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秦巴山区的古道主要有七条。其中北线四条: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南线三条: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荔枝道)。七条古道,统称秦蜀古道。
汉中是名副其实的栈道之乡
秦蜀古道并不是简单的一条道路,而是由七条主要通道组成的道路网,其中75%的遗存分布在陕西境内。
汉中就位于这个大阻大通的远古交通网络的中心。
由长安入蜀,汉中是必经之地。而且行至汉中,路刚好走了一半儿。货物由此中转集散,旅客在此养精蓄锐,准备下一段旅程。大唐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写下了他的代表作《蜀道难》,全诗294个字,描绘了入蜀道路之艰险,一唱三叹,令人荡气回肠。
陕西理工大学教授梁中效认为,申遗是对秦蜀古道最好的保护,并且只有沿途三省陕川甘联合申遗才能确保蜀道文化的完整性,最大限度地保存这条道路最本质的历史内涵。
近年来对古道的研究,让梁中效从一个更为开阔的历史视野去审视自己的城市。他认为,汉中之所以成为一个战略要地,是因为正好处于中国西部的轴心区。这里是中原文明与古蜀国文明的连接点;是旱作农业与稻作农业的结合部;是帝国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间的枢纽;汉中还串联了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是两条国际大通道的连接点。
隐秘的西部轴心
蜀道及其中心城市——汉中之兴衰皆因其隐秘性。这种隐秘性包含着双重意味,一是从秦岭巴山迂回而来的地理位置之隐秘性,一是从深藏于历史古籍的远古文明中走来的隐秘性。
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秦岭之南还有巴山。秦巴山区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理屏障——将华夏文明的发源地陕西关中与天府之国四川阻隔,将汉唐帝国的政治中心与大后方分离。其南北宽度有两三百公里,当年若穿越全程,要七到十天时间。司马迁在写《史记》时也不由得长叹一声:“秦岭,天下之大阻也。”
为了突破这个“天下大阻”,我们的祖先循谷而行,践草为径,挖山通隧,依崖筑栈,修通了险峻奇绝的秦蜀古道。
古道具体开通时间已经不可考。据说,在两千年前,那个没有现代爆破技术、甚至连铁器都极为昂贵的时代,先民们便打通了第一个人工隧道,创造了人类交通史上的奇迹。今天穿行在秦岭的崇山峻岭中,仍能看到那些深邃的栈道壁孔。
栈道其实并非只是一条铺上木板的路,上面还有阁楼,有防护栏杆,有驿站邮传。据史书记载,从长安的京兆驿到汉中府共十八驿,即十八天的路程。
秦岭的阻隔也凸现出蜀道的意义,跨越千年回眸,梁中效对这条古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从秦蜀古道的历史视角来看汉中,这是一个被遮蔽的西部轴心。
穿越秦岭的七条古道中,南北以汉中为中心分为两段。北面四条: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南面三条:金牛道(剑阁道)、米仓道和洋巴道(荔枝道)。七条主路之间又分为若干支线。那些不见于典籍的小路,如同毛细血管一样在秦巴山区穿行,沿着不知名的小溪流,通向一个个山村。
故道和褒斜道是过秦岭的主干线,两条道路并行不废。故道遥远但开阔,褒斜道陡峻却近捷。平时取道,以褒斜道为主,是历代的官方驿道。史书上可以查到大量关于褒斜道的修路记载。而遇到战争,故道立刻繁忙了起来。因为行军打仗必须要考虑道路的险易、军粮运输以及军营的住宿等问题。故道有嘉陵水运的便利,沿线州县众多,也是重要的产粮区。所以故道长期是一条西部的战争通道。
傥骆道是荒废最早也保存最好的一条。沿路陡峭,要翻越七道山梁。西汉高祖年间,先人们在先秦旧道基础上,开凿了傥骆古道,连接洋县境内的傥水河口与周至县境内的骆峪。《通典》云:“汉中至长安取骆谷路凡六百五十二里。”用今天的说法,就是傥骆道长约240公里。这一路极其艰险,夏天烟岚雾罩,霖雨连绵,冬天寒风砭骨,冰凌垂路。更有一段被称作“黄泉”,瘴气弥漫,毒草丛生。
“秦蜀古道”的称呼在秦惠文王时期已形成。《史记》上说,汉朝的时候,都城长安到成都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交通体系,所谓“栈道千里,无所不通”。
大阻大通:蜀道带来的繁荣
古道的连通使得汉中成为繁盛开明之地。蜀汉的锦缎、茶叶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和长安,汉中因此成为多种文化的交融区域,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诗词碑刻。
