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绥德发现唐武则天时期神道碑
2017-01-03 13:58:00 来源:华商报-华商网

近日,绥德县第一中学教师延彦钧将15年前收藏的一块唐武则天时期的石碑捐赠给该县扶苏博物馆。市级方志专家霍世春说,该石碑为唐武则天时期的墓(神)道碑,它对研究唐代宗教文化、书法雕刻艺术及古代陕北民族、人口源流很有价值。

工地发现神道碑

延先生日前向记者介绍,该碑(延先生称,该石碑为“十应碑”)质地为当地沉积岩砂石,呈长方形,绝大部分字迹清晰。细心的延先生还在碑的照(拓)片上标了尺寸:包括榫头在内,高160厘米,宽56厘米,厚14厘米;内容有浮雕、图形和约700字文字。可惜的是,延先生发现时,该碑拦腰断成两截。

延先生说,2001年3月27日,他在离绥德县城蒙恬墓正东不远方向的某工地发现这块即将又被黄土掩埋的石碑。前不久,清理了这块“石头”,才显现出大量的文字。“碑上的‘维大周’‘万岁通天’是唐武则天称帝时用过的国号。‘万岁通天二年’为公元697年。从此文字等信息看,该石碑是唐武则天时期的神道碑。”霍世春说,“从目前陕北发现的墓(神)道碑看,属于唐代的还是罕见。”

墓主应为十应夫妇

延先生是当地人,业余爱好古文字与书法。他曾仔细查找资料和研读辨认该碑文。他说,从碑文看,碑主人姓十,名应,字灵岌。其先祖世代为官宦贵族。碑文中显示其“先祖在魏地”,其“曾祖在晋州”为太子部下的武官,其“祖恭”曾“任幽州渔阳县令”等。其“父明任匡州司法”“大狱小狱”“究以词条”“宽严相济”。墓主人十应“生涯短候”“世代飘忽”“武库文房,多才多艺”“出处异途或语或默”;其妻也以“三从四德”著称。十应夫妇在武则天时期的“万岁通天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合葬于州西川礼(蒙恬墓之东)。”

“十,在中国姓氏中不多见,该姓氏多为古代北方魏地少数民族赐姓。碑文是典型的唐代墓(神)道碑格式。由于碑文中许多文字脱落,无法完整得知十应夫妇具体身世。但为其撰写碑文者应是有一定地位的人。”霍世春说。

有助研究古陕北

“该碑主体由碑头和碑身构成,碑头略宽略厚于碑身,呈半圆状,内容全为浮雕,正中是一尊坐佛,两侧是一对儿对称的异兽。异兽的头似龙,身腿似兽。其目、耳、口、舌、须、颈、身、臀、腿、爪都完整清楚。右侧的异兽有牙齿,左侧的异兽略小些,无牙齿。碑身的两个侧面有祥云图形和数行文字。碑文约660字,共19行,每行35格,全为楷书阴文。碑文从第7行起,皆为骈俪句,语言优雅流畅,读来铿锵有趣。碑文用了一些‘武则天造字’,如‘年’‘月’‘日’‘曰’‘天’等字,也将国讳‘世’异写为‘一’‘生’二字的组合字。”霍世春解释说,“这种唐代墓(神)道碑,顶部雕有佛像的也属少见。碑文字体工整,笔画规范,书体具有魏碑体和唐初欧体结合的特点。其欧体特点表明时代特征,其魏碑特征的残存正好说明了陕北农耕、游牧文化与当时中原农耕文化‘慢半拍’的特点。这些‘造字’与碑文撰书镌刻都表现出武则天称帝后整个朝代的文化特征。碑中记载十应夫妇墓址正西是蒙恬墓。可见从秦汉到唐,绥德一直是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的重要州县。地方志研究也正需要这样的文物来佐证与丰富内容。”

霍世春认为,该神道碑的发现,对于研究唐代宗教文化、书法、雕刻艺术及古代陕北民族、人口源流、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延先生表示,将这块碑捐给扶苏博物馆收藏和进一步研究,也圆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责任编辑:王轩)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