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部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纪实
榆林致力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将人力与物力向城市生态建设集中,为城市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空港沙地森林公园三大城市“绿肺”建成开放,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实现翻番。放眼看,义务植树如火如荼,爱绿、栽绿、护绿已经成为榆林社会各界的共识,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的新榆林正向我们走来。
榆溪河美景。延杨红摄
哪里人最爱绿?榆林人最爱绿。早在上世纪60年代,榆林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与天斗、与地斗,给毛乌素沙漠披上绿装;哪里人最爱美?榆林人最爱美。如今,榆林致力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将人力与物力向城市生态建设集中,为城市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空港沙地森林公园三大城市“绿肺”建成开放,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实现翻番。放眼看,义务植树如火如荼,爱绿、栽绿、护绿已经成为榆林社会各界的共识,绿染山川、花满古城、美驻沙漠的新榆林正向我们走来。
创园成绩斐然——全市义务植树986万株
自2012年以来,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城区绿化委员会按照市政府组织开展的“三年植绿大行动”和“榆林市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要求,着力加强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结合实际,创新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出干部职工上劳、学生就近管护、群众投劳防火、企业捐资抚育等7种方式完成义务植树任务。
三年来,累计有62万人次参加了城区义务植树活动,平均每年完成植树70万株,干部群众平均尽责率达82%,城区周边绿地面积达到了8.2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城区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今年,我市开展“植树月”活动,市绿化办向市民积极宣传义务植树,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使义务植树家喻户晓,并逐步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全市义务植树栽植苗木986万株,城区义务植树人数约14.3万人,城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89%。
与此同时,林业部门还出台控制大树移栽、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文件和措施,逐步形成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理的工作机制。
开展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半年造林45万亩
今年是“榆林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的开局之年,市林业部门统筹安排,围绕“城市增绿、市民添福、山区造林、农民增收”目标,严格工程监管,狠抓造林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完成造林45万亩,其中新建樟子松基地11.7万亩、红枣基地0.7万亩、核桃基地7.3万亩,封山(沙)育林5万亩,其它造林20.3万亩;改造低产枣园10万亩,巩固提升2014年改造的枣园14万亩,完成山杏嫁接改良1.7万亩;绿化美化村庄72个。
保护各类自然珍宝——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市绿化办在2013年组织开展了全市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2014年已有10县区完成了任务,并整理出版了本县区的《古树名木名录》,米脂县和靖边县普查工作也基本结束,计划于2015年完成建档工作。榆阳区和横山县结合创园工作,在榆林市规划区开展古树名木的细致核查、统一挂牌和强制性保护工作,使城区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同时,对榆林市规划区内的后备古树资源进行了普查、建档,采取了保护性措施,使古树、大树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
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2014年底,市林业局委托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负责完成榆林市城市规划区湿地资源普查以及编制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实施措施,2015年6月底组织了评审验收,这是榆林首次较为详细的湿地资源普查。
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创造优美人居环境
在开展面上造林的同时,林业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努力创造和谐自然、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
西南新区横山县怀远大道绿化工程栽植2—3米的油松、樟子松、云杉,胸径6—8厘米的国槐、旱柳、河北杨等乔木3.1万株,榆林空港区纬二路绿化工程栽植2.5—3米油松、樟子松,胸径6—8厘米河北杨、新疆杨等各类苗木12.7万株,树阵排列整齐,栽植标准高、规模大、效果好。
榆林汽车产业园会展区、青云山景区、榆绥高速四个出入口等绿化工程共栽植2—4米樟子松、3—6米油松、1—2米侧柏,胸径6—10厘米国槐、新疆杨、旱柳、垂柳等各类乔木15万株,工程施工精细,监理到位,质量很高。
榆阳机场路经过两年绿化改造提升,今年又加强了管护措施,绿化美化效果明显。
(编辑 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