战国时期,汉中地区已经是闻名遐迩的富庶之地,成为与关中平原、成都平原齐名的重要粮食产区。说客苏秦至秦国鼓吹连横时,曾对秦惠文王说秦“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正因为汉中、巴蜀具有重要的经济与战略地位,“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当秦国夺取了汉中和巴蜀后,才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之首。
由于地处蜀道咽喉,是沟通南北的要冲,在政治家眼中,汉中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有先入咸阳之功,可是最后被项羽封到汉中和巴蜀。萧何对刘邦说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而后刘邦以汉中为基地,重整旗鼓,反击三秦,最终开创了强大的王朝。刘邦以国号为汉,便是为了纪念在汉中崛起的经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也出自汉中。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从长安撵到南郑(今汉中)当汉王,走的就是褒斜道。为了预防项羽变卦追杀过来,也为了表示自己不会后悔而反扑回去找项羽的晦气,刘邦过了褒斜栈道,就把它烧毁了。过了些年,刘邦命人装着修复褒斜栈道,项羽一笑置之,心想要修复这235公里的栈道,得要猴年马月啊!没当回事。没料到刘邦麾下的大将军韩信带兵潜行陈仓古道,突然出现在今宝鸡附近的陈仓。楚军招架不及,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后,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叹道:“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国时期,汉中被认为是蜀之肱骨,魏蜀在此进行了反复的拉锯战。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姜维前仆后继,轮番登场。据说曹操率大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在勉县的阳平关受阻,本来打算退军。当时阳平关附近树木繁密,林中大量的麋鹿突然受惊,冲进了张鲁的大军中,导致张鲁军中大乱,曹操趁机偷袭,一举夺取阳平关,张鲁不得不投降。
诸葛亮在汉中推广屯田,保证了“六出祁山”的粮草供应。直到蜀汉政权终了时,包括汉中在内的蜀汉地区仍是一片“百姓布野、余粮栖亩”的繁荣景象。
唐宋时期,大量诗人通过蜀道往来于关中与巴蜀,汉中是他们必然经过的地方。宋朝诗人黄裳《汉中行》记叙了当时的田园风光:“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漠漠吹秋风。”
至于生态,唐朝诗人王维在《送杨长史入川》中写过走褒斜道的感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山川古道上的很多地方都是当年的战场。而后历代四川割据或关中有急,汉中都处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即使偏安江南的南宋也意识到汉中之地“后可据而安,前可恃而进”,不仅是大后方的屏障,也是进军中原的前沿基地。当时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上疏说:“(汉中)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必基于此。”
清初嘉庆年间,汉水上游仍然是山大林深,远古森林景观没有遭到人类破坏。当时本地官员奏报说:“由陕西之略阳、凤县东经宝鸡等县至湖北之郧西,中间高山深谷,统称之南山老林;由陕西宁羌、褒城……至湖北之竹山县,统称之巴山老林。”
清初顾祖禹的军事地理专著《读史方舆纪要》甚至将汉中视为“立国”的核心区域,他总结道:“(汉中)府北瞰关中,南蔽巴蜀,东达襄、邓,西控秦陇,形势最重;夫关中,关川陕之安危,立国于南北者必所争也。”
诗歌满路:人文情怀传承千年
这条远古走来的秦蜀古道,也是一条重要的文化线路。唐时秦岭、巴山古道中的每一个驿站、寺庙、旅舍、酒馆的墙壁,都是诗人发表新诗的阵地。古道驿站墙壁上常常有第一流的诗人的题咏,为现代的研究者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
