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 琪
解放三十多年了,在埋着烈士忠骨的江西老区还存在贫困状态。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感到不安!
▲1985年11月,习仲勋在江西老区考察时询问群众生产生活。
习仲勋是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多年战斗和工作在西北地区,对革命老区延安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始终惦记着延安的建设和发展,关心着延安人民的生活与冷暖。只要陕西来人看望他,他都详细地询问延安的情况和群众的衣食住行。1978年,习仲勋刚复出到广东工作,从一份材料上得知陕北老区有些地方的群众还吃不上小米时,他为之动容,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1982年11月10日,听说延安地区行政公署专员徐金山和地区计委、工业局负责人来北京,习仲勋百忙中抽出时间,在中南海勤政殿办公室接待了他们。在听了延安方面的汇报后,他非常高兴,提出了对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
他说, 陕北要种树, 就是要搞植树造林。林业也要搞责任制,要靠科学研究种树种草。延安还要搞点工业,过去的搞法不行,要像广东搞橡胶那样搞当地有原料的加工厂,就地取材。他强调,延安是革命老区,毛主席在延安十三年。延安的过去是光荣的,但不能停留在这上头,过去是模范,现在要搞得更好一点。
1 9 8 4年1 0月2 3日,中共延安地委、延安行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振兴延安经济汇报会。习仲勋与万里、宋任穷、马文瑞等一起出席了会议。
习仲勋在会上发表了情真意切的讲话。他说,对延安的变化和发展,我很高兴。我想在座的同志,在北京的老延安都很高兴。他还说,延安时期,毛主席的思想是很解放的,干部群众的思想也是很解放的。现在你们不要等,不要靠,不要要。既然是延安人民,就应该发扬延安精神。我们用延安精神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倒了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解放了全中国,现在我们依然要用延安精神搞改革开放,要勇于改革,锐意创新,把延安的经济发展起来。
1985年11月,习仲勋刚从中央书记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就先后到井冈山、宁冈、遂川、赣州、兴国、瑞金等革命老区考察。习仲勋对江西老区群众生活十分挂心,他说:“解放三十多年了,在埋着烈士忠骨的江西老区还存在贫困状态。每个共产党员、每个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当感到不安!”
在遂川县曾宪绂家里, 习仲勋看到曾宪绂身体残疾,妻子双目失明,房屋破旧,墙壁残缺不全,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就关切地对他说:“老乡,你们家的困难我们都看到了。”他转过身来对陪同人员说,“他们当年不怕牺牲,支援革命,现在有困难,又很体谅政府,我们应该时刻不忘自己应负的责任,尽快把老区建设好!”
在村口, 习仲勋遇到一位包着旧布头巾、衣衫褴褛的老人蜷缩着身子坐在墙角下,来了这么多人他也毫无反应,便走上前关切地问道:“老人家,您的身体还好吗?”这位赤着双脚的老人头也不抬地回答说:“好什么,只怕过不了这个冬天啦!”习仲勋的眉头一皱,心情很是不安。像这样贫困的群众,他一路看到不少,对此忧心忡忡,寻思着这里贫困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他认真思考后对江西领导说, 老区建设比较落后有诸多原因,我想只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护短,不回避矛盾,不怕暴露问题,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情况自然会明,原因自然会找出来。他一再嘱咐地方领导要总结经验,找到贫困的原因,研究脱贫的办法,一定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两年后, 习仲勋考察过的遂川县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宪绂家的房屋已焕然一新,床上添了新被,孩子们也穿得干净整齐了,一家人喜气洋洋。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到这里了解情况,曾宪绂特意要她转告习仲勋,我们已经走上脱贫之路。习仲勋上次在村口见到的那位老大爷,生活也得到改善,他向万绍芬问道:“上回来的那位中央首长好吗?我现在日子好过了,还想多活好多年呢,谢谢他!”
回到北京后, 习仲勋仍然关心着江西革命老区的发展和变化。井冈山老区的干部和群众,也没有忘记习仲勋对他们的关怀,通过不同方式向他表示问候。一次万绍芬到北京开会,习仲勋还特别问到曾宪绂和那位老人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摆脱贫困感到高兴。
( 本文作者系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科研规划处副处长)
(责任编辑:郭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