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网讯(杜欣)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道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之源,建设文化强国用心用情呵护好中华文明的深厚根脉和精神依托。
近年来,榆阳区把文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文化领域民生建设,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文化工程,推动各种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与此同时,陕北民歌博物馆、张季鸾纪念馆、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六馆一中心”等一座座博物馆拔地而起,成为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以及展现榆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场所。
高位谋划,夯实基层博物馆发展基础。
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榆阳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全区经济发展大局,持续推进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7月,榆阳区成立纪念馆博物馆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纪念馆、博物馆管理和日常运营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每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等时间节点,区纪博中心集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与互动的平台,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榆阳人民带来了内涵丰富的文化盛宴,也让更多公众更加了解和喜爱博物馆,不断推动榆阳区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
突出特色,充分挖掘展示优秀传统文化
榆阳区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资源,结合“四史”教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工程、重要事件,推动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品最丰富、内容最权威、功能最完善的全国一流音乐类博物馆,总投资1亿元,总建筑面积11800㎡,2018年5月开馆以来,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成为陕北民歌研究创作高地、年轻艺术人才辈出的摇篮、全国民歌交流荟萃的殿堂、陕北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64900余人次,是陕西省科学教育基地,榆林市、区两级党性教育基地,榆阳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励志教育基地,市、区两级青少年课外研学基地等,入选“陕西2019年度最具综合实力文旅景区”。
榆阳大地物华天宝、英才辈出。榆阳区历经曲折艰辛终于将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陵墓从西安市长安区回迁故土,安葬在榆林古城驼峰山上的季鸾公园。此后,相继举办了张季鸾学术研讨会、重新整理出版季鸾文库、精心建设张季鸾纪念馆,成为又一处有影响力的文化高地、精神家园。
位于榆林古城夫子庙文化旅游街区的陕北民俗博物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走出家乡的榆林人展馆、丝路脱模艺术馆、中国算盘博物馆和榆阳区文化艺术中心“六馆一中心”,投资约1.1亿元,是传承陕北民俗文化的精神家园、传播陕北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基地、展现榆阳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榆阳区重点打造的文化建设新地标,推动了榆阳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同步繁荣。
位于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园区内的黄土地质博物馆和黄土文化艺术馆于2021年7月6日建成开馆,主体建筑设计提取麻黄梁沟壑纵横的地貌元素,与麻黄梁整体地质地貌有机融为一体,全方位展示了麻黄梁独特地质遗迹及其科普价值,同时集中展示了王一鸣、柯建军、杨晓阳等艺术家在麻黄梁创作的美术、摄影作品。
与此同时,高标准建设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邓宝珊将军纪念馆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文化工程,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增强榆阳建设的精神“内核”,也把文化的自信与自信的文化书写在榆阳这片热土上。
守正创新,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教育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最主要的职能,一座好的博物馆,必是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提供知识与思想的场所。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公共部分及配套功能区就占了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中,在科普功能区球幕影院里,游客可通过7.5分钟的短片,在聆听经典民歌旋律中,如置身于黄土高原,体验陕北民歌发生发展的前世和今生。在陕北民歌体验中心,充足的试听体验电脑可让游客可根据个人喜好,随意点击试听经典陕北民歌。馆内还设有大型数据库一处,目前正在收录纸质陕北民歌书籍电子化存储、视频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可为参观者、专家学者、专业院校等多个用户资源共享、数据共享,让更多的参观者在“寓”教活动中体验陕北民歌。目前,已有四万余人通过各类党性教育参观、研学教育参观走进陕北民歌博物馆。其中,中小学生约占26%;大学生约占7%;市、区党校学员约占8%。各类党政机关、部门党性教育参观占55%;其余课外辅导班占4%。
与此同时,榆阳区在博物馆纪念馆展陈过程中,注重“展教”结合,特别是在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民俗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展览馆的讲解中,融入专业老师现场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表演、小舞台展演的形式,使展陈活态化,提高了观众的参展感受。
在近期刚刚开馆的榆阳区陶器博物馆内,陈列的千余件文物以自述方式和“知识链接”的形式进行展示,现场还采用图片文字等场景再现手段,更加注重整体环境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步入一座座厚重的展馆,了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宛若一次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从过去到现在,从传承到守护,从对视到对话,不仅是传承,也是文化的渗透。榆阳区将进一步在提高展陈质量,开发文创产品,优化征藏体系,推动榆阳博物馆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王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