元稹路经秦岭中的骆谷驿时,看到墙壁上题满了白居易、崔诏、李逢吉、王质夫的诗,如同他乡遇故知,消解了诗人漫漫旅途中的劳累和寂寞。也题了一首《骆谷驿》于这面诗墙上,诗曰:“邮亭壁上数行字,崔李题名王白诗。尽日无人共言语,不离墙下至行时。”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春,诗人沈佺期踏上流放贬谪之路。从长安出发,翻越秦岭,夜宿褒斜道上的七盘岭驿站。在这座高山驿站中他写下《夜宿七盘岭》,“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就是那个不眠之夜,沈佺期所看到的秦岭夜景。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一家在战乱中又遭遇天灾,弃官加入逃荒的流民行列,踏上漫漫蜀道。在略阳飞仙岭细如鸟毫的马鸣阁栈道上,经受了最寒冷的冬天。他在荒野中无助地悲吟道:“万壑欹疏林,积阴带奔涛。寒日外澹泊,长风中怒号。”直到过宁强五盘岭,看到秀美的山川、淳朴的山民,逃难旅途中的痛苦才稍稍消解:“喜见淳朴俗,坦然心神舒。”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边塞诗人岑参被任命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经傥骆道前往蜀中上任。寒冬十一月,岑参踏上险恶的傥骆道,在《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一诗中真实地描写了傥骆道的险恶及秦岭深处独特的风光。傥骆道中林木苍莽,山崖壁立千仞,道路迂回曲折,再加上冬日的坚冰,使得车轮打滑行进艰难,密集的竹林常常挂住行军的旗帜。进入山林中天昏地暗分不清早晚,行走在山崖悬空的栈道上令人心惊胆战。仰望攒集的山峰直插云霄,直到正午时分山谷中才能见到一缕阳光。“夜宿月近人,朝行云满车”。为了赶路,他们晓行夜宿,十分辛苦。历经坎坷、看惯官场险恶的岑参在险恶的傥骆道中感慨道:“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乘桴。”渐渐萌生归隐山林之意。
岑参所描写的这段古道,至今尚未被现代公路所覆盖,还略有古貌。山高、水险,林深、草密,时而有毒虫野蛇出没。只有护林人员、采药人或探险的“驴友”偶尔经过。
北宋时期,汉中是全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兴元、洋州是重要的边贸物资茶叶的主要产地和集散地。南宋时期则是抗金与抗元战争的前线。宋代许多文人骚客或游历、或路经、或驻足汉中这方山水,记录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
乾道八年春,陆游为实现“上马击狂胡”愿望,从军来到宋军与金人的秦岭前线司令部梁州,担任四川制置使王炎的幕僚。在汉中8个多月军事考察,陆游的足迹走遍秦岭巴山中的条条栈道。他翻越大散关深入渭河北岸,这是十分险恶、艰苦的军事行动。一次,诗人率一小部分侦察部队蹚过已结冰的渭水侦察,为了隐蔽,不能埋锅做饭,有时一连多日吃不上一口热饭,偶尔有顿热饭吃,吃的也是夹有硌牙的沙子的山荞畲粟和发霉如土色的黑黍黄穈。“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山荞畲粟杂沙碜,黑黍黄穈如土色。”在多次深入敌后的侦查行动中,陆游多次经过褒斜道,“屡经汉帝烧余栈,曾宿唐家雪外城”。他看到当年张良建议刘邦烧毁的栈道,想到刘邦君臣在汉中建立的宏伟基业,“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陆游多次走入秦岭深处的骆谷道,经历了驻守骆谷道中最艰难的生活,“云深骆谷传烽处”、“骆谷雪深风裂面”。
明清时期,由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东移,远离都城的汉中逐渐被边缘化。战乱、灾荒、瘟疫,使曾经富庶的巴蜀、汉中破败、荒芜、萧条。山水依旧是那些山水,古道依旧是那些古道,穿越在山水间、行进于古道上的人们,已没有了盛唐、雅宋时期诗人们的感觉了。
清代诗人张问陶一生数度穿越秦蜀栈道。他生活的时代,是大清王朝由康乾盛世走向衰败的转折时期,早期写陈仓道、连云道、褒斜道、金牛道险峻、旖旎、瑰丽的山水景色和汉中盆地田园风光、人文风物,鲜活灵动、清新可人。
战乱中再过秦蜀古道,张问陶目睹了兵燹战火给秦蜀古道上的黎民百姓带来的灾难与痛苦。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秋九月,他由陆路经陈仓道、连云道、褒斜道、金牛道返蜀。这次行旅极其艰难,诗人在《丁巳九月褒斜道中即事》中感慨道:“旧说还乡好,今伤行路难。”嘉庆三年正月十七日,诗人离开成都从栈道返京师,一路翻山越岭、行色匆匆,于二月九日宿宝鸡县驿站。诗人在驿站壁上题诗十八首,记录了从成都到宝鸡二十多天行程中的见闻与感受。《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十八首》问世之后,迅速传抄天下。
