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府谷县麻镇便民服务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立足实情,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奋力开创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走在麻镇,新街干净整洁,道路的两侧房屋错落有致,绿化树整齐划一,仿古牌楼与文化墙交相辉映。沿着新街一路向北,与之相交的老街却是另一番景象。经过仿古改造的建筑在余晖的映照下,彰显出历史古镇的现代文明气息。今年64的翟永革是土生土张的麻镇村人,他鉴证了麻镇的发展,他说,最近几年是集镇变化最大的几年,街道由以前的水泥路改造成现在的柏油路面,门面房都进行了仿古改造,整体面貌焕然一新,给人的心里感觉是比较亮堂,也比较舒心。据了解,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投资640万元对集镇23幢民居住宅进行仿古建设;投资100万元实施集镇路面改造工程;投资168万元新建西口文化广场;投资35万元新建300米文化墙;投资182万元对集镇供水进行提升改造;投资100万元对府准路沿线及集镇路灯进行维修安装;投资125万元新建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座;投资200万元实施人居坏境提升工程。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推进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推行“承包、直管、托管、入股”的“四位一体”集体经济产业经营模式,实现资源、资产、资金股权分配,全面盘活村集体经济。
在该便民服务中心埝墕村的温室大棚里承包人王乃林正在大棚里为芹菜杀虫。芹菜涨势喜人,他告诉笔者这批芹菜将会在10月份村民腌酸菜时准时上市,这是他今年种植的第二茬蔬菜,冬天还将再种植一茬。近年来,他承包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大棚持续为村民创造利润的同时,也给自己带到来可观的收入。王乃林说:“第一茬种的种的是草莓,草莓的生长期大约7到8个月时间,年收入毛利润大概六万多,5月份把草莓苗处理掉再种植芹菜,芹菜的生长期也就是两个月左右,一棚大概产6000斤,到冬季还可以种植一茬香菜,腊月上市,三茬下来,每个大棚一年可收入10万元,纯利润3万左右”。在离大棚不到2公里的鱼塘旁,驻村第一书记王云正和村民协商鱼塘的经营管理情况。据村民介绍,该村一直以来就有养鱼的传统,只是村民在水坝里小规模的养殖效益不是很好,今年该村充分利用沟道现状水源,投资50万元,建设3个600平方米鱼塘。王云说“现在鱼塘已经建成,下一步就是投放鱼苗,同时就打算再养一点鸭,可以卖鸭蛋,游客来了以后顺便可以看鸭子”。
今年府谷县东部乡镇在夏季出现了旱情地里的庄稼因此受到影响,可是在麻镇便民服务中心坪伦墩村笔者看到农作物长势良好,没有受旱灾影响。村民邬二存正在为自己家的玉米浇水,他每年都要种植13亩地,种植的品种既有西瓜、白菜等经济作物,也有玉米、花生等传统农作物,今年天气干旱,他的地可以实现浇水灌溉,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旱地一旦遇到大旱就颗了无收了,我们这里的地因为有水库,可以浇水,不受任何影响。同样的地有水和没水有很大的区别,向今年有些地方就基本绝收了,这里收成还可以”。邬二存说。了解当地群众得知,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建设了10万方水库,1600亩滴灌,在今年干旱时,该村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村党支部书记李媚斌说“今年大旱,政府部门给我们设施滴灌,而且水利部门又争取弄了个十万方的水库,所以在今年就是没缺水,这个玉米产量每亩还不减产”。
像坪伦墩这样通过基础建设和像埝墕村这样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从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村子很多。据了解,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利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平台,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小杂粮加工厂、蔬菜大棚、光伏电站等14个门类24个特色产业项目,5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益全部破零,两个脱贫村实现分红12.35万元。据了解,近年来,麻镇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在产业振兴上求突破、在人才振兴上聚合力、在文化振兴上筑根基、在生态振兴上重实效、在组织振兴上谋提升。结合该便民服务中心实际打造“东川粮仓、西口古镇”。麻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韩留芳告诉笔者“截至目前,共建成一万一千亩高标准农田,配套施舍灌溉积水项目四千三百,同步实施土地流转种植万亩玉米,实现了机械化,规模化种植,有力解决了土地撂荒现象,成立了五个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建成十四类,二十四个产业项目,投资一千五百余万元,完成了及维修,保护,新建为一体的仿明清古镇建设,有力的改善了集镇人居环境,提升了古镇品味,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做实,做细,做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责任编辑:王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