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传奇之地—高家堡
2018-08-23 10:46:25 来源:榆林日报

这里是人类文明曙光的喷薄之地,一万多年前的寨峁山细石器文化、六千多年前的桑树塌仰韶文化、四千多年前的石峁龙山文化,斑斓龙脉,灿若星海,石破天惊,天下闻名。

高家堡位于神木西南50公里处,黄土丘陵与风沙草滩分割南北,秃尾河、永利河、蒺藜川、开光川在此处交融汇合。洪荒的远古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回荡着人类叩古问今的跫跫足音。作为陕北四大名堡之一,高家堡有着近600年的建城史,傍河雄踞的城池,四山环护,写满了历史的沧桑。这里曾是重要的商贸集散重镇,北通河套,南接河东,物资畅阜,商事如流;这里曾“杨柳成荫,町畦如画,山上菽黍嘉美,川里稻鱼肥腴”,五百多年前即赢得了“小江南”的美誉。悠悠古镇坐拥“华夏第一城”石峁遗址,如今还在谱写现代传奇,蕴育着当代华章。

高家堡古为白狄故地,秦属上郡,汉置圁阳县、鸿门县,北周置开光县,唐属丰州,宋称杜胡川、飞鸦川,金称弥勒川,元设巡检司、置弥川县,明建堡垣。高家堡早在唐代时就声名远播塞外。贞观四年(630)于镇东置幽陵都督府统辖边疆胡人,乾元元年(758),又以和亲之策柔服少数民族,肃宗恩允幼女宁国公主下嫁回纥可汗磨延啜,封其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于镇东石峁为其敕建英宁府。清中叶,人文积淀深厚的高家堡更以“兴武横云,幽陵积雪,石洞风清,巉岩烟淡,平沙落雁,尾水浮鱼,南堤春柳,西峪秋葭”八景载入史册,造化钟神秀,气象万千。

高家堡宗教文化赋存异常广博,寺庙古建遍布城乡,仅镇城内外即有寺庙群二十九处,城内放眼环眺,目力所及之四山皆为寺庙和护城烽火台拱护,气势如虹,别开雄胜。镇东土王山断崖间的千佛洞、万佛洞为石峁外城之西陲,乘龙脉、结清凉,初凿于北魏,盛于隋唐,历代创置,注竭精诚,满窟石佛,栩栩如生,藻井穹窿而弓,祥云瑞兽,丽景缤纷。依窟建有古刹“万寿寺”。明清两代以“洞古千年窟”和“须弥胜境”享誉四方。窟外原有古柏耸立,径围数抱,一树擎空,远望如云。龙泉寺庙群与悬崖藏兵洞,兴武山庙群与小包城,叠翠山道观与崖寨,伏智寺古佛窟,柳巷汉画像石墓,乔岔滩文峰塔,古今滩观音殿及城内中兴楼、城隍庙、弥勒寺、地藏庵、财神庙、三官楼、南门寺、白衣殿、玄帝庙、五道庙、魁星楼以及都司署、阜益仓、驿正站等古建筑星罗珠缀,蔚为壮观。为文设祭河神徙流、感梦赴医巧治神病、城隍爷护驾康熙帝封侯、关老爷助战刘都督扩庙等传说敷演精彩,引人入胜。古语云:“北有古长城,东有女王城,南有永兴川,西有六月景,中间雄踞巨鳌城。”民谣说:“两山环抱形如钵,三水合围聚宝盆。”

高家堡因其扼南北要冲,锁长城边维,进捣河套,据屏河东,左右犄角榆神,纵横咽喉秦中,一直为军事重镇。自秦汉起,这里就不断上演着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血雨腥风。此后的隋、唐、金、元、明、清更是烽火相望,战衅频仍。明代先后为延绥镇四大仓场、十八军寨、三十六营堡之列,并设高家堡营,以副总兵分防,参将坐镇,常驻兵丁1600余名,马骡驼1100余匹,辖边垣43里,墩台44座,塘汛9处,武备之盛,兵锋称锐。当时的延榆绥兵备副使刘余泽赋诗浩赞说:“战气高张虎豹符,汉坛敌忾献夷俘。只今震叠皇灵远,试问单于近塞无。”又说:“雕弓玉剑紫金装,舍矢争穿百步杨。佩甲能驰玉骢马,英风妒杀羽林郎。”民国时期,国民党以一个团加补训营、自卫队逾2000余众驻守,榆林城防副司令、陕北保安副司令督战,曾勇挫日寇于伊东,追斩倭贼于保德。高家堡,这座北接河套、南通黄河的兵家重镇,至今横卧荒野的长城遗址依然历历可数,秦长城残址绵延4公里有余,汉长城古墩散布,寨墙环护,明长城建构雄浑,超迈往代。

