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报界宗师”张季鸾纪念馆揭幕
2016-08-17 16:55:37 来源:大公网

张季鸾纪念馆开馆仪式现场,众嘉宾为纪念馆进行揭幕。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大公网8月16日讯(记者李阳波)8月16日,《大公报》创始人之一、“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纪念馆在陕西榆林季鸾公园凤凰阁一楼正式开馆。纪念馆采用实物陈列、写真硅胶人、艺术造型影像等多种方式,用12个板块将先生的传奇一生进行了详细展示。榆林市政协副主席、榆阳区委书记苗丰,榆林市榆阳区区长贺利贵,榆阳区区政协主席纪生荣,张季鸾先生嫡孙张哲明、于右任先生侄孙女于媛等各界嘉宾200余人冒雨参加了开馆仪式。

张季鸾先生铜铸半身胸像位于正厅中央。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12板块展示先生传奇一生

张季鸾纪念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布展总面积800余平方米。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张季鸾先生铜铸半身胸像位于正厅中央,铜像背景为《大公报》报纸叠放组合造型。

据纪念馆工作人员路璐介绍,整个纪念馆共分为《多舛身世 飘萍学子》、《新闻报国 两陷囹圄》、《文人论政 大公立言》、《“三骂”社评 闻名天下》、《关注苏区 报道中共》、《西安事变 砥定舆论》、《明耻教战 警醒国人》、《团结抗战 功在国家》、《情系桑梓 归乡记事》、《一代论宗 高山仰止》、《报界宗师 魂归故里》、《季鸾先生趣闻逸事》等12个板块。

纪念馆讲解员路璐对于大公报历史了如指掌。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从先生少年时代辗转求学的经历开始,多方式展示了担任孙中山秘书时起草《临时大总统宣言》,以及接手《大公报》,奠定“四不”办报方针,在大公报发表著名的“三骂”社评,使《大公报》成为中国舆论重镇等事迹。同时亦重点展示了抗战爆发后,先生携一纸《大公报》以笔为枪、抗战救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殊绝贡献。

嘉宾在了解大公报历任领导和著名记者。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纪念馆策划人张井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纪念馆把先生一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用实景再现的形式进行展示。不仅再现了戴兴寺寄宿苦读、天津大公报馆、重庆大公报在防空洞中办报等场景。同时还使用写真硅胶人、幻影成像、艺术造型影像观瞻区、触摸屏电子书、电子签名板、大型浮雕、巨幅油画创作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展示。以大量《大公报》历史版面对展馆进行声控式投影处理,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此外,该馆还从从美国、香港、台湾等地收集了大量民国时期实物予以精心布置,并以一比一的比例复制了《三绝碑》、《一代论宗》、《张季鸾墓志铭》予以集中展现。

张季鸾纪念馆全景。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先生的贡献和精神成永远宝贵财富

榆阳区区长贺利贵在致辞时表示,季鸾先生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者,为我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其终身秉持言论报国思想,以文为旗,以笔为枪,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时期,奔走呼吁,言论救国,表现出一代报人心忧天下、救国图强的爱国情怀。先生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做出的贡献和表现出的精神成为永远的宝贵财富。作为先生的家乡,榆阳有义务、有责任,深入发掘、整理和展示先生有关史料,研究、传承和弘扬先生的崇高精神,启迪和教育后人铭记历史,爱国爱民,开拓进取。

作为当地新闻界的代表,榆林日报社社长康爱军在开馆仪式上表示,张季鸾纪念馆的建成,了却了榆林新闻人期望已久的一个夙愿。作为一名新闻人,自己将始终学习先生的精神,继承先生的遗志,用手中的笔努力发出时代的最强音。相信纪念馆的建成,也将成为全国新闻界同仁观瞻先贤、追念宗师的一个重要场所。

张季鸾先生嫡孙张哲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张季鸾嫡孙:以祖父为榜样

从上海到西安,作为张季鸾先生的嫡孙,一直以祖父为荣的张哲明不仅回归了祖籍地,同时也如愿以偿成为张季鸾纪念馆团队的一员。用他的话讲,那就是终于可以心无旁骛,全身心的投入到保护和继承张季鸾精神和文化遗产的工作之中。

在当日举行的纪念馆开馆仪式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哲明表示,从自己记事起,家里每一个人都对祖父的事迹耳熟能详,自己也一直以祖父为榜样。在季鸾纪念馆创建时起,自己便来到这里,全程参与和经历了纪念馆的创建过程。今天张季鸾纪念馆正式落成开馆,对于榆林榆阳区是一件大事,对于家属来说,更是一件大事。纪念馆的开馆,对世人而言,又开辟了一处追随先生足迹、探索先生思想的灯塔。对于家属来说,则新增一处缅怀先生一生光辉成就的港湾,这是大家共同的精神财富。作为季鸾先生的嫡孙,自己将以祖父为榜样,学习他热爱国家的高尚情怀,学习他公而忘私的品格,学习他甘贫乐道的操守,以传承和弘扬季鸾先生精神为己任,为故乡的建设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张季鸾墓园前的人像及大公报浮雕。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张季鸾墓园得到家乡人民的妥善保护。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对于8月,张哲明说那是一个让家属永远铭记的月份。因为在前一年的8月张季鸾灵骨回迁榆林,一年后的8月纪念馆又落成开馆。张哲明表示,2014年8月,季鸾公灵骨由西安顺利迁回榆林东沙,榆阳区为季鸾先生建成了环境幽静典雅的墓园,并举行了庄重肃穆的迁葬仪式,使漂泊在外的报界宗师终得魂归故里,落叶归根。家乡人民为季鸾先生所得一切,家属们将会永远铭记和感恩。

