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绿色清涧:新型农业亟需科学技术指导
2016-11-03 10:39:26 来源:当代陕西-陕西网

核心提示: 店则沟镇高家川村位于清涧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全村共有110户人口。2014年村支书高振国响应政府号召,动员村民建设大棚蔬菜:“以前从没有种植过大棚蔬菜,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我们村第一年试建10间温室弓棚,感觉效果还不错,第二年又加建了10间。”高支书笑着说到:“目前村里共有20间弓棚,由7户村民种植,平均每个大棚每年都能有近万元的收入,搞的好的农户每棚能达到一万以上,所以今年我们还想增加,但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下来。”

10月27日,当我们还冒着秋雨在清涧县的田间地头了解该县今年农业生产的情况时,远在一百多公里外的靖边和定边已经开始下起了2016年的第一场雪,印象中似乎每年定、靖两县都是陕北地区下雪最早的地区,而今年也不例外。陕北的初雪都下了,预示着我们的“秋收行”采访活动也即将结束,清涧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

农户高兴顺冒雨查看自己的菜地

清涧县位于黄河陕晋峡谷西岸,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及无定河、黄河交汇处,县域面积1881平方千米,全县人口22万,清涧县是中国红枣之乡,同时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清涧县作为一个拥有22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尚有124个贫困村。面对数万的贫困人口,清涧县上下一直以全面建成小康清涧为目标,以开展“三年植绿”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以“绿色产业、绿色生态、绿色生活”为内涵的“绿色清涧”,促使该县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生态与产业良性循环。

“绿色清涧”这个宏伟目标正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大步向前。在此期间,种种困难却也不可避免。所以,如何走的更快、更稳还需要多加思考。

高家川村大棚基地

大棚种植发掘致富新路

店则沟镇高家川村位于清涧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8公里,全村共有110户人口。2014年村支书高振国响应政府号召,动员村民建设大棚蔬菜:“以前从没有种植过大棚蔬菜,大家心里都没底,所以我们村第一年试建10间温室弓棚,感觉效果还不错,第二年又加建了10间。”高支书笑着说到:“目前村里共有20间弓棚,由7户村民种植,平均每个大棚每年都能有近万元的收入,搞的好的农户每棚能达到一万以上,所以今年我们还想增加,但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下来。”

据了解,高家川村的这一类温室弓棚每间造价3万元左右,其中村民自己投资5000元,剩余的由政府补贴。蔬菜大棚的建设让许多农户尝到了甜头。“大棚蔬菜一年可以种植多次,夏天我们种小瓜(香瓜),之后可以种萝卜、豆角、西红柿等等,比露天种植品质更好,价格更高。以前我们村露天种的小瓜一到成熟的时候就坏了,试了两年都一样,赔了很多。”高支书笑着说:“自从我们使用大棚种植之后,我们的蔬菜质量提高了,价格比之前自然也高一些,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

高家川村大棚基地

农技推广体系滞后 农民期盼技术指导

“虽然村民尝到了温室大棚的种种好处,但面对这新型的种植方式我们还欠缺很多技术指导”高支书告诉记者:“像我们村庄这样的还有很多。”

今年62岁的高兴顺是种植温棚蔬菜的7户村民之一,他的3间(2亩)温室弓棚全部种植了豆角,此外他还种植了8亩露天瓜、薯。在他看来,温室大棚蔬菜确实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然而却也存在种种缺陷。“自从大棚弄好我们就自己种,虽然县上给我们上过课,但并没有手把手的教,遇到些病虫害我们也没有地方请教,只能自己胡乱买药治,而且有时候蔬、果也卖不上价格,所以销路也是一个问题。”高兴顺苦恼地说到:“如果给我们的温棚上了“保温被”就好了,一旦上了“保温被”,一个温棚的收入起码能增加3倍。”

高兴顺所说的“保温被”其实是在弓棚上再增加一层保温层,由于温度更高,相比于其他蔬菜水果能错季上市,所以价格也会比普通蔬果更高。然而,支书高振国表示如果加盖这种“保温被”的话,每一个温棚起码还需要一万元,而这个钱对于村民来说确实有些困难。同时,高支书也表示,“我们村的大棚种植真的是一个好项目,但没人指导是个大问题。病虫害的防治、肥料的使用、种植的时间和种类等等,没有一个科学指导,对于我们影响确实很大,希望政府能指派一些专业的技术人才指导我们,至少我们打电话也有一个问的地方,总比我们自己瞎摸索强。”

计划建设专业合作社 加快迈入小康村

高家川村的大棚蔬菜让很多村民看到了一条新的致富路,而支书高振国更是有自己的“大规划”,“如果有了技术支持,不仅我们的种植农业可以加速发展,我们村的养殖业也能快速发展起来,同时我们也更有信心建立自己的农村专业合作社。”

高支书向记者介绍到,“俗话说树上山、粮下川,我们的下边的川地已经基本平整完毕,但我们山上还有二百亩土地目前已经平整了一百亩左右,我们希望成立专业合作社在这里搞养殖。这样一来,有钱的入股,没钱的出力,人人都有钱赚。”支书高振国说:“如果有了合作社,我们高家川的沙地红薯就可以注册品牌售卖,高家川村民人均收入起码能增加到六七千元,那我们村也可以正式迈入小康村了。”

(责任编辑:王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