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本刊动态 >> 正文
编辑工作的失落感及其应对策略
2017-07-02 19:19:57 来源:新西部杂志

(桂林旅游学院 广西桂林 541006)

【摘 要】文章阐述了编辑失落感的内涵,分析了编辑失落感的形成原因及引起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克服编辑失落感的方法和对策。要领悟本职工作,明确职业定位;寻找工作乐趣,保持心理平衡;认清当前形势,知彼亦要知己;稳步提高待遇,激发编辑活力。

【关键词】编辑;失落感;新业态冲击;应对策略

编辑是为社会制造文化产品的职业,也是一种文化性和学术性较高的工作。编辑人员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文化精英,是文化产品的缔造者。编辑人员从事的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又属于社会的智识阶层,按理来说,他们对编辑行业的满意度应该会比较高。但由于编辑艰苦性、隐匿性、反复性的行业特点,现行制度对编辑行业的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对编辑行业的认同度,以及出版新业态对传统出版的冲击等,使得部分编辑人员认为自己的收获低于预期,从而产生了失落感,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将剖析编辑人员的失落感形成原因,因势利导,顺势而行,找出克服失落感的方法,以期为编辑工作的健康进行和编辑人员的心理调适提供借鉴。

一、编辑失落感的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失落感”的释义是:“在精神或感情上若有所失的感受、情怀。”心理学上对“失落感”的解释是:“失落,是指因为对自己和他人的期待值太高了,但没有达到所期望的程度,产生的一种沮丧、灰心的心情。”反映到编辑身上,就是编辑在长期从事策划、选题、组稿、审稿、把关、编校等工作后,发现回报低于预期而产生的心理落差。

二、编辑失落感的形成原因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编辑经过长期的工作,却不能满足诉求、达到预期,遂形成了失落感。具体分析,失落感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职业认同度低

编辑的失落感部分来源于社会对其职业的认同度。编辑有“优秀作品的助产士”、“善识千里马的伯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称,然而,有美称并不代表社会对编辑职业的认同度高,尤其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对编辑的认同未必像表面看上去那么高。据调查,最受欢迎的职业是科学家、公务员、教师和企业家,编辑的受欢迎程度只排在中间,名次不高。不少人对编辑的工作内容也存在误解,他们觉得编辑的工作只是“剪刀加浆糊”、“改错字病句”,只是给文字标上页码,套上封面,印刷成书,技术含量不高;一些人甚至用“文字民工”来奚落编辑,贬低编辑的职业贡献,尤其在传统出版业受到新业态挑战的当下,一些人认为编辑对社会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小。这更降低了社会对编辑的认同。

社会对编辑的认同度不高,部分编辑对自身的认同度也不高。编辑是一个高耗能职业,每一个出版物的出版,都包含了编辑的策划、调查、论证、组稿、审读、编校等工作,包含了编辑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出版的过程耗费了编辑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每一个出版物都见证着编辑的辛劳。但高投入却没有得到高回报。编辑的收入在社会上排名中间,与工程师、程序员、通信人员等高收入职业不可相提并论。即使与教师、公务员这些收入不高但稳定的职业相比,也稍逊一筹。而论职业体面度,编辑又稍逊一筹,如果一个人从事公务员、教师、企业白领等外表体面的工作,身上就套上了一个耀眼的光环,还会引来他人的羡慕。但编辑没有这种耀眼的光环,在许多人看来,编辑只是一个整天埋头于稿件,制造一些印刷品,且收入微薄的职业,体面度不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还被人看作是一个不体面的职业,这就降低了编辑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社会和自身的双重低认同度,造成了编辑的失落感。