大公报人谱系展示。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一代报界宗师 开创《大公报》新纪元

张季鸾先生祖籍榆林,是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奠基者,著名的报刊政论家和爱国人士,同于右任、李仪祉一起被誉为“陕西三杰”。1926年,接受《大公报》后,主笔《大公报》十五载,撰写社评3000多篇,开创了《大公报》新纪元。其以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文人论政,言论报国,团结抗战,功在国家,成为中国报人的典范,被尊为一代“报界宗师”。《大公报》也成为当时中国舆论重镇,也造就了一批有风骨的中国报人。

幼年拜师关学大儒 打下深厚文学根基

1901年,由于父亲病逝济南,不满13岁的张季鸾随母亲及妹妹,千里迢迢扶着父亲的灵柩回归榆林。回到榆林后,张季鸾先是入学榆阳书院,后又拜学礼泉烟霞学堂,师从中国近代最后一位关学大儒刘古愚。求学期间,张季鸾深受刘古愚砥节砺行的影响,从而打下深厚的文学根基。

1903年,张季鸾又改入三原宏道书院求学,与于右任先生成了同窗。1905年,张季鸾被清政府选中,成为8000多名官派留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位。留日期间,张季鸾加入刚刚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章太炎、陶成章等一大批革命志士陆续走进他的视野。在这一时期,由陕西籍留学生创办的进步刊物《夏生》上,张季鸾便以广博的学识和恣肆的文笔而在留学生中小有名气。

嘉宾在纪念馆了解张季鸾在大公报期间著名的“三骂”。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投身新闻报国 “三骂”闻名天下

1911年,从日回国的张季鸾应邀来到同盟会的机关报,也是由于右任先生创办的上海《民生报》担任记者,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报业生涯。对于张季鸾这一时期的文字,于右任曾称其“英姿卓识,天宇开张”。南京政府筹建之时,经于右任举荐,张季鸾又进入总统府担任秘书一职,其驾驭文字的能力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亦负责起草了《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中华民国宣布成立当晚,张季鸾就将这一消息向上海《民立报》拍发电文,这也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封新闻专电。

展馆陈列的仿制的大公报报纸。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在两陷囹圄之后,1926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接办《大公报》,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在主持大公报笔政之后,张季鸾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办报方针。而此时的中国政局剧烈变动,面对粉墨登场的各方权贵和军阀,众多报人选择三缄其口,而张季鸾却端起大笔,将笔锋刺向政治舞台中央的风云人物,于是便有了中国新闻史上脍炙人口的“三骂”。“三骂”即:一骂不可一世的吴佩孚、二骂卖国贼汪精卫、三骂炙手可热的蒋介石。对于“三骂”,张季鸾曾说:“中国人民最普通之政治观,为骂政府,若曰人民一切不幸,皆政府不良致之。若有良政府,则国家地位,人民境遇,必不如此。”

张季鸾先生各个时代的照片展示。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言论报国团结抗战 成就中国百年报业伟绩

张季鸾主张文人论政,言论报国,1944年毛泽东主席在接见《大公报》记者时就曾说过:“只有你们大公报把我们共产党当人”。

抗战期间,在民族存亡之际,张季鸾携《大公报》同仁将社评重点放在宣传救国图存。国难当头,张季鸾曾说,《大公报》不能在日寇包围下窒息而亡。于是,这张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立精神的报纸,开始了流亡之路。上海、汉口、重庆、香港等地,都留下了《大公报》和先生的足迹。张季鸾携一纸《大公报》以笔为枪、抗战救国,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大公报》获得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新闻事业杰出贡献荣誉奖章”,成就了中国百年报业发展史的一个巅峰。

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加上高负荷的工作压力,使得长期身患疾病的张季鸾,于1941年9月6日在重庆与世长辞,享年54岁。1942年,应家属及陕西各界人士请求,张季鸾葬于陕西西安南郊,10万各界人士参加葬礼。2014年8月13日,张季鸾的遗骨终于回归故里,安葬于陕西榆林东沙生态公园(现称季鸾公园)。

于右任先生侄孙女于媛(左二)亦应邀参加开馆仪式。大公报记者李阳波摄

于右任侄孙女:纪念馆为社会树立新丰碑

应邀出席纪念馆开馆仪式的于右任侄孙女于媛,一直以来便对张季鸾倍加崇敬和亲切。除了先生和自己的爷爷于右任是同窗好友的缘故,更为重要的是张季鸾那种人格和品质,让于媛感佩至极。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于媛表示,张季鸾先生早期曾在爷爷于右任的《民立报》工作,其后又经爷爷推荐,担任总统府秘书,参与孙中山先生就职宣言的撰写,深的大家的敬重。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富裕程度,不只是看他们拥有什么,而是要看人民崇尚什么,敬佩什么,学习什么。事隔半个多世纪的报业先贤,家乡人民没有忘记他,地方政府全力为其开办纪念馆,就是因为先生的精神和品质。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张季鸾是大家永远的精神支撑和财富,纪念馆的开办也为全社会树立了新的丰碑。

(责任编辑 王顺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