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社会平凡的群体中所诞生的一个精神巨人。他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年的人生,但其所放射的精神光芒却照耀了几代人。对任何一个时代而言,雷锋精神永远具有引领性和超越性。
守正:核心价值是实现大爱
个体的任何行为都与价值有关,而在人的价值体系中,总有一个核心价值起着支配作用。雷锋的人生,就是充满爱的人生,支配他的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就是爱党爱人民。他的核心价值就是爱,就是仁爱,就是爱人,就是爱新社会的一切。
雷锋生于旧社会,他的早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他在为地主家放牛时,每天吃不饱还要干很多活,稍不如意便遭毒打,他的手臂上因砍柴被地主婆砍了三刀的印记,一直伴随了他的一生。那个时候,他孤独无助,在社会阶层中属于劳苦的悲惨的一族。这样的族群,如果社会不发生变更,社会制度保护的还是旧体制,他们的生活就很难改变。所以,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童年的苦难是深重的。
1947年秋,父亲雷明亮、母亲张元满、哥哥雷正德相继悲惨死去,年仅7岁的雷锋成了孤儿。但不久,雷锋的家乡解放了,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在土地改革中分得3.7亩耕地,还有一些生活用品。紧接着,读小学,考入清水塘完小,加入少先队,被选为中队委员,还担任过儿童团大队长,在安庆乡政府当通讯员,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光荣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时被评为县委机关工作模范,雷锋的人生走上了辉煌的道路。新旧社会的对比,使雷锋深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爱。这些爱温暖了他的人生,滋润了他的心田。他重新找到了对幼童而言最宝贵的爱的归宿——“家”和“母亲”。在《前进报》上,他曾大声称颂: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爱”是人类群居生活中的永恒价值,也是核心价值。说一个社会是和谐的,它必然也是充满爱的。在这个世界上,与其他人际关系不同,爱不仅是会传染的,而且是加倍增长的。一个人哪怕只是得到点滴之爱,他也会从中获得无限张力。党和政府对雷锋的关怀,雷锋在新社会中的成长体验,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涓涓爱意。在他看来,这一切、这个社会是那么美好,那么可爱,他已经没有理由痛恨过去了,他唯有把这种对旧社会的恨转化为对新社会的爱,才能实现其人生意义。雷锋从被新社会对他的爱到由他来传递和释放这种爱,他的爱上升为无限的高尚的仁爱,这是一种普世的爱,一旦稍有机会,他就会义无反顾地爱这个社会的一切。
乐观:人生就是奋斗和进取
乐观对待人生,人生便是坦途。在一个悲观者的眼里,社会总是充满黑暗、走向毁灭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的是奋斗者的进取心,是主观能动性的彰显,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我在必有大作为”的有为精神。
从雷锋的日记、雷锋的事迹中可以看到,雷锋的精神世界是乐观向上的,是拥有中华民族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的。在雷锋看来,在新社会这样的环境下,永不停息地奋斗就是最大的幸福。他说:“我一想到党对我的培养,工作再忙,困难再多也不在话下。”
一次,在郊外上寺水库抗洪抢险中,雷锋一不小心,手中的锹被塌下的土方打掉了,由于天黑雨大没找见,他只好用手当锹挖泥,手指挖破了皮,他还继续坚持挖泥不止。他说:“当我看到左手腕上的伤疤,又想起了过去的苦,心想今天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手指破点皮算得了什么,我继续干。”
对任何一个时代而言,雷锋精神永远具有引领性和超越性。
在雷锋看来,与旧社会相比,新社会制度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公民成了社会的真正主人;而作为主人,就应该为社会的主体服务好,把人民群众照顾好。他说:“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职责。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大的幸福。”正因为雷锋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才能够正确地处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人民事业的无限性之间的关系,他豪迈地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
坚定:对待未来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精神是否处在稳定状态,从外在关系看,取决于他对未来的判断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如果认为未来是确定的,其心态自然是稳定的,如果发现未来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精神则处于慌乱之中。
雷锋精神是超越时代的,无论世界怎么变化,雷锋精神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时代的最强音。
