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暨第六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在广州顺利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 王燕)2018年11月10日-11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联合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暨第六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在广州盛大举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隋广军负责主持本次论坛的开幕式。他郑重表示论坛旨在助推国家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对外开放政策,传播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副司长王强,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参赞陈世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勇,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林积、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仓峰等数十名领导嘉宾莅临参与,并发表了开幕致辞。
10日下午,第六届“全球学与全球治理论坛”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行政楼国际会议厅拉开帷幕。论坛由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发展计划带头人陈伟光教授主持。校党委书记、著名智库专家隋广军教授致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书记、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隋广军致辞
论坛的第一个议题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进程,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赵景来主持,《国际政治研究》主编庄俊举评议。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教授指出,中国要在硬实力要素、软实力要素、提供世界公共物品的意愿和能力三个要素上进行评估和反思,对国家主义、民粹主义、强人政治和单边主义说不。他认为这是解决当前全球治理困境的理性选择。
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蔡拓发言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吴志成教授认为,硬能力的欠缺,软能力与硬能力的不匹配,以及国际公共物品的供给能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三大原因。因此,推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必经之路。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认为,中国的下一个经济活力的释放点是国企的竞争中立改革。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高奇琦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导致全球治理的混序结构,提升人类社会文明对话程度,但亦可能加大贫富差距、降低就业率等。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耿协峰教授指出,地区主义的未来出路在于地区间的协调和合作,以及地区治理和善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姚璐认为多边主义可能伴随着集体行动的困境,因此应处理好多边主义中的公平性与低效性的矛盾。
第二个议题是“全球治理视角下‘一带一路”倡议及实施“,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校长杨励主持,《国际经贸探索》主编肖鹞飞评议。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刘雪莲教授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就“一带一路”战略传播和实践“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变量和基本路径进行了深入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外传播中心主任林跃勤从“一带一路”建设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和路径。《国际贸易》杂志社社长郭周明提出中国应从“数量驱动型”对外开放转向“创新驱动型”开放经济。天津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政学院副院长李强教授评价了后《巴黎协定》时代,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性、科学性、道义性话语权以及提升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冯维江副研究员提出,当前中国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新型全球化,制度层面仍然不足,有待细化法律,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杨娜副教授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前景和路径进行了分析。
议题三是中美经贸摩擦与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由《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高媛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治理创新研究院院长赵龙跃教授评议。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张敏谦教授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和中国出路。《社会科学》杂志社社长胡键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构成当前全球经济治理转型中的重要变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徐秀军从主体、客体和路径三个角度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的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静副教授阐述了国际规范的演进与WTO的制度重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程永林副教授、商务英语学院王燕副教授、金融学院蔡伟宏副教授等分别从量化分析、文本分析、制度竞争等角度探讨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实质和中国对策。
议题四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下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由《人民论坛·学术前沿》编辑部主任郑韶武主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金融学院梁立俊教授评议。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刘兴华副教授从东亚合作的视角分析了全球治理的问题、障碍和对策。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王金良副教授梳理并评价了全球治理的理论流派。天津市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葛建华副研究员探讨了中国-日本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可能性和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杨昊讲师梳理了全球化概念的起源和内涵。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迟永讲师论述了美国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和判断。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次论坛顺利进行、成果丰硕,论坛主持人陈伟光教授以真、诚、传、送、全、学六个方面总结了本次会议对全球学研究精神的传递。
(责任编辑 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