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2日,这一天对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白家沟村小组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全组村民首次分到了一块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蛋糕”,每个村民平均拿到公益林种苗补偿款分红255元。
分红来自哪里?来自该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红利。2014年11月8日,马季沟村白家沟村小组27户村民冒着改革失败的风险共同按下了鲜红的手印,白字黑字签订了白家沟村小组全部耕地、林地、荒地由集体管理经营的协议,至此拉开了马季沟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
改革带来了马季沟的“蝶变”,一个无名的小山村变成了榆林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村。不到3年时间,全村集体土地从3000亩增长到现在的1.04万亩,村集体经济从零增长到20万元。人均纯收入从10100元提升到14500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开启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新模式。
挖掉了田坎壁垒 大胆迈出改革的步伐
改革始于2013年,靖边县元亨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瞅准了马季沟村白家沟村小组的249亩水地,计划搞马铃薯、大蒜规模化种植,但地块分散在农户手中,农户意见不统一,加之地界不明,农户吵得分不清楚,土地流转难以实施。吵归吵,但村民改善耕地条件、扩大耕地规模、改变生活面貌的愿望很强烈,因此探索一种新的经营方式,破解各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了当务之急。
一直以来,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分”得彻底,“统”得不够,规模化生产难以组织,村集体经济出现“空壳化”,村“两委”的调度指挥功能弱化,一家一户难以应付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村集体发展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一大堆难题亟待破解。
“那一个冬天,我们白天劳动,晚上开会讨论,有时吵得面红耳赤,但大家改革的决心不变,经过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意见整合,村民终于达成了共识,就是要把土地、林地等资源流转在村集体,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说起当初改革的过程,白家沟村组长白崇慧记忆犹新。
白家沟村小组率先实现了村小组近600亩耕地、6000亩林地、全部荒地由集体管理经营的模式,由村集体进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全村村民脱贫致富。2015年、2016年,白家沟村小组27户151人按照集体收益进行分红,人均分红分别为2898元、2865元。随后,鲁家湾6个村小组也按照这种模式,将土地、林地收回集体管理经营。
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
合理分配利益“奶酪”
这场涉及村民“奶酪”的农村综合改革如何改?马季沟村向县委和相关部门主动请教,从全省改革的试点榆阳区赵家峁村学习先进经验,在国家、省、市层面寻找政策依据,同时靖边县配备精兵强将和党员干部全力推进改革。
马季沟村确定以资源性资产作为改革重点,将全村7个村小组共8890亩耕地、3万亩林地、2.2万棵树木和废弃的水域池塘及小型水利全部实行集体统一管理经营,集体将收回的土地等资源承包给大公司和农户经营,收回的承包费按股按人进行分配收益,村集体采用合作社形式运作,下设7个分社自主管理,促成了村集体与村民的“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把“死资源”变成了“活资产”。这样,农民不再拥有数量确切、位置清楚的承包土地,而是获得由承包土地资源等量化计算出的股份,通过拥有的股份获得相应收益。股份由人口股、土地股和资金股3种入股形式组成,人口股按现有户口本登记的人口为准,土地股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亩数折算,资金股暂时只考虑扶贫户的扶贫资金。
马季沟村按照“资源变股权、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的原则,探索形成了“确权确股不确地”的土地经营模式,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产权关系。明晰了农村产权“身份证”,让农民把产权“揣”在兜里,初步形成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为农村产权交易打下了基础。
“马季沟村模式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大胆尝试,这一经验模式具有普遍适用性,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复制。”县农工部部长李京津这样评价这次改革。
盘活沉睡的资产 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难题
在马季沟村二道河畔,一幅现代化的乡村旅游画面映入眼帘:亭台楼阁、泉水叮咚、小桥流水、游鱼戏水、袅袅炊烟,一派田园风光景色,围绕绵延几公里的二道河水面,外出打工的村民张银春回乡搞起了乡村旅游和休闲餐饮业,这里已是悠闲、度假、垂钓、娱乐的好去处,去年一年他就收入40万元。
看到眼前的景象,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淤泥堆积、垃圾遍地、杂草丛生的臭水沟?
这一变化离不开马季沟村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通过把池塘水域收回,再统一向外承包,实现“死水”变“活水”。“挖掉的不仅是田坎地畔,也挖掉了发展的壁垒,盘活了农村闲置的资产,让‘沉睡资源’变成‘鲜活资产’,调动了村民致富的积极性。”村支书雷志林深有感触。
现在,马季沟村村民既领股金又领薪金,总收入包括股份资产分红+劳务收入,更多改革红利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像张银春一样,该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创业就业。
“我把家里的70亩林地全部入股到了合作社,2016年仅土地流转和分红就近8000元。”说起过去和现在的生活,正在田里劳作的张培峰用“天壤之别”来形容。2014年以前,他们全家人的林地只有一点林业补贴,现在林地、土地都是“摇钱树”,去年他一家的收入达到了15万元。
“以前天天围着家里那几亩地转圈圈,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现在靠着与合作社一起发展,无劳力的五保户、贫困户一样能按股份分红,这是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我的脱贫一点都不愁了。”62岁的精准扶贫户鲁加业对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赞不绝口。
“我们的户口可值钱了,现在村上按人头分红,每年的收入除了分红还有劳务收入,呆在家里土地也会生金。”年轻妇女高振玲高兴地说。
随着马季沟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零散、地块浪费、贫瘠撂荒、资源利用率低下、村集体经济‘空壳’及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难实施和精准扶贫“拔根去本”的难题逐步破解,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30多年来农村综合改革的一次重大尝试,是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目前,马季沟村245亩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实施,1200亩标准化马铃薯基地建成,依托神水沟、二道河等自然资源的乡村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全村60%的精准扶贫户得以脱贫,村里的绿化、气化、美化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中……
(责任编辑:王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