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 要】文章概述了四川特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难得机遇,探讨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以新的理念,指导特色文化资源科学转化;以新的方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以新的举措,保障特色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以新的格局,促推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政策建议
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四川“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一定要把握好实施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积极挖掘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潜力,以新的理念、方法、举措以及全新的格局,推动特色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巴蜀文化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具有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省份,也是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文化特色浓郁:川西神秘的金沙、三星堆、古蜀文化、三国文化;三州地区遍地宝藏,像甘孜的“康定情歌”、凉山的“中国彝族文化”等。国家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腹心范围也在四川。显而易见,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丰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优势。
一、“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
1、居民消费需求转变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居民家庭的消费由原来的生存型向现在的发展型、品质型和享受型转变,消费类型也从过去明显的模仿性排浪式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三季度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略升。近年来收入分配结构和社会保障条件的改善,将为四川文化消费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策叠加效应明显
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不断出台,2014年7月,四川制定出台《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一整套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优化了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环境。
文化融合趋势向好
特色文化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密切相关,融合了消费品工业、信息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建筑业、体育产业、农业等各领域,将为其他行业升级改造提供动力,并不断融合成新的产业形态。特别是“文化+”与“互联网+”共生发展,能够进一步弥补“互联网+”技术层面融合带来的缺陷。
互联互通条件改善
特色文化产业的“跨区域”互动发展,很大程度上契合了目前四川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要求和空间布局特点,能有效解决文化产业区域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也与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相一致。特色文化产业将缓解成都在全省经济版图中一城独大的不协调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思考
1、以新的理念,指导特色文化资源科学转化
四川文化资源转化总体能力不强,特色资源转化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科技化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区域竞争力不强,优势文化产品生产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十三五”时期,四川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文化资源科学利用和有效转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产品支撑。各地要努力探索文化资源有效转化途径,比如成都市围绕建设“世界田园城市”,大力推进文化产业聚集和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创建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城市;广元市可以大力推动三国文化、红色文化、蜀道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2、以新的方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一是发挥市场配置特色文化资源的作用。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好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手段实现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国有文化企业中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途径盘活国有文化资产,运用好市场化的供给需求机制和投入产出机制,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和转化水平,加快培育和壮大国有文化骨干企业。
二是依托产业园区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引导文化产业园区与交通道路、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结合,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产业聚集发展格局。“十三五”时期,应围绕成德绵文创产业核心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使之成为文化资源转化的重要平台。
三是利用创意转化特色文化资源。探索设立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基地,以创意为手段,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潜在优势,开发独特的创意文化产品,打造文化品牌。提高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四川艺术节、全省少数民族艺术节、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凉山国际火把节、绵竹年画节、成都大庙会等会展节庆资源的创意开发水平,不断推出文化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系列文化产品,增强节庆文化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四是发展多元化的特色文化产业资本。吸引鼓励国内各种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以合资、独资、联营、参股、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经营。积极利用资本市场,通过私募基金、公募基金、文化产权交易等各种形式,推动文化资本市场汇聚。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指导目录,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招商政策,多方面吸引利用各类社会资本,加快构建文化资源整合、转化、汇聚、转换的良好格局。
3、以新的举措,保障特色文化产业科学发展
一是完善特色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研究制定特色文化产业相关地方法律法规,健全文化资源分级分类保护制度,完善保护规划和措施,实行重点保护和专项工程保护相结合。从根本上遏制文化生态环境的恶化,大力实施文资源整合、优化、保护,确保文化资源的产业性转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政府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着力规划和建设一大批包括信息发布、投融资服务、统计分析、资源共享、交易展示、技术支持在内的文化服务平台。培育壮大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加大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基地、文化企业和品牌扶持力度。加强红色文化、巴蜀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熊猫文化等区域性特色文化品牌的宣传、营销和推广力度。
三是加强产业人才资源开发。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培训文化产业急需各类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经营管理文化企业的优秀人才、专业技术优秀人才和文化中介服务优秀人才。努力构建优秀文化产业人才不断涌现的良好环境,为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转化、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是落实特色文化产业相关政策。落实促进特色文化资源转化有关政策,以及国家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优惠特惠政策。在国家土地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用地实行优先保障,对基地和实验区建设用地、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给予优先安排。鼓励各地在新村建设中,重点考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用地需求,也可将城市转型中退出的工业用地优先用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4、以新的格局,促推特色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一是将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融入大发展战略格局。特色文化产业在推动四川进一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孵化出一批真正服务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优质企业。特别是从国外文化市场的角度合理兼容、创新开发一批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以文化交融服务于经济发展成果。
二是嫁接“互联网+”创新文化业态。“互联网+文化”意味着文化和科技的高度融合,可引导四川特色文化产业更贴近市场,突破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界限。重点研究搭建四川特色文化创意产品推广平台,从而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以政府部门引导的自上而下发展模式向以企业为主的自下而上发展模式转变,凭借线上线下的资源信息和内容的整合,推动硬件和内容的结合。
三是发挥小微企业作用助力万众创新。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以小微文化企业为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小微文化企业数量占全部文化企业数量的90%以上。小微文化企业不仅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承接大众创业的最佳形态。四川应重点发挥小微文化企业主体作用,强化小微文化企业的创新创意功能,可在成德绵区域打造文化企业创业带,更好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文献】
[1]刘玉堂,黄南珊.促进文化资源转化策论[J].三峡文化研究,2008.8.
【作者简介】
李滨,男,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史、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 马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