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网西安12月11日消息(王顺利)大明宫书院品牌活动“长安一课”第3期《踏着张骞的足迹——破解“月氏文化”之谜》今天在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举行。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建新主讲。
整场活动中,王建新针对神秘的月氏文化展开精彩讲述,并就二十年丝路考古中的实践和思考,与到访嘉宾做出深度分享交流,激起现场VIP嘉宾、媒体嘉宾、文博文史爱好者、中小学社团学生朋友等到访者的强烈共鸣。苍茫西域中的浑厚气魄夹杂着几丝忧郁在活动现场回荡,一场穿越时空、神秘跌宕的月氏文化考古之旅,经由王建新正式开启。
点燃文化自信:中亚考古要有东方视角,尤其是中国视角
王建新从中国考古人的视角出发,分别从月氏研究、历史年代、墓葬形制、迁徙路线、文化遗存、游牧部落等多方面解读了中亚考古队历经二十余载探寻月氏遗存的重要成果。
通过多年往返河西走廊和东天山进行调查,王建新重新界定了“祁连”的位置,确定了“月氏人的故乡应该在以东天山为中心的区域”。谈到国际学术界曾经通行的观点“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国”时,王建新老师也特别有理有据坚持提出“贵霜人与月氏人的经济方式完全不同”。
作为首位进入中亚开展考古研究的中国学者,王建新通过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为丝绸之路考古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中亚考古增添了中国视角。这些考古实践、成果与记忆的精彩分享,将古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有效链接起来,让神秘的考古探索开始变得有态度、有温度、有趣度,强烈点燃了到场嘉宾的文化自信。
文化活态传承:守护大遗址,不乏奇趣脑洞阵容
为了让到场嘉宾能够充分理解月氏迁徙路线中的考古探索,此次活动中,大明宫书院还特别设计了巨幅互动地图,重现月氏西迁迷踪,让嘉宾感受重走丝绸之路的趣味体验,打卡丝路考古重要里程。
“我家门口有两条路,一条是考古路,另一条还是考古路”、“与考古之情若是久长时,又岂能短到哪里去。”“废话文学”在考古界一样流行!考古探索工具与“废话”文学完美结合的互动打卡板,深受现场嘉宾的喜爱。考古圈也能玩转潮流,守护大遗址,不乏奇趣脑洞阵容。
除了专题讲座与现场互动外,有兴趣的嘉宾还特别体验了大明宫书院的其他考古探索精彩项目。互动展厅、模拟探方、文物修复、斗拱拼接、投壶射箭……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沉浸式体验,引领着假日休旅生活的新方式。
小彩蛋
王建新老师现场封存了一个时光胶囊
我们会将它埋入模拟探方中
等待在大明宫书院考古体验的朋友来发掘
据悉,本次“长安一课”活动是由大明宫研究院、陕西省唐大明宫文物保护基金会特别指导,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大明宫书院联合主办,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特别协办、西安教育台特别支持。该活动是大明宫书院的重点品牌活动之一,旨在从公众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找到与考古研究成果的联系,从独特视角来讲述不同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互相交融和发展演变历史,并以此给观众带来启发。
目前,“长安一课”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三期。第一期主题为《丝绸之路与玻璃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明宫第二代考古人代表安家瑶主讲;第二期主题为《一日看尽长安花——从考古视野看隋唐长安城》,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主任齐东方担任主讲嘉宾。未来,大明宫书院将携手更多嘉宾一起发起面向公众的考古科普活动。
关于大明宫书院:营造共建、共享、共生型遗产地文化社区
大明宫书院,位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御道广场西侧,项目是在大明宫原考古探索中心的基础上提升改造而成。这里立足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秉持“探寻、守护、联结、创造”的理念,以考古遗产的活化利用为核心,通过展览、研学、文创、活动、休闲商业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大明宫遗址文化及唐文化精神。
大明宫书院是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内融合遗址文化阐释、考古研学教育、文化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唐文化国际研学旅游目的地。不仅专业性强,系统地向大众阐释了考古学,同时还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形式,让各个年龄的参观者都可以在这里收获考古知识,感受大唐文化,是国内新颖且少见的考古主题互动体验馆。
运营团队将以考古探长安为主题,深度整合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唐文化相关文化遗产资源,与西安城市深度探访相结合,一期主要开放考古探索中心、文化研学中心、模拟考古中心,二期将配套餐饮、住宿及主题商业,从人文、艺术、科技、美学及生活时尚等角度活化考古遗产,营造共建、共享、共生型遗产地文化社区。
(责任编辑 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