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每一个为国捐躯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不应被忘记的英勇故事。有学者研究,近七成志愿军烈士牺牲时不到30岁。由于战争久远且惨烈,大部分遗骸损毁程度较大,无身份信息,这增加了遗骸发掘、搜寻、鉴识以及善后的难度,每一具遗骸的回归,背后无疑都有一个感人的寻亲故事,他们值得被铭记。
如今,山河无恙,英雄归来。我们“最可爱的人”终于回到阔别70余载的故里,飞向祖国和人民的怀抱。烈士遗骸归国的意义,往小而论,可抚平遗属伤痛,是祭奠,是追思,是接亲人回家,彰显拳拳爱国心,耿耿赤子情,让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往大而论,可强化国防观念,培养爱国意识。
志愿军战士!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为了人民,默默无闻。志愿军英雄们的骨气、勇气,永远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传承,铭记历史!致敬英雄!珍惜和平!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我们须学习英雄、崇尚英雄,弘扬英烈精神,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奏响新时代的凯歌。(作者:陕西神木市第七小学 闫春丽)
责任编辑:王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