2、长期隐于幕后

人们都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裳的无名英雄”。这个形容十分贴切、恰当。在出版的初始阶段里,编辑要做读者调查和市场调查,然后进行选题,再进行论证,说服出版单位批准他的选题。选题通过后,他要物色合适的作者,这就要慧眼识珠,做一个伯乐,从万众作者中寻找一匹千里马,栽培他,鼓励他,帮助他,在精神上给他的支持,在创作中给他提供资料和学术上的帮助;在他缺乏灵感,陷入瓶颈时,激发他的灵感,打开他的思路,填充他的思维枯竭,让他继续写作;在他的创作陷入倦怠时,编辑要适当催促他继续写作,提振他的士气,以期按时完稿。另外,编辑还是作者的参谋。他要为作者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其中的差错、纰漏和不完善之处,力求全方位地提高作品的质量,使其臻于完善。作品完成后,编辑要设计版式、校对稿子、编辑加工、与作者反复沟通,消灭差错,使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达到要求。一些书稿还要设计腰封,编辑要撰写文案,以便宣传书籍。出版物出版后,编辑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还要进行营销。可见,一部作品的诞生,是作者辛勤创作的成果,同时也是编辑审读、编校、修改、把关的结晶,凝聚着编辑的创造性劳动;任何出版物都是作者与编辑共同努力的结果。一些编辑认为自己培养出了作者,获得了成就英才的快感,为作者的成名而自豪。

然而,收获名利的大多是身处前台的作者,身处幕后的编辑却很少被人提及。作者成名,编辑却不能从中分一杯羹。虽然作者的成名有编辑的助推,作品的出版和畅销有编辑的功劳。但编辑并没有收获相对称的声名和荣誉。他们只能在封底的左上角署名,而读者只关注封面上的作者名,很少有人注意一本书的责任编辑是谁。期刊编辑看到自己培养的作者职称晋升,成为教授或学者。但反观自己,为教授做了嫁衣裳后,却因为忙于编辑工作而无暇晋升职称;即使晋升,副编审和编审也不如副教授和教授的辨识度高。读者在品读教授、学者的文章时,只会关注标题下面的作者名,不会关注责任编辑那个乏人问津的角落。每一个教授的晋升都有编辑在背后默默地助推,但作者晋升后编辑很难分享其成功,编辑不会因作者而贵。许多人知道著名作家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但不知道他们背后的编辑麦克斯威尔·珀金斯(他只在出版界有名,在出版界外名气很小),更不知道正是因为珀金斯的发掘和赏识,才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出版,成名成功。著名编辑尚且如此,大多数普通编辑更是默默无闻。编辑长期处在隐匿状态下,虽参与了创作,但不能共享成果。长此以往,编辑心理不平衡,遂产生了失落感。

3、新兴业态冲击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革新,催生了新的出版方式。自出版是正在崛起的新出版业态。自出版不需经过编辑,作者包揽所有工作,自己策划、创作、编辑、营销、发行,作者不再经过编辑和出版社,而是直接将自己的作品推向市场,省略了中间环节,直接与读者接触。整个过程自主完成,没有第三方介入。自出版自问世以来,就凭借效率更高、环节更少、成本更低、自主性更强、作者与读者互动的特点而受到作者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作者和商人将目光投向了自出版。美国亚马逊(Amazon)通过建立自出版平台进行出版,美国作家阿曼达·霍金即通过这个平台自出版,并获得了上百万美元的版税,堪称自出版成功的典型案例。[1]在国内,老牌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已建立起“来出书”自出版平台,京东也建立起了“京东出版”,当当网也在尝试进行自出版。自出版方兴未艾。

自出版的一大特点就是省略了编辑环节,颠覆了传统出版方式。编辑从出版环节中消除了,编辑不再是作者的良师益友,不再是出版物的策划者、把关者,不再是联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不再是出版流程中必不可少的角色。编辑似乎已经丧失了传统出版中的作用,成为了非必要的职业,一些自出版的成功更是印证了这种观点,不断冲击着传统出版业。受此冲击,一些编辑产生了疑惑:既然作者可以直接把作品推向读者,编辑还有存在的必要吗?一些编辑以为,自出版是出版的大趋势,是传统出版的掘墓人,社会对编辑的需求会越来越小;编辑不再是出版过程中的必需岗位,逐渐变得可有可无,职业前途渺茫,未来也许还面临失业的危险;编辑不再是出版产业链的垄断者,他们拥有的资源不断被稀释,生存空间受到自出版的挤占,不复传统出版里的辉煌;编辑的地位也受到撼动,以往是文化产品的缔造者,在文化事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自出版使编辑变得无足轻重。一些编辑目睹自出版的勃兴,片面地认为编辑失去了核心地位和必要作用,便丧失了职业自信,对前景盲目悲观,产生了失落感。