高家堡古城,陕北保存最完整的明长城36营堡之一,依靠长城,雄踞塞北,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壮阔谨严的要塞。作为中国第六批历史文化名镇,高家堡古城以三街十六巷的城市格局体现着明清建筑最原始的独特风貌。

高家堡古城内外建筑星罗棋布,雕梁画甍,翘角飞檐,联制书绘,古朴典雅,素以“三十六营堡之冠”称雄边塞。古城的街道格局创设于明朝,定形于清代,以镇中高标云端的中兴楼为轴心,东西南北自然分街,巷道清幽,禅意十足。古城保留的传统民居,既有陕北窑洞特有的浑厚,也有北方四合院的典雅,做工精美的高门楼和气派讲究的大宅院折射出旧时高家堡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兼容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色。其城墙架构,以山为屏,以河为池,三座瓮城一道小城和独特而宏大的拐墩马面以及十五座城防楼铺构成了完备的防御体系,可谓固若金汤。这种民间戏称为“城小拐角大”的建筑特点在长城要塞为独有,于明清城池为精品。

“战伐昨夜惊旧梦,定喘今晨市新米”。沃血的苦难终究挡不住求生的本能与祈和的众望。不死就要吃,敢活就得做。这就是战乱中的高家堡蒙汉贸易活跃的原因。由私通到官许,从单边到多向,军事要塞变成了商贸重镇。明清至民国间,高家堡商事以盐碱、皮毛、铜铁制具、茶叶、烟土为重。北通草原,内联中原,商旅辐辏,物流如注。明末清初的盐碱业更是极度兴盛,素有“十六家盐行半座城”之说。《延绥揽胜》记载,该地盐碱皮毛生意利息畅旺,年营业额有60多万元银币之巨。

新中国成立后,高家堡依然是陕北商旅重镇,榆林至神木、佳县至神木的公路在此交会。古城西大街上的人民公社大礼堂、中国人民银行、供销社门市留下了上世纪时代的繁华印记。近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让更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如织的人流、如潮的车流仿佛唤醒了这座旱码头当年的繁盛。

高家堡人杰地灵,士风雄强,文脉毓秀,孕育了众多俊彦豪杰。一批又一批博文志士、戎马名将、革命先驱、工农领袖、济世良医、商贾名流以立功立德立言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追求,引领风尚,名扬四海,为人文重镇做了最好的不可撼动的注脚。高家堡的女性,巾帼不让须眉,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经受过生意买卖的磨练,浸泡式的文化熏陶深入骨髓。她们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内秀外慧,出类拔萃,赋有坚强、精明、能干、贤惠的精神特质,人们以冰雹的地方说法戏称其为“冷子”,诙谐中充溢着满满的敬仰和羡慕。“天上冷子本珠玑,玉面桃花不一般”。古代有舍生成仁的贞节烈妇,现代有身赴国难的“抗大”先驱,当代有勇拔科研头筹的北大骄子,未来呢,相信还会有更多的骄艳者群芳竞秀。

高家堡的山水承载着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变迁,更承载着一方儿女的人生况味和家国情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即使田间劳作也一样能从平凡中发挥神奇。他们在千百年的种植历史中,利用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让生长在这里的红葱富含维生素C、糖类、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石峁、雷家墕成了杆壮茎粗肉厚味浓的山地红葱地理原产地,名满一方。酒曲唱词说:“红杆杆,绿缨缨,大炖羊肉离不了个葱。男要欢,女才爱,吃上雷家墕的山葱分也分不开。”