雷锋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社会更替年代的、具有革命理想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对未来更深切的期盼,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坚定信念。他说:“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他特别重视学习。施工任务中,他整天驾驶汽车东奔西跑,很难抽出时间学习,他就把书装在挎包里,随身带在身边,只要车一停,没有其他工作,就坐在驾驶室里看书。他在日记中写道:“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进去的。”这种在学习上的钉子精神,恰恰说明了面向未来的人生态度。他对知识的渴求,充分展示了其对未来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对于任何一个对社会和历史抱有信心的人来说,再没有比学习知识更能体现其坚定意志的了。知识让人超越年龄限制,使人快速成熟。雷锋虽然年轻,但在不断学习和知识积累中,他的思想分外成熟。雷锋坚定地说,一个革命者,一个共产党员,应该是大公无私,为革命、为集体,不为个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其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恰恰展现出他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无我:处处彰显大德大义
一个人作为个体,有大我与小我之分。就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其在精神层面的成熟,可以形成小我和大我两种状态。所谓小我,就是站在个人立场上的我,就是以个人价值目标为核心,以实现个人利益为转移,一切皆为着实现个人价值而存在的小我人格。所谓大我,就是站在社会和他人立场上的我,就是以社会价值为目标,是为着实现社会公德公义而牺牲小我的理想人格。在个体身上,经常存在着小我与大我的争斗,不是小我侵占大我,就是大我超越小我。雷锋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超越小我,彰显大我的无我品格。
在雷锋的心目中,装满了人民群众和公共利益,他每每做好事,从来不是为自己留名留利,而是毫无保留地把荣誉、把功劳归于党和国家。有一次,雷锋外出执行任务,在沈阳火车站换车时,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个中年妇女,妇女的背后还背着一个孩子。这个妇女坐在地上嚎啕大哭,雷锋上前询问怎么回事,这位妇女才哭哭啼啼说了事情经过。原来她娘家在山东,可她不小心将火车票丢了,身上又没钱,已经在车站饿了一天。雷锋一听,赶紧去买了一张去山东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还顺带着给她十元钱。大嫂激动地说:“大兄弟,你可真是个好人啊,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1960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开药回来后,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烧水棚旁有几辆空车,雷锋推起一辆就走,加入到了运砖的行列中去。广播员得知情况去采访他,问他为什么来,叫什么,哪个部队的。他说:“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力尽一份力。”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就接着干活,干完活上车取了军装不留姓名就走了。还有一次,雷锋在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孩子,手里还抱着一个小女孩,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便帮她抱起小女孩陪她们去了车站。上车后,雷锋看到小女孩冷得发抖,于是他脱下汗衫替她穿上。雷锋估计她们没有吃早饭,还把馒头拿出来给她们吃。火车到达沈阳时,天还在下雨,雷锋又把她们送回了家。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该怎么谢你才好呢!”雷锋说:“不用谢我,你应该感谢党和毛主席!”
雷锋的大我,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以个人名义出发的人生可能会走偏,而以党之名、以解放军之名,则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正是在这种忘却自我、只为人民只为党的行动中,雷锋塑造了一个伟大的“我”。他对外的大仁大义和对己的苛刻严责形成了鲜明对比。雷锋一生非常节俭,他的每件衣服、每双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他曾说“我们的国家还穷。穿破了的衣服补好了再穿,省下衣服交给国家,这样既减少国家开支,又发扬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在日记中,他发自肺腑地写道:“我的一切归功于党,我的荣誉归功于党,我的同志热情帮助我。至于我个人所做的工作,太少了。这么小的一点贡献,和别人对我的要求和期望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在他眼里,自己的个人荣誉和地位是微不足道的,而党和毛主席、解放军、新中国等等才是值得称颂的。
自信:超越感性羁绊
自信是人到达社会生活彼岸的重要内驱力。我们对于世间一切事物,包括人生、事业、情感、友谊等等,只要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就会获得无穷力量。
自信的前提是认识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然后使自己处于把握客观世界的位置之上。在这里,关键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人们才能超越感性的羁绊。在雷锋身上,就体现着强大而深厚的社会主义道德文化自信。
