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西部 >> 正文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
2017-08-30 23:53:37 来源:新西部网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今日开幕

秦陵博物院院长向媒体介绍秦俑彩绘保护的意义

颇受欢迎的文物修复体验区

秦陵博物院文物保护部夏寅主任介绍秦俑彩绘保护过程中发现的中国古代工匠人工合成的“中国蓝”和“中国紫”

新西部网西安8月30日消息(记者李嵱)长期以来,秦兵马俑彩绘的保护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青州市博物馆、焦作市博物馆、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咸阳市文物保护中心、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举办的 “留住色彩——陶质彩绘文物保护成果展” 今天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陈列厅开展,展期3个月。

此次展览旨在展示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研究成果,普及文物科技保护基础知识,提升观众保护文物的意识,引导社会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

“秦俑本身是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品,并不是人们过去看到的灰头土脸的样子。彩绘保护不仅展现出古代科技水平发展的一个阶段,同时对人的视觉构成冲击,改变了观众此前对秦俑的认知。”在开幕式现场,秦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向记者介绍了彩绘保护的意义和难度。

中国古代出土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一直是文物保护的一道难关。据侯宁彬院长介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陶质彩绘的保护经过20年联合攻关才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在此之前,很多彩绘是保留不住的。“我们只有在发掘的瞬间知道这是一个彩色陶俑,然后用照片和文字记录。现在已经能够很好的解决颜色的长期保护问题。今后在陶俑出土过程中只要有彩绘都能留住色彩。所以我们这次展览的名字叫‘留住色彩’。”

2004年,“秦俑彩绘保护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成立,标志着对陶质彩绘文物的保护进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经过多年艰苦攻关,秦陵博物院首次在秦兵马俑的彩绘中发现了古人人工合成的“中国蓝”和“中国紫”;其“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遗迹临时固型材料研究”项目获得“十二五”文物科技保护和技术创新一等奖;在修复技术、粘接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作为国家文物局的重点科研基地,秦陵博物院不仅承担着自身出土的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还以博物院为中心辐射全国,举办了陶质彩绘文物修复保护培训班、标准推广班,培训全国各地同行近二百人。编制文物保护方案,完成保护修复项目,修复文物千余件。建立了“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青州工作站”等3个基层工作站,实地培训指导基层保护修复工作,带动了基层保护修复水平的提高,成为全国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的领军者。

本展览分为“我们的敌人”、“化零为整”、“我们的方法”、“我们的工具”、“我们的创新”等五个方面,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领域承担的项目为基础,以陶质彩绘文物为目标,选取了从先秦至元代的陶质彩绘文物121件(组)及非文物类展品,介绍了介绍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相关的原则、程序,基本的技术知识、保护工作的难点以及所取得的成果。

展览从文物保护工作者的视角,选取了包括兵马俑在内的陶质彩绘文物鲜为人知的一面,从而引起参观者的兴趣。因时间、空气、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秦俑等陶质彩绘文物会出现生漆层老化、陶质有酥粉痕迹以及彩绘空鼓、起翘、剥落、表面现可溶盐等问题。展览通过文物从“支离破碎”到“完好如初”、从“斑驳残迹”到“色彩斑斓”的变化,普及、宣传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提升观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展厅一角的文物修复体验区颇受观众欢迎,在这里可以体验到兵马俑从“支离破碎”到“完好如初”的“拼接”过程。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