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榆林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探索
2018-08-10 09:19:08 来源:榆林日报-榆林网

畅通经济发展的”血脉”

——我市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探索

投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的重要引擎,长期以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

得益于能源经济的贡献,近十年来,榆林经济总量在全省连续蝉联第二。随着煤炭黄金十年的褪去,我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凸显,经济发展的数量与速度均落后于同类城市及省内其他地市。能源为主的产业结构,项目动辄投资上百亿,资金需求量巨大,民间投资的资金门槛和技术门槛高,加之信用环境较差等影响,榆林能源产业发展的优势不断弱化,民间投资明显低迷,资本外流现象突出,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制约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软肋。

当前榆林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如何在做好风险防范同时发挥好金融杠杆力量,是摆在榆林市转型升级、助力陕西省追赶超越面前的重要课题。

打造金融大厦

全面丰富金融业态

金融是经济下行的稳定器、政府融资的放大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当前投融资改革是我市能否走出大而不强、突破资源依赖发展路径的重中之重。

市金融办主任葛三喜认为,投融资体制改革就是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服务意识,营造平等、宽松的发展环境,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搭建更大舞台。市委、市政府着眼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着眼于顺应改革发展的要求,在《全市阶段性重大事项推进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打造金融综合服务基地吸引阜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资本集聚发展。

今年5月份,市政府与长安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为榆林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了办公场地,目前办公大楼正在进行装修,后续还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吸引外地的金融机构入驻。“榆林市金融业态主要矛盾不是传统金融发展过度,而是金融业整体发展不足。榆林金融机构规模偏小、法人机构少,更缺乏本地领军型金融企业。金融业自身业态以银行业为主,且各农商行、农信社等体量小、抗风险能力低,难以发挥经济下行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传统金融力量仍占主导地位,小贷公司、担保公司、股权投资基金、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葛三喜说,下一阶段,我市最终要形成以金融大厦为载体,金控平台为依托,形成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和新兴金融业态的集聚区,发挥金融聚集效应,做大金融产业,丰富金融业态,助推经济发展。

在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同时,榆林将切实推进金融“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引进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证券、PPP、基金等金融领域顶尖人才,打造榆林市金融智囊,增强外界“输血”功能;同时储备本地人才资源,由政府出资,委托社会机构定期举办资本市场、PPP等培训,增强本土“造血”功能。

以基金引资本

实现资金“四两拨千斤”

投资是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作为市委、市政府今年重点推进的27项阶段性重大事项之一的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全市上下积极探索金融创新路径,逐步打造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投融资新格局,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2018年,整体经济增速温和放缓,但结构持续优化、增长质量提升,经济韧性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市政府在加速化解不良资产方面下足功夫,释放更多金融业发展空间。

负责不良资产收购、处置业务的张井红,是榆林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名金融顾问,从去年8月公司成立运营以来,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银行打交道,对银行、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收购,帮他们甩掉不良贷款的“包袱”

张井红告诉记者,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的波动,我市各大银行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对榆林增量信贷的投放也产生了负面影响。目前,榆林市基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私募股权基金还是政府引导基金都未得到充分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设立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基金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并由陕西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榆林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榆林金资不良资产处置合伙企业,加快榆林各家银行不良资产的收购与处置,以便达到“集零为整”、化“死钱”为“活钱”的循环经济效应,最终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目的。

当前榆林正在加快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基金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两个基金的建设,其中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基金由陕西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榆林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和市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总规模达10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基金的设立方案正在形成。

新鲜的资本“活水”,将源源不断地精准投向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今后政府对产业和企业的扶持,不再沿用财政无偿拨款、税收返还等方式发放“免费午餐”,而是采用市场化运作、基金投资的办法,通过阶段参股,获取合理回报,为榆林的产业转型升级和投融资体制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组建地方银行

多渠道抢占资本市场

榆林金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耿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各项经济运行指标平稳,但还是存在投资不足、“底盘”尚小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组建地方银行就显得迫在眉睫。

《金融支持榆林市产业转型升级研究》课题组认为,十九大报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和政策都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根本宗旨,榆林目前尚无上市公司,股权投融资、并购重组等工具运用也不频繁,因此直接融资可能成为榆林金融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量。

强监管引导地方投融资体系走向规范化,但发展脚步并不会因此而停止。2018年政策层开始对金控平台实行严格的监管,但监管不意味着停止发展,由于地方金控本身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发展地方金控仍可以成为推动区域金融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榆林要组建榆林市金控平台,首要任务是组建榆林农商行,打造示范效应,以其基础从小到大、逐渐吸收合并榆林其他农商行资源。

正如榆阳农商银行董事长李国庆所说,市场不缺钱,缺的是融资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面对投融资这个“老大难”,只要下决心推动投融资机制体制改革,以基金引资本,让政府与社会资本同行,多渠道抢占资本市场,肯定能赢得“一变天地宽”的发展新格局。

金融聚集区的打造、地方银行的组建、基金的设立,每一项的工作推动都将影响着我市地方经济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都将能看到榆林“一花引来百花开”的投融资潜力。

(责任编辑 李佳奕)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