养力度。当前,人才培养体系在目标设定、学科布局及质量评价三个关键维度上,尚未构建起全链条的协同机制。

在人才培养定位层面,陕西“双一流”高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位尚仍较为模糊,缺乏基于地方产业实际的精细化、特色化规划。由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目标设定往往趋于宏观与宽泛,未能精准对接社会实际需求,导致人才培养方向与定位的模糊。

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现有课程体系与国家发展战略步伐不能匹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关联不紧密,课程内容前沿对接的更新速度缓慢。与此同时,在高素质应用复合型IT人才、数字人才、量子科技人才等急需人才的培养层面,陕西“双一流”高校存在着课程设置滞后、与科研创新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人才评价体系方面,评价标准单一是影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又一制约因素。教育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健全的评价体系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目前,仍有一些“双一流”高校在人才评价上只重视科研成果的产出,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素养、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导致了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拔尖创新人才关键能力的缺失。

(二)学科建设优势不够显著

陕西省“双一流”实践进程中,一流学科的建设存在学科分布不够均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水平不高以及学科融合不够深入的问题。

一是学科分布不够均衡。从高校归属来看,绝大部分陕西“双一流”高校均是部属院校,省属高校仅有西北大学1所,折射出省属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相较于部属高校仍较弱;从学科门类来看,工科领域相对强势,而理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则发展相对缓慢。

二是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水平不高。部分学校的优势学科并未得到充分发展,例如以农林学科为主要特色的“双一流”高校林学和农学尚未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师范类“双一流”高校的教育学科也与国家一流学科无缘。

三是学科融合不够深入。陕西对于学科融合以及交叉学科建设已有所布局,但发展仍相对滞后。截至2022年底,陕西省有交叉学科在读博士32人,当年招生32人,尚无毕业生。[6](三)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

作为科研创新的摇篮与高地,高校科研成果转化进程不仅备受政府与社会瞩目,更以实际行动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然而,思想观念保守、转化环节不畅以及资源支撑不足等原因共同导致了陕西“双一流”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现状。首先,思想观念保守使得科研成果转化意愿不强,当前高校科研人员对科技的市场需求不敏感以及对科研成果转化价值的认识偏差导致了其仍注重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其次,转化环节不畅是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直接原因。“双一流”高校和产业之间存在技术成熟度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影响了产教研学的深度融合;再次,资源支撑不足也是科研成果难以转化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对于“双一流”建设政策支持力度不足、资金投入有限以及外部营商环境变化等都对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产生影响。尽管当前高校已迈出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的坚实步伐,但产学研融合程度仍然不深,合作的广度也有待提升。优化科研成果转化链路,是当前陕西“双一流”高校在提高成果转化效率方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加快陕西“双一流”建设的实践路向

(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陕西省在推动“双一流”建设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的征途中,应聚焦于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并同步完善评价体系,以精准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质人才。

一方面,应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构建育人新生态。陕西省应积极建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在把握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方针的基础上,明确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与特征,并以此为导向引导“双一流”高校调整其培养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特定课程、科研资源、师资队伍、交流平台等保障。与此同时,应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培养既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又拥有卓越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一方面,应构建分类评价的指标体系,以评促教、以评促改。面对“双一流”建设的复杂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必须具备前瞻性与动态适应性,既要能够客观反映当前的建设成效,又要能够有效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陕西省应致力于优化高等教育评价体系,融合自评与外部综合评价机制,实施定期自评、第三方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在此基础上,还需构建一套涵盖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创新、社会服务与贡献等多维度、综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育人新生态的构建,以及多维度、综合性评价体系的完善与实施,陕西省将持续深化“双一流”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为新时代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二)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陕西“双一流”建设应遵循“一校一策”“一学科一方案”的原则认真加强建设,并基于本省现实需求构建“强化基础、凸显特色、促进融合”的学科建设新范式,即“基础学科稳固根基+特色学科彰显优势+交叉学科开拓创新”的三位一体战略格局。

一是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7]基础学科作为知识体系的基石,其稳固发展对于整体学科生态的平衡至关重要。根据陕西“双一流”高校的自身学科优势,建议重点支持教育部学科评估A等次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学科发展。

二是建优特色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是彰显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8]陕西省在“双一流”建设中,应坚持基础学科与特色学科并重的发展原则,重点扶持行业院校的“王牌”专业,进一步保持学校发展特色,并巩固在国内外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

三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是探索科学新知、应对复杂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应鼓励高校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明确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向与目标,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通过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资助跨学科项目、改革学科管理体制等措施,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建立开放共享的跨学科研究平台与协作机制。通过推进学科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相向而行,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力。

(三)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提升高校科创能力与强化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是推动我国科研事业迈向新高度的必由之路。“双一流”高校针对当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应从瞄准科研创新需求、注重科研转化评价以及深入实施“揭榜挂帅”项目三个维度着手,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效能并促进成果转化。

一是瞄准科研创新需求。高校应精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特别是针对制约我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发起攻关,力求在半导体、芯片、光刻机等“卡脖子”领域取得突破,从而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占据战略主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高水平目标。

二是注重科研转化评价。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校正现有评价体系中过分偏重理论成果而轻成果转化的取向,通过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客观、操作性强的科研评价体系,既重视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又强调其应用潜力与社会贡献,从而有效激发科研人员投身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热情。

三是深入实施“揭榜挂帅”项目。陕西省聚焦34条重点产业链,针对国家战略发展的科技需求或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由省科技厅统筹发布技术攻关或成果转化类的研发项目以供科研团队攻关。陕西“双一流”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禀赋与特色优势,根据项目需要积极申报,开展研究,开展科研难题攻关或推动已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176785451721256&wfr=spider&for=pc,2024-7-2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666968337407608&wfr=spider&for=pc,2024-7-27。

[3]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建机制强举措高位推动“双一流”建设》,http://jyt.shaanxi.gov.cn/app/lanzixun/202303/20/11809.html,2023-03-20。

[4]《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载《人民日报》,2024-03-06(001)。

[5]唐志凤、李后强:《“双一流”建设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囿与进路》,载《教育学术月刊》,2024(06),104-112页。

[6]郑森、李序雯、张鹤:《陕西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报告》,载《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4:47-63页。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s://www.gov.cn/xinwen/2023-02/22/content_5742718.htm,2023-02-22。

[8]马洁、司晓宏:《陕西省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现状、困境与路径》,载《新西部》,2023(08):198-200页。

作者简介

郑 森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教育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张 玥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 · 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