4、身份被边缘化

在出版单位里,编辑无疑具有核心地位,但在广大高等学校里,编辑的身份就大有不同了。高校的主要职能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而高校学报的职能是利用学术资源,刊发学术论文,与学校的主要职能没有太多重合。作为学报的从业人员,编辑的主要职责是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发行等,在主要工作完成之外才能兼顾教学和科研。教学和科研并非编辑的主业,他们不能像专任教师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也不能像科研人员那样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创造出为学校谋名利的科研成果。职能与高校主要职能偏离,因而学报编辑的身份被边缘化了。对许多属于普通期刊的高校学报来说,这个现象尤其明显。普通期刊级别不高,水平不高,名气不大,对内不能为本校教师创造良好的职称晋升平台,对外不能称为高校展示自我的名片,因此许多高校对学报及其编辑并不重视,只是将其当作评定职称的工具,将大量资源向教学和科研部门倾斜,任学报及其编辑自生自灭。编辑身份的边缘化还影响了其教学、科研和待遇。很多编辑的职称是出版系列,而不是教师系列,许多高校对教师上课的职称有限定,因此部分编辑只能上与编辑出版有关的课,而不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的科研方向来上课。编辑并非专任教师,这就决定编辑不能申报教改课题,只能申报社科项目等纵向课题,在科研上被区别对待。编辑的工作不易量化,做多做少都难以界定;教师的工作按课时来计算,一目了然,易于量化。在计算工作量时,编辑与教师难以相提并论,且编辑在高校的重要性弱于教师和科研人员,故而待遇普遍不高。

编辑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编辑学报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教学或科研少。编辑要精心编校学报,逐字逐句地审校稿件,尽量消灭差错,还要审核稿件的政治性和学术性,保证学报的质量,这些工作都是精细而繁重的工作,非一般人能胜任。除了这些明面的工作外,编辑还要做许多教师看不见的工作,如组稿、策划、设计栏目、培养作者、联系同行等,每一样工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脑力和体力。可见,编辑的工作并不单一,而是繁杂多样。要办好学报,编辑的技术含量和工作难度并不比教师低,有时甚至还要高于教师。但编辑在付出大量劳动后,却被边缘化,地位和待遇都不如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难免产生失落感。

三、编辑失落感所引起的不良后果

编辑的失落感是一种不良情绪,如果不能克服,长期郁积于心,会对工作产生不良的后果。

1、引起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个体在工作中所体验到的一些负面症状,包括情绪衰竭,即身心疲惫,缺乏活力和工作激情;去个性化,即对工作和服务对象冷漠,不努力工作,态度消极,缺乏情感投入;个人成就感降低,即感到无能,缺乏成就感。[2]失落感使编辑丧失了工作热情,产生职业倦怠,消极应付,敷衍了事,效率低下,只当编辑是一个谋生的饭碗,而非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因此变得麻木和易怒,难以编辑出高质量的出版物。

2、失去职业自信

面对社会的低认同度以及自出版的冲击,对形势认识不清的编辑会对编辑工作的价值产生质疑,对自身的职业选择产生动摇,认为编辑是一个必要性弱的职业。失去职业自信会导致编辑生出自卑感,自暴自弃,不思进取,觉得即使努力工作了也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还不如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职业自卑不利于编辑的成长,不利于营造活跃的氛围,既影响工作效率,又影响出版质量。