而挂面则又是高家堡人坚守这方水土的另一种特有方式。“借得天光和百味,千丝万缕玉屏风”。高家堡手工挂面有九道制作工序,最终绕好的挂面被挂上高高的面架。柔韧的面条在重力作用下逐渐伸展,100多根一挂,能拉长到3米,细细的面丝在干燥的空气和阳光作用下,每根直径一毫米左右,持续发酵产生中空的细孔,使得高家堡挂面出锅汤清水利,入口细韧柔爽。繁忙的劳作季节,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没有时间做精美的饭菜,挂面无疑便是他们最简单又最顺口的一种食物。

白云悠悠,黄土莽莽。一望无际的沟沟壑壑孕育了一望无际的苦涩年华,也孕育了秃尾河畔一个沉睡逾四千多年的春秋大梦。2012年,一座尘封了四千三百多年的远古都邑被考古家的手铲慢慢撬开,横空出世,石破天惊。

石峁遗址的规模让世人叹为观止。这座兴建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的石头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绵延10余公里,城址总面积超过425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所见规模最大的城址,也是东亚地区所见新石器时代规模最大的城址。

石峁遗址是一座极致辉煌的古城。展开石峁古城的图卷,皇城台、内城、外城依势布列,象天法地,宫室、居址、墓葬、城墙、城防设施等龙山时期遗迹星罗棋布,错置考究,五方五色的崇拜展现了复杂的社会形态及王国都邑的宏大气魄。在城中央,多达九级堑山而砌的护坡石墙环裹着高大巍峨的皇城台,宛如辉煌的金字塔。她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九层垒土”的仰之弥高,也感受到了“垂拱平章”的探之愈厚。从宫城区到皇城台大道再转向内城东门、外城东门,石峁古城开创了中国都城的中轴理念。而布局严谨、结构精良的外城东门,更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体量最庞大、结构最复杂、形制最为规整的史前城门遗址,被称为“华夏第一门”。

从石峁遗址出土的珍贵壁画、鳄鱼骨板、玉人头像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神秘的史前文明。出土于外城东门附近的300余块壁画,构图精美,色彩斑斓,是国内外出土数量最大的早期壁画。出土于皇城台的20余件口弦琴,形制完美,音色妙曼,是国内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这些发现昭示着中国早期壁画制作和乐器制作工艺及基本技法早在夏代早期就已经基本确立。而数量众多的玉器更是让石峁蜚声中外,其“藏玉于石”的独特现象被认为是上古时期文献所见“玉门瑶台”的体现。在石峁还发现有石雕人面,生动而夸张地摄录了中华先民的音容相貌,一颦一笑,似可攀谈。而一件件青铜环和青铜璇玑的出土,说明当时的石峁古城早已步入了文明繁盛的历史时期。

石峁遗址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中国早期文明格局及发展高度的传统认识,已被认为是我国上古时期“黄帝”部落的都城,先后荣获“世界重大田野考古发现”“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等殊荣,并以体现中华文明发展主体进程的重点项目列入“国家记忆”工程。

2018年5月2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石峁遗址和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一并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实证,其成果将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

随着陕西省政府《石峁遗址保护规划》的颁布,石峁遗址博物馆及“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兴建。不久的将来,一座设施完善、规模壮美的博物馆将在高家堡拔地而起。依托石峁遗址的巨大影响,高家堡人正在把这方水土打造成集观光体验、休闲游憩、考古探险、追根寻梦、影视拍摄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力争成为陕西著名、全国驰名、世界闻名。

滔滔黄河水,莽莽黄土地。历经千载,古堡依旧藏珠错玉,奇珍无限。躬逢盛世,惊喜可期,创造辉煌,不舍朝夕。高家堡,一部记载历史的大书,一幅描绘未来的蓝图,质朴中的神奇,平凡世界的伟大。

人文古帝都,镇名高家堡。地连榆神佳,河通晋蒙陕。桑树仰韶韵,石峁壮龙图。煤气油盐聚宝藏,土特名品竞上游。有堡三里三,典雅似京垣。八景缤纷三水流,四山胜迹待闺楼。文武称要埠,俊彦钟凤龙。五千年前即著史,三万里外开疆土。古堡儿女齐踊跃,大旗上涛头。

(责任编辑 李佳奕)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