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5-17日,在美丽的温泉之城咸宁举办了“新媒体时代文学地理学与地方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和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郭彧主持,科协常务副主席但汉久、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曾大兴教授分别致辞。
会议现场
会议围绕“文学地理学与地方文化建设”主题进行讨论,广州大学曾大兴教授、江西省社科院夏汉宁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邹建军教授、湖北大学刘川鄂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陶礼天教授、广州大学龙其林教授、江西省社科院刘双琴副研究员、咸宁市档案馆馆长李城外先生等,分别就咸宁文学的研究价值与向阳湖文学景观建构、两宋时期的文化南移、文学地理学分支学科与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少数民族文学史的书写、“人杰地灵”与“贤才不择地而生”的关系、文学地理学学术史的梳理、鄱阳湖文学的地方书写以及向阳湖文化研究等议题做了主旨发言。湖北科技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郭彧、张琼、张磊、梅进文、李继伟等就文学地理学与向阳湖文化建设与研究发表了个人见解。
曾大兴教授
曾大兴在致辞中提出,在咸宁这片土地上产生过众多优秀作家和有价值的作品,在文学地理学研究中,咸宁文学值得关注,也需要引起重视。对于以“五七干校”为历史背景的向阳湖,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说,应视之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景观,要全面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并从中挑出最好的作品进行研究,使之逐渐完成经典化过程,以经典作品来支撑向阳湖文学景观。
邹建军教授
邹建军教授从各分支学科着手,对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文学地理学作为一个二级学科,其主要的分支学科有16个,包括文学环境学、作家分布学、文学感知学、文学基因学、文学地名学、文学流变学、文学家族学、文学空间学、文学气候学、文学物候学、文学天文学、文学灾害学、文学地图学、文学景观学、文学区域学、文学生态学。
陶礼天教授
陶礼天教授围绕会议主题,对文学地理学与地方文化建设的关系予以辨析,认为文学地理学界都比较重视和强调“人杰地灵”的观念,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中国古代存在的“贤才不择地而生”的思想,这两个方面应该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陶教授提出应该大力提倡“新乡贤文化”建设,注重地方文化建设的历史发掘和当代传承工作。
夏汉宁研究员
夏汉宁研究员结合自己的研究实践,就宋代的文化南移现象进行会议发言,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经历了永嘉之难、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后的三次大规模南移,经济和文化中心最终从中原地区转移到江南地区,这一过程最终完成于宋代,表现之一即:两宋时期,以浙江、福建、江西等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其文学家、进士数都已大大超过北方。以江西为例,两宋时期,江西区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并出现文坛上的“江西现象”。
刘川鄂教授
刘川鄂教授在会议上指出少数民族文学与民族文艺的地域性问题也应纳入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认为当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存在为强化民族特色而弱化历史、无视苦难的倾向,忽略了文学对人性、历史等普遍价值的发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不应是纯粹的地方风物的展览,而是要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探寻人性,要注重文学的社会含量、审美含量、人性含量。
龙其林教授
龙其林教授就文学地理学的学术历史、研究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现阶段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应重视学术史的梳理与研究,重视文学地理学史著的编撰,重视相关学术刊物的建设。要在地域文化不断趋同的全球化态势下,加强对地方文学史料、地方文化现象的发掘,从而打造出属于地方的特殊文化名片。
刘双琴副研究员
刘双琴副研究员就古代鄱阳湖诗歌的地方书写进行会议发言,对文学与地方的关系、人地关联如何通过文学得以呈现表达了个人见解,从行路艰难与地方感知、羁旅客愁与地方体验、山水景观与地方认同三个方面对古代鄱阳湖诗歌的地方特性予以阐释。
在会议现场热烈讨论
会议上,专家学者就向阳湖文化研究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城外馆长讲述了自己三十多年来抢救性搜集、整理向阳湖以及五七干校文献资料的经历,展示了向阳湖五七干校时期的部分珍贵资料和文物,介绍了目前向阳湖及干校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呼吁学界加强对向阳湖文化的关注与研究。曾大兴教授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肯定向阳湖文献资料收集的价值,夏汉宁研究员则强调接下来的向阳湖文化研究应注重反思,不能淡化时代苦难。
与会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
与会专家学者与向阳湖刻石
萧乾在向阳湖五七干校用过的书柜(李城外收藏)
会议最后由邹建军教授在闭幕式上作总结。邹教授指出,与以往多数会议不同的是,这次会议虽规模不大,但议题集中,气氛热烈。会议首次将文学地理学与地方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讨论,首次从文学地理学角度集中探讨当代文化史上一次文学南移现象一一向阳湖文学。同时,进一步讨论了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成问题以及文学景观的生成机制、价值形态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将进一步推动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刘双琴)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