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陕西省价值哲学研究会、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新西部》杂志社、陕西省新时代乡村振兴社科普及基地共同协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来中国城乡展望”高端论坛以线上方式举行。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来来自16所高校的近300名师生参加了论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健致开幕词。他表示,召开“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未来中国城乡展望”论坛,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全面总结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展望城乡发展的未来道路,将为我们继续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的启示,对推进新时代中国城乡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陕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杨三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志红教授分别主持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强乃社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祖社教授分别对两个阶段的发言做精彩点评。
本次论坛云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他们从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城市、城市空间、城镇化、城乡发展、信息社会等各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可谓观点各异,精彩纷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武廷海教授以全球城市化与人类未来为背景,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未来城市的相关问题,例如城镇化的危机等;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陈忠教授讲述了当代城市社会的特点、风险叠加问题及其治理伦理选择;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化与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哲学学院沈湘平教授认为应该将城市看作一个生命有机体,城市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命空间;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杨生平教授解读了福科的空间理论“异托邦思想”,阐释了其内涵、特点和作用等;袁祖社教授以“善治”的实践根基与农民福祉最大化为题论述了中国特色“乡村治理”的公共价值追求;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何爱平教授讲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实践与当代价值;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吕红教授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市的总体论述,分析了它的时代条件和方法运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陈晓键教授以西部沿黄城市群空间演变与协同发展为题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问题;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毛曦教授以天津为例,从城市形象的嬗变解读了近代中国城市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强乃社带来的主要观点是,西欧有其多元现代性,而中国应该有自己的现代性,即现代性有其中国源头;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莉教授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城乡关系,包括其理论基础和未来展望;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翟坤周教授讲述了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的理论表达和实践进路;除此之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段莉群副教授、何海涛博士、周春芳博士、答凯艳博士也就相关话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见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仙娥教授在对论坛所做的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主题鲜明,视野开阔,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一,本次论坛研讨深入,新意迭出,启迪深刻,各位专家和学者以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切入点,从历史把握现实,从现在展望未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观进行解读,探究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分析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探索城市发展的道路,跨学科地展示了新的成果、新的理念、新的观点,对于不同学科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话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第二,感动,感谢,期盼。本次论坛学术造诣深厚的专家云集,他们有名、有品、有趣、有格局、有创见,他们精彩的发言与深刻的见解丰富了听众的情感空间和思想空间。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终审:杨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