栈道之乡的复兴梦
汉中有充足的理由打造栈道之乡。其境内古道纵横,是蜀道线路最密集的地方。
褒斜道南口位于汉中以北的褒谷,北口在眉县的斜谷,全长470公里。栈道南端是小石门,北端是大石门,两个石门通长16.3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据说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栈道。隧道内壁和石门南褒河两岸崖上,留下汉魏以来历代著名官员和文人雅士的提名和留诗,通称“石门石刻”。1971年,石门所在地因修水库,有17万方主要石刻移入汉中博物馆保存。
2017年4月23日,“中国汉中石门栈道文化旅游月”在汉中石门栈道景区隆重启幕,数千年的古栈道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民间官方都开始挖掘古道鲜活的现实意义,当地政府想让外界通过古老的蜀道重新看见汉中——这个隐秘在秦岭深处的西部轴心。
近年来,当地政府通过支持陕西理工大学与陕西汉中石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共建“秦蜀古道文化博物馆”,组建“汉中市秦蜀古道文化研究会”等项目复兴蜀道文化,试图将从事古道文化研究的人才组织起来,形成基础研究、对策研究、形象设计和产业开发、艺术创作、营销推广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把汉中打造成为全国秦蜀古道文化的研发中心。
秦岭的险峻曾经是蜀道开凿的最大障碍,《史记》称“秦岭天下之大阻”。然而秦岭也成就了蜀道的声名,并且正是秦岭的高山险阻之故,使蜀道线路中的多数在现代社会得以保留。
2007年9月,西汉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11年12月,十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15年9月,宝汉高速汉中至陕川界段全线贯通。2017年9月底,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也即将贯通。意味深长的是,这些穿越秦岭的现代交通全都沿循着古道的走向。
2011年,陕西省文物局组织开展了秦蜀古道线性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支持立项秦蜀古道调查研究课题。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赵静和她的同事经过五年的野外考察,摸清了陕西秦蜀古道的底子。
秦蜀古道遗产不同于其他古道路及文化线性路线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栈道在秦蜀古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是秦蜀古道中的精彩华章。栈道的精神象征着延伸、沟通和发展,包含着了解外面、走出去的内涵。
根据《战国策》中“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的记载来看,栈道建造时间之早与规模之大已创世界之先,整条道路建设时间早于丝绸之路、秦直道的开通时间。
“仅此一点,秦蜀古道的历史价值已位居中国乃至世界交通线路遗产的前列。”赵静说,“秦蜀古道文化遗产是自然环境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综合概念。”
据赵静介绍,就文物本体而言,陕西秦蜀古道的文物本体数量庞大,目前已经发现313处道路遗迹。这些文物全部是田野调查中实地调查的成果,其特点是文物覆盖范围广,数量大,具备一定的文物规模。在七条线路中,均有栈道遗迹的发现,栈孔的尺寸在几厘米至几十厘米不等,形制分为圆孔与方孔,有些栈孔遗迹与历史记载能够相对应,有些则不见史料记载。
广义的古道文化遗产除了道路本体的遗迹、道路上的关隘、桥隧、古渡口外,还有沿线的古村落、寨堡、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其容量涵盖了沿线人文景观建设、自然景观的山水格局及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道路总是有所指。蜀道从远古走来,从历史走来,从诗书满路走来。作为古代道路史上的奇迹,穿越历史,从西部的轴心——汉中出发,她将通往何处?
