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 710054)
【摘 要】文章回顾了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分析了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特点,包括思潮盛行原因多是对社会现状不满;出发点都是救国自强;代表人物大多是知识分子;都是主张学习西方。论述了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及转变,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经世致用;中国近代;历史特点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辞海》中的释义是:明清之际主张学问有益于国家的学术思潮。因此经世致用可以理解为,关心国事,关注社会,用自身所学解决社会问题及矛盾,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目标。“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表现出以爱国为起点与核心的伟大精神。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这一思想充分显现并与时俱进,深刻影响着近代历史的发展。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提出的。从思想史来看,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思想家——孔子。孔子在世时,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希望改变社会动荡的局面,从而达到他理想中的天下大同。由此可见,儒家思想自产生之初,便具有经世的传统,影响着后世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关注社会,甚至承担救国救民的责任。但经世致用观念不一定是儒家思想所独有,有论者认为,西汉“独尊儒术”后,后世儒生以“通经致用”作为自身治学的目标及抱负,使其演变为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有积极的入世价值取向。[1]孔子之后,历代学者也积极倡导经世思想,如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思想不断延续,而历代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都有一个时代特征,即社会转型之际或内忧外患之时,知识分子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或提笔立书,或言语号召,使经世之风广行于志士之间。当盛世太平之时,经世致用思想便如春雨润物,教化读书人的情怀。
鸦片战争之后,经世致用又成为思想界的主导思想。龚自珍、陶澎等代表人物,以挽救天下为己任,倡导经世致用思想。人们议论时政,揭露黑暗,开创了研究社会与批判现实的新学风。如梁启超所言:“鸦片战役”以后,志士扼腕切齿,引为大辱奇戚,思所以自湔拔,经世致用观念之复活,炎炎不可抑。[2]在中国近代的历史转型时期,经世致用思想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同时又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改变。
二、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特点
在近代,无论是从“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翻译西方书籍,研究西方文化,到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梁维新变法;还是从辛亥革命到“以俄为师”,经世致用的多种表现形式都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共同点:
第一,思潮盛行原因多是对社会现状不满。经世致用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对现实的批判或者对目前状态的不满,在鸦片战争以后,人们对现实表现出的不满远远比历史上任一时代的影响都要大。鸦片战争的惨败,冲击着社会知识界,民族危机加重,社会急剧动荡,经世思想家揭露出清王朝的黑暗,对其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政治上,他们声讨统治阶级的腐败,抨击官员在社会危机中粉饰太平,不关心时政;经济上,他们指出土地兼并使得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3]文化上,他们谴责科举制,认为八股文空洞无用,阻碍了人才培养。在辛亥革命时期,清政府和帝国主义对人民压迫、掠夺,民族危机加剧,孙中山先生开辟了一条民主之路。由此可见,经世思潮在社会的盛行,都是仁人志士救世的良苦用心。
第二,出发点都是救国自强。20世纪初的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知识分子为救国自强,沿袭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企图寻找救国之路以实现大同理想。爱国主义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主导,例如,梁启超论康有为曾言“先生经世之起点于爱国”,[4]许守微的“国粹总不离乎爱国心”,[5]都充分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的出发点是爱国,在每个代表人物的主张中都贯穿着爱国主义。
第三,代表人物大多是知识分子。“在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中,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6]由此可见知识分子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社会担当。经世致用思想的主体,必是有所学的知识分子。不同于鸦片战争之前以科举功名为目的的封建知识分子,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有新抱负、新价值、新认知的具有近代特点的新知识分子,这也是近代经世致用与传统封建经世主体的区别。面对日趋严重的民族危机,他们勇于批判现实,救亡图存,积极投身革命实践,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社会担当。
第四,都是主张学习西方。学习西方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与传统经世之学的最大区别。鸦片战争之前,经世之学并未打破中国传统的界限,而自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文化后,无论是戊戌变法的“以中融西”,还是辛亥革命的“以西融中”,都可以明显的发现,经世之学从儒学传统转变为与西方交融中的救国自强之路。融入西学是经世致用最大的突破,它使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认识到世界之大、自身之不足,开辟了强兵富国的探索之路。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是与时俱进的创新,造成转变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近代民族危机严峻,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更加强烈,社会现状的改变表现出不同的政治需要。而传统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有一定的可塑性,正如孔子所言“因材施教”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现实,思想也可以因不同的需要而有不同的发挥,从而适应现实;二是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增强。无论林则徐、康有为还是孙中山,都是在民族危机与西方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思想,宣传自身主张并投入到革命中,使中西文化交融,适应世界发展。
三、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与影响
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传承及转变,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影响。其学习西方、自我革新的突破,打开了近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大门,作为救国图强的动力之源,使中国近代事业相继发展,并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取其精华,与西方先进文化交融,极大的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依旧可以弘扬其精神,使其与现代化相适应,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P67.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P65.
[3]龚自珍.西域置行省议.1820.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6.
[5]许守微.论国粹无阻于欧化.国粹学报,第一年,7.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P559.
【作者简介】
卢一瑶(1994.4-)女,在读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 马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