3、导致人才流失

部分编辑在付出大量劳动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产生失落感;更有甚者,部分编辑会与其他行业相比,认为编辑待遇不高,更加剧了失落感。部分编辑会穷极思变,认为编辑工作“没有前途”,于是有了另谋职业的想法。这就造成了出版业的人才流失问题。

四、克服编辑失落感的对策和方法

1、领悟本职工作,明确职业定位

从编辑职业产生起,编辑就不是一个能让从业者名利双收的职业,它不如商人赚钱,不如政客显赫,不如教师体面,它的特征决定了从事编辑需要有淡泊名利的心理和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名利心太重的人,不适合做编辑工作”。[3]编辑的本职工作就是为作者把关,为作者做嫁衣裳,如果不满足于仅仅为作者做嫁衣,大可以改行。但既然选择了编辑这个职业,就意味接受了为作者做嫁衣的事实,把为作者做嫁衣当作自己的分内之事,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乐于做作者的垫脚石,面对作者的成名和自身的孤寂,也不再有抱怨。

编辑还要明确职业定位。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是著作权的所有者;编辑是出版的主体,而不是创作的主体,在创作中不具有绝对主导的地位;编辑还是著作权的实现者,是作者实现著作权的桥梁和中介,而非著作权的所有者。如果把作者比作产品设计师,那么编辑就是检验师,检查产品的质量,向设计师提出建议,使产品完善;把作者比作厨师,那么编辑就是美食家,品尝菜肴的味道,给菜肴的质量把关。把产品和菜肴的制作功劳归功于设计师和厨师都是没有疑义的。那么,把作品的创作功劳都归功于作者也是理所当然的。角色不同,定位不同,编辑不必把自己的角色和地位与作者混为一谈,尽管两者联系紧密。所以,当编辑看到自己培养的作者成名后,不必将自己的思维和角色代入作者的成就中,应甘为人梯,不喧宾夺主。

2、寻找工作乐趣,保持心理平衡

虽然编辑是一个烦琐、艰苦、隐匿的工作,但万事都是一分为二的,编辑工作也有很多乐趣。中国台湾出版家陈颖青把编辑的乐趣归纳为5点:一是“你可以和整个社会的智识阶层对话;二是你可以成为某种价值的催生者;三是你可以整理保存这个社会的某种智慧或记忆;四是编辑的产出是一个相对永恒的凝固;五是你有可能做出畅销书。”[4]编辑能结识作家、教授、专家等知识分子,不是每个职业都能与知识分子接触,能接触知识分子是编辑工作的优势。中国有句古话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知识分子的修养、内涵和品味大多高于平均水平,编辑可以见贤思齐,与他们交流思想,在耳濡目染中学习他们的智慧,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修养,这对编辑来说是很大的收获。编辑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职业,也是一个有杂家特征的职业。编辑能在工作中不断充电,吐故纳新,不被陈腐和僵化的思想束缚,还能学到各种各样、各行各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变得广博。此外,编辑还是一个富有成就感的工作。当编辑看到自己编辑的稿件印刷成书,以实体的形式呈现在市面,通过各种渠道销售给读者,并得到读者的认可时,兴奋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编辑工作有很多乐趣。凡事都是痛并快乐着的,编辑在遇到烦闷和不平时,应该更多去体会工作所带来的乐趣,用乐趣冲淡失落,消除心理不平衡。美国著名出版家杰拉尔德·格罗斯则说:“编辑是一份最能让人获益良多的职业——和作家一样,它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给人带去满足感。有些编辑甚至会说:‘比当作家更棒。’”[5]编辑做着一个比作者更棒的工作,何必还要生出失落感呢?