雷锋认为,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暴风骤雨,所以做人应该坚强而不能懦弱。战友王茂春请雷锋写一句赠言,雷锋爽快地答应,他拿起笔在小本本上毫不犹豫地写道:“王茂春同志:愿您作暴风雨中的松柏,不愿您作温室中的幼苗。”短短20个字赠言,表达了雷锋对生活艰辛程度的认知,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坚定自信。这句赠言,不仅鞭策了王茂春一生,而且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雷锋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有一次,雷锋和战友执行森林防火巡查任务,在一个深山里有一个小山村,一条小河从村中间穿过,以前这条河上有一座木桥,可不久前被河上游漂下来的木头给撞垮了,村民们只好从水里的石头上过河。有一次雷锋过河的时候,河边来了一个残疾人,从地上爬过来的。雷锋的战友看到这个人都捂着鼻子,赶紧走开。因为这个人一身猪粪狗屎,披头散发。残疾人在河边停下来,嘴里喊:“解放军同志们,帮帮我,我要过河!”其他的战友都躲开了,雷锋不仅不躲,还走上前去一把将残疾人背起来渡过河去,然后专门等这个人办完事后,又帮忙把他背回来。战友们都对雷锋同志竖起大拇指说:“雷锋同志真是好样的!”在这里,雷锋的所作所为,既表现了他博大的仁爱之心,也说明他对人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帮扶的认识等等,已经不仅仅是以香臭、健康或疾病为转移,而是超越了感性标准,上升到阶级友爱或者共产主义的价值意义之上。
目标:引领社会前行
当今时代,在评价社会善行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持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就是人与人的交互性,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甚至大多数人都认同这样的观点:他(她)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要对他(她)好?他(她)对我好,我自然会对他(她)好。上述思维潜藏的一个基本逻辑就是:行善必有果,不见果不施恩;换言之,我的付出不是免费的。
这里的问题在于:如果按照上述思维,谁应该是最先发起善行的那个人呢?在所有社会群体中,谁来引领人们的善行呢?本文认为,雷锋精神恰恰打破了上述逻辑。雷锋所做的一切,都是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善举。雷锋的行为不是来自与他人行为的交互,而是来自自身对新社会的感知,来自他对宇宙人生的独特审视。因而,他和他这一类人,就是人类善行的引领者。
雷锋有意识地寻找帮扶对象,而不是躲着困难,走得远远的。雷锋所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牛家屯,雷锋经常去那里帮助群众。牛家屯里有一户人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了,不幸都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四十多岁,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帮生产队放牛赚工分,哥哥二十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弟弟十二岁,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料理家务。雷锋看到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帮助他们。可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于是就想到了他家的小弟弟,教他读书识字。雷锋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牛家屯教这个弟弟文化课,还帮助他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弟弟非常聪明,一年就学会全部小学的课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还小的朋友读书识字。大家都夸这个弟弟,弟弟说:“多亏了雷锋叔叔帮忙!”
对新社会的感知和对宇宙人生的独特审视,使得雷锋常怀恻隐之心,使他认为人生总有苦难,人人都需要帮助,而人生的价值就是帮助别人。一次,雷锋从安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向前迈着步子。雷锋询问得知,大娘是到抚顺去看儿子,也刚好与自己同路,就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 先垫垫肚子。”当他听说大娘是第一次来抚顺,还不知道儿子住在什么地方,手里只有一封他也不了解那个地址的信,雷锋看到大娘急切的神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母子一见面,老大娘就对儿子说:“多亏了这位解放军,要不然,还找不到你呢!”母子一再感谢雷锋。雷锋却说:“谢什么啊,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雷锋的一生中,他服务做好事的对象,都是非亲非故,都是超越私人关系、亲缘关系的,如果要按照交互对等原则,这些人和事都不会遇到帮助,但在雷锋看来,助人为乐是革命者的本色,是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从人的精神演化的终极目标看,雷锋不是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的人,而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前行的精神巨人。
雷锋精神是超越时代的,无论世界怎么变化,雷锋精神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是时代的最强音。进入新时代,我们应当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守正创新,用雷锋精神超越自我,用雷锋精神校准人生目标,使雷锋精神在当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作者简介
唐 震 陕西省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首席专家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