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
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是新民主主义的模范试验区,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
在延安的十三年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由弱到强、转败为胜的丰富经验,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战胜敌人的主要法宝,领导了延安整风运动和边区军民的大生产运动,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培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在“复电”中,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 。“复电”成为号召和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发扬延安精神,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
延安是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培育的伟大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13年期间,我们党形成的优良作风很多。比如,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等等。毛泽东同志在复电中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呢?这是因为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本质特征和不断创新的动力源。
延安精神是在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在延安时期,它包容了抗大精神、延安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愚公精神、劳模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等原生形态,每个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都有它特有的科学含义。延安精神是各个原生形态精神的升华。
关于延安精神的内涵,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干会议上作的《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完全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他们的态度是积极的,在他们的思想中、行动中,没有丝毫消极态度。他们完全不怕困难,他们像生龙活虎一般能够征服一切困难……在这种精神下,延安县同志们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他们对于他们所领导的延安全县人民群众的情绪、要求及各种具体情况是充分了解的,他们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工作,因而他们就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领导群众的艺术,他们完全没有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当时,“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被人们简称为“延安精神”,这就是当年的最初表述。从内容来看,毛泽东实际上讲了延安精神的四个方面:一是“布尔什维克的精神”,这就是马列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精神,这是从理想信念方面揭示了延安精神。二是“没有一件事不是实事求是的”,“完全没有主观主义”,这是从思想路线方面揭示了延安精神。三是“完全和群众打成一片”,“没有丝毫消极态度”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从党的宗旨方面揭示了延安精神。四是“完全不怕困难”,“能够征服一切困难”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是从工作作风方面揭示了延安精神。这四条从不同层面揭示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术界、理论界对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不断进行研究、提炼和归纳。2002年3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中,把延安精神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江泽民同志对延安精神科学内涵的高度概括,与毛泽东同志1942年对延安精神丰富内容的论述是一脉相承的。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延安精神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时代精神。在和平建设时期,延安精神仍然是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是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延安精神的内涵也与时俱进,已丰富发展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精神。今天,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长征中,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延安精神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作者介绍:
阎树声,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史研究所所长,现任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离退中心社科专家咨询服务团团长。
(责任编辑 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