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回望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明确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发展方向,3月26日,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研讨会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召开。会议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主办。开幕式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钰主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在致辞中说,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建设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中国传播学是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要完成这一目标,一是着眼于传播中国价值,明确努力方向;二是着眼于寻求普遍规律,拓展研究领域;三是着眼于培养时代新人,打造人才队伍。崔士鑫表示,人民日报社作为与清华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部校共建单位,愿与学院等学界业界一道深化协作、携手并进,共同为新时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为建设新时代中国传播学打造优质人才队伍,贡献智慧力量。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崔士鑫致辞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认为,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共同研究如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希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能在各界同仁的帮助下,本着“吸收外来、不忘本来、开创未来”的态度,为推动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发展、解决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作出理论贡献与学术创新。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表示,解决中国问题、造福中国人民,是中国传播学的重要使命。中国传播学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建院二十周年之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愿和各位同仁携手助力中国新闻传播学的建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致辞
上午的主题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新中心主任周庆安主持。在主题论坛中,各位学者围绕中国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传播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历经数十年发展的中国传播学在新时代肩负重要职责使命,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之际,要坚持“守正创新、融通中外、根植实践、引领时代”,促进新时代中国传播学的创新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指出,当前中国的传播学正面临着一个历史化的转型期:一方面,国际历史范式的转型亟需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作为回应;另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理论和实践范式的转型带来了社会链接的重组与社会发展结构的重构,这就要求学界能够及时将实践中新的传播现象与经验概念化、范畴化、框架化并最终普遍化;因此,构建中国特色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当前国内传播学界正面临的紧迫而极其重要的任务。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清华大学马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赵月枝强调,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传播主体,在社会实践中有许多值得学界关注的经验与启示,因此中国的学者更要着眼于“真研究”、“真问题”,真正做到基于实践;而50年前斯麦兹访华时站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对于中国问题的思考于我们而言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
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认为,建设当代的中国新闻传播学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一方面要突破现有认识,不再把传播学简单地视作“舶来品”,要看到中国历史文化中丰富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要突出“新时代”,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研究立场;高晓虹指出,建设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理论要把中国发展作为研究坐标,把中国实践作为研究起点,把中国经验作为论证中心,把中国概念作为分析工具,把中国范式作为理论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张辉锋提出,随着社会日益复杂、问题日益重大,交叉学科与新学科的建设显得愈发重要,新时代中国的传播学应更具包容性,吸纳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开辟更多研究视角,这也是当前大力加强新文科建设的题中之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认为,当前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显著改变,媒介环境的改变使社会中主要发挥作用的传播方式由作为有限主体传播的大众传播转变为群体传播,这在为社会治理与发展带来新问题的同时,也为国内传播学依据新现象、新问题建构新的原创性理论提供了可能;新时代中国传播学要充分发挥善于发现和善于引领的优势,借助多学科力量实现发展。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党委书记张涛甫指出了当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知识生产中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实践中许多问题得不到知识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低容度的粗放型知识又严重生产过剩,这种矛盾本质上指向了研究的主体性问题——对他者学术话语的重度依赖已经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引入了偏离中国现实语境的路径;“他山之石不一定能够攻玉”,如何针对当前的知识生产结构做好“加减法”,构建我们自己主体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最终构建一套逻辑自恰且能有效回答来自实践的重大命题,与中国传统实践无缝对接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新时代中国传播学而言仍任重道远。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王润泽强调了当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研究实践转向的重要性,并提出我们应当在业务、理论和历史三个层面的研究中实现实践对于新闻学知识体系构建创新的路径指引;如今这种实践转向中的体系创新已初具成果,但这些成果仍呈现出一定碎片化、本体化和经验主义特征,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要更多地聚焦元问题,回到新闻传播与人的关系上。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指出,传播体系的依附关系本质上源于经济政治体系的依附关系,而传播本身也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的,媒体的传播行为受到利益主体、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我们欣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些创新与发展背后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因此,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守正创新”,对于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与会嘉宾参与主题论坛研讨
下午的座谈会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马新中心副主任虞鑫主持,与会学者们就加拿大著名学者达拉斯·斯麦兹所著《依附之路》中文版出版问世之际,围绕中国传播学研究的相关范围和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依附之路》翻译吴畅畅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依附之路》责编周丽锦结合《依附之路》中文版的翻译出版过程,梳理并探讨了书中涉及的重要概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回溯了斯麦兹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播体系之中国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作为传播实践基本方式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对于理解和破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技术自主创新以及文化体系主体性建构等当前中国传播学面临的重要课题,都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维佳、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曹培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洪喆三位学者均围绕《依附之路》中的核心理论概念,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当前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多个前沿议题展开了探讨:王维佳从美加的特殊依附关系谈起,指出除了经济问题外,种族主义与等级体系也是理解依附关系的重要角度,同时这也为我们理解与阐释中国实践的特殊性提供了参考;曹培鑫依据个人的新闻教育实践,对中国的意识工业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指出教育过程中的解释工作是应对当前意识工业问题的重要实践抓手;王洪喆从互联网平台等新型传播基础设施的兴起谈起,指出当前许多相关研究仍然立足于对于旧有分析范式,将视野限制在劳动过程而忽视了斯麦兹提出的对于消费问题的分析,因此在未来相关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应当更加关注为何生产、如何生成、生产后如何分配等基本问题,这也是建构面向未来的有效而富有活力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进路。
《新闻记者》主编刘鹏作为国内知名学术期刊主编,指出只有同时兼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深入田野现场的实践精神,才能够真正推动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建设。
与会嘉宾参与座谈会研讨
最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和赵月枝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两位学者指出,中国的学术实践从未外在于世界学术,今天的研讨会也为未来国内新闻传播学的学术生产、为“新时代中国传播学”这个重大课题完成了一场圆满的“开题”。
与会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