古道申遗:从远古走向未来
位于汉中的陕西理工大学,近年来在蜀道文化的研究和保护方面颇有建树。该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梁中效教授提出蜀道研究亟待突破的八个方向。他认为,对蜀道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就是申遗,而作为一条线性道路,只有联合申遗才能最大地保护其历史价值。
“四川蜀道申遗驶入快车道,陕西落伍了!”作为长期研究秦岭与蜀道文化的学者,梁中效认为,如果把千里栈道割裂开来申报“双遗”,不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的系统性、完整性原则,既割裂了历史联系,又违背了文化遗产相关联原则。
和大运河申遗,丝路申遗一样,蜀道申遗也非一省之力所能完成。早在2009年,郑孝燮、葛剑雄、罗哲文、阮仪三等9位著名专家联名向蜀道沿线的成都、西安、广元、汉中、宝鸡、绵阳等11座城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中国蜀道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及联合申遗的公开信》。同年11月,在广元召开的“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上正式发起了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倡议。
2011年,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负责召集筹备的“蜀道调查专家研讨会”在西安召开。2013年9月4日,秦蜀古道(蜀道)申遗联席工作会议在汉中召开,陕川两省的文物部门、文物保护机构负责人就如何推动秦蜀古道联合“申遗”工作达成了诸多共识,并决定围绕秦蜀古道的申遗建立联合机制,定期召开申遗工作会议。
2015年5月,四川省将蜀道申遗的预备清单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备案,蜀道由此进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预备名单。此后两年,四川省政府在广元着力打造蜀道文化博物馆,举办蜀道高峰论坛,通过网络直播、画家泼墨、马拉松赛等活动助力蜀道申遗……四川方面的一系列加速行动,让蜀道起点所在的陕西省倍感压力。
“如果四川能成功,对我省关中、陕南旅游文化遗产以及秦蜀古道遗迹本身都是一种打击,这意味着品牌拱手让人和资源的彻底湮没。”梁中效表示。
赵静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她说,如果2018年蜀道申遗变为现实,会让拥有众多遗迹的秦蜀古道上段处于附属地位。
这两年,梁中效为促进陕、川、甘、渝四省市联合申报秦蜀古道(蜀道)为世界双遗产没少奔走呼号。他认为,秦蜀古道申遗应纳入国家战略,作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进行文化对话的战略举措;还应通过国家文物局,制定秦蜀古道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申遗计划。
“陕西省应主动与川、渝、甘三省市沟通,组成秦蜀古道联合申遗指导委员会与专家委员会。此外,还应面向世界,在西安主办丝绸之路与秦蜀古道文化论坛,充分发挥西安在丝绸与古道上的起点地位,大力宣传秦蜀古道文化,促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梁中效说。
梁中效还建议,汉中应打造国家级“秦蜀古道博物馆”,将汉中真正建设成“中国栈道之乡”。
“加快申请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秦蜀古道保护的最佳路径。”梁中效认为:“申遗本质上就是价值认定,从地区遗产、国家遗产到世界遗产价值。这种价值的认定,对各相关地区都有意义,并能带来切身的利好。”
梁中效和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蜀道文化研究所所长朱福全、四川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唐平教授、陇南市政协研究室主任高天佑一致呼吁:古道申遗,不应单打独斗,要走大运河、丝路沿线抱团的新路。在联合申遗上,他们给出了思路:其一,陕西人惯称“秦蜀古道”,甘肃人惯称“陇蜀古道”,三地可以加强协商,采用统一名称申遗;其二,川陕甘三省应建立申遗工作机构,制定申遗实施方案;其三,川陕甘三省应制定《世界遗产管理条例》,为世界遗产的申报、保护、管理和科学利用提供法律依据。
梁中效认为,作为一条线性的道路,秦蜀古道的起点在长安,终点在成都,只有联合申遗才能确保文化的完整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这条道路最本质的历史内涵。