3、认清当前形势,知彼亦要知己

虽然自出版是出版发展的趋势,方兴未艾。但许多自出版的发展态势并不像一些作者期望的那样美好。究其原因是很多作者不像编辑那样了解市场的需求、动态和读者的心理,部分自出版作者的作品只是自我情绪的宣泄,并非大众渴求的出版物,因此制作出来的自媒体不能满足大众的需要,经不起市场的考验。自出版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由于缺乏了编辑的指导与把关,部分自出版作品内容平庸,编校粗糙,选题冷僻,质量不佳,一些作者为了吸引粉丝和提高作品的点击率,以十分功利的心态来进行创作,写出一些媚俗、浮躁、缺乏内涵的作品,完全迎合大众的低级趣味,忽视社会效益。这些作品也许刚开始能吸引部分受众的眼球,但热度过后就乏人问津,可谓昙花一现。[6]放眼自出版圈,能长期保持大量粉丝,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屈指可数。作者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创作作品已经耗费他的绝大部分精力。但出版不仅包括创作,还包括编辑、发行和营销,在耗费大量精力后,作者很难有精力去扮演编辑和发行商的角色,也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扮演编辑和发行商的角色。没有好的编辑和营销,内容再好的作品也难畅销,自出版以减少成本来增加作者收益的初衷也难实现。

传统出版在自出版的冲击下仍然具有优势。首先,传统出版社由于经营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作品和作者资源,这是自出版无法比拟的。其次,编辑是在出版行业中浸淫已久的专业人员,通过长期的从业和对市场的调研,他们能洞悉读者的心理、需求和爱好,能掌握社会文化的热点、状况和趋势,还能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编辑能根据这些要素做出符合大众需求的出版物。这些都是编辑的专业素养,不是自出版作者能轻易具备的。再次,虽然电子书有成本低廉、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的优点,但传统出版的纸质书有富有质感、分量厚重、久读不累、收藏价值高的优点,能满足文化品位高、有收藏兴趣的读者的需求,依旧有很大市场。在电子书之前,曾有人预言电影、电视、电脑的出现会促使书的灭亡,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纸质书还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形式。自出版的电子书会改变人的阅读方式,但各有千秋,未来还是难以取代纸质书。[7]第四,自出版处在草创阶段,存在著作权、版式设计等问题。传统出版是成熟产业,在著作权、版式设计等方面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法,这是自出版无法比拟的。

所以,自出版不能取代编辑的地位和作用,至少目前不能。虽然取消中间环节使作者与读者直接沟通的想法很美好,但自出版还有很大亟需完善之处,出版物的出版目前还是不能绕过编辑。明确了自己的地位,认清了行业的形势,编辑的职业信心就会得以增强,失落感也会相应消除,不会由于对未来的担忧而怠慢工作了。

4、稳步提高待遇,激发编辑活力

编辑的失落感部分来源于待遇不高,尤其是高校学报的编辑,在工作量与教师同等的情况下,待遇却普遍低于教师。虽然编辑职业要求编辑有不慕名利、不弃清贫的操守,但编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也要养家糊口,待遇如果与其他职业差距太大,则难以调动编辑的积极性。因此出版单位和高校的管理者应稳步而适当地提高编辑的待遇,缩小其与其他职业的待遇差距,让编辑得到一个与知识分子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激发其活力,使其有足够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付宁华.网络自出版的崛起对传统出版社的影响[J].编辑学刊,2013(4):84-86

[2]马黎.编辑职业倦怠归因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7.23(3):91-93

[3]徐前进,彭国庆.编辑“替人作嫁”精神探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84-86

[4]陈颖青.老猫学出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5]杰拉尔德·格罗斯.编辑人的世界[M].齐若兰 译.新星出版社,2014

[6]孙赫男.自出版在传统与数字出版业态中的发展状况及对策分析[J].出版广角,2013(21):23-26

[7]白冰,李钊平,乔还甜等.出版的危机与应对[J].编辑之友,2013(5):6-11

作者简介

陆宝福(1973-),男,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讲师,《旅游论坛》编辑部编辑,硕士,研究方向:编辑理论、旅游文化。

潘岳风(1985-),男,广西鹿寨人,研究方向:编辑理论与实务。

(责任编辑 马颖超)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