蜀道是古代中华文明上升期的轴心和“西部时代”的标志,是周秦汉唐文明的核心地带和连接南北“丝绸之路”的纽带,是汉唐雄风的脊梁和走向世界的基地;蜀道是古代中华文明下降期西部地区的轴心和繁荣地带,是西部的经济文化大动脉;蜀道也是当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带,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和南水北调中线汉水上游水源地保护区的枢纽地带,是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地带。
为了深化蜀道研究,陕西理工大学正在实施“丝路蜀道与汉水汉文化大十字研究战略”,成立了“秦岭与蜀道文化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将是开展蜀道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
2017年10月,中国秦蜀古道历史文化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国际学术研讨会将在汉中召开。
相关链接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汉中市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是蜀道的关键所在,蜀道的七条主要线路都在汉中交汇,这里留存着许多重要的蜀道文化遗存。位于汉中的陕西理工大学,在蜀道研究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梁中效近年来致力于蜀道文化研究,他认为,虽然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但蜀道研究发展仍不平衡,学界亟待固本拓新。
第一,由无序走向有序。打破目前杂乱无章、单打独斗式的分散研究,以川、陕、甘、渝四省市为核心,成立一个面向全国的“蜀道文化研究会”,组织协调全国研究力量,积极吸纳海内外研究成果,为全面系统地开展蜀道研究建立起体制、机制保障。
第二,由西部走向全国。古代中华文明以国家首都所在地域为标志可以划分为西部时代与东部时代。西部时代以蜀道为依托,东部时代以大运河为依托。目前,大运河已申遗成功,蜀道沿线要学习借鉴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经验,让全国和世界进一步认识蜀道、保护蜀道、研究开发蜀道。
第三,由蜀道走向丝路。长安与成都是千里蜀道线上的双子星座,是丝绸之路的文明灯塔。长安是北丝绸之路的起点,成都是南丝绸之路的起点,而蜀道是连接二者的纽带。“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蜀道走向丝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第四,由单线走向网络。蜀道是世界文明史上不可替代、魅力四射、历史厚重的文化线路,而线路是网络状的。首先要明确蜀道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其次要清楚蜀道在中华文明盛衰体系中的地位;再次要研判蜀道在西部盛衰大势中的地位;最后要预测蜀道在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中的地位。
第五,由考据走向文化。20世纪以来的蜀道研究,重在文献中蜀道线路的梳理和实际遗存的踏勘。不过,重视线的研究,却忽视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未来蜀道研究在强化文化线路的基础上,要努力开拓蜀道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碑刻摩崖、石窟造像等研究领域。
第六,由单科走向交叉。当前的蜀道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两大领域,研究方法较为单一。未来要强化多学科交叉研究,努力将文化遗产学、文化考古学、文学地理学、生态伦理学、城市文化学、文化旅游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与学术理念引进蜀道研究,提高蜀道的研究水平。
第七,由历史走向现实。蜀道研究的出发点是历史,归宿点是现实,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更要求蜀道研究为西部大开发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服务。蜀道研究要为关陇、成渝两大经济区和成都、绵阳、汉中、西安等蜀道沿线创新城市建设服务。
第八,由科研走向科普。由蜀道科学研究走向蜀道文化普及,应该是极为迫切的战略任务。首先,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蜀道,拍摄文化纪录片“中国蜀道”;其次,要让蜀道沿线的人民在蜀道的保护开发中受益,使他们成为蜀道的宣传员;再次,通过跨文化旅游让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蜀道。
(责任编辑 马颖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