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榆林建成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这是省委对榆林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新的要求。如何找准省党代会精神与榆林实际的契合点,引领各方面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为榆林发展争取更大的空间和更好的机遇?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
记者: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提升能源化工产业,深入推进“三个转化”,加强煤油气盐绿色高效开发,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榆林如何加快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用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戴征社:榆林的优势在于资源,但坚决不能简单地拿资源换GDP。一是要按照“国际一流、国内第一”标准,瞄准国际国内以煤化工为主的前沿水准,系统地完整地规划煤油气盐等资源开发和新能源培育,确保策划设计到位,实现和世界最先进的理念、技术、管理对接。二是要把握好煤炭等资源开采的规模和强度,推动产业集群化、产品高端化。重点扶持能化产业链的后端,抑制前端,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三是要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破解体制机制难题,把中省有关政策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榆林老百姓在资源开发中获得更普遍、更实惠的利益,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记者:榆林如何破解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并存矛盾,走出一条经济循环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路子?
戴征社:榆林生态环境上有毛乌素沙漠、黄土高原“两个脆弱”区域带,这种状况陕西唯一、全国少有。我们要用辩证法审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持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寻找资源开采强度与生态承受力之间的平衡点,这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大的痛点。要研究出台一套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投资机制,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和环境准入制度,积极引导和督促项目业主牢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构建起从矿区到园区到企业无缝对接的循环生产流程,形成从开采到转化到尾气废渣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的完整产业链,破解企业自身效益与生态保护对立的难题,走出“资源诅咒”的陷阱,对现实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记者:榆林如何加快城镇体系建设,走出一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戴征社:在中心城区建设上,坚持“四化同步”,提升标准、完善功能、聚集优势,同步推进绿化美化净化,打造最具影响力的核心区域;高新区要重新定位,摒弃旧体制痕迹,为城市发展提供理念、人才、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支撑。全市公共服务上,要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精细化管理。医疗卫生方面要引进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将诊疗技术向高端延伸,服务对象向基层覆盖;教育方面要面向域外招聘高水平的园长校长、聘请名师,整体提升教学水平,消除因为城市功能不完善带来的人口外流、人才外流、资金外流等负面效应。要清除各类不平等政策,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让城乡居民平等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尤其是南部县,要突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从根本上稳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要集中力量打造一批综合示范镇、特色产业镇、文化旅游镇,提高城镇辐射带动能力。
记者:拥有历史文化、边塞文化、黄土文化、红色文化等独特资源的榆林,如何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牵引作用,加快经济转型?
戴征社:榆林二产大、三产小,商贸不活跃,这是最突出的结构性短板,加快经济转型就是要在文化旅游上做文章。要充分发挥榆林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独特性,把整个商贸流通带动起来。沿长城、沿黄河“两带”要生态、旅游两手抓、两个效益同步推进,这两条带就是我们最大最独特的资源。围绕毛乌素沙漠边沿、黄土高原“两景”做文章,引进民间资本搞好开发,辐射带动石峁、白云山、统万城、红碱淖等大景区,着力打造高质量的特色文化旅游带。通过打造全域旅游,带动物流、电商、养老等三产消费,促进现代服务业大提升,加快推进三产发展,使三次产业的占比更合理、更协调。
记者: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使三秦百姓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全省人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榆林如何落实这一要求,把民生事业办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戴征社: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建设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民生保障水平既是重要标志也是核心竞争力。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导向,在民生实事上舍得投入,在补齐民生短板、减少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上狠下功夫,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持续增加,使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要倾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力推进教育、医疗、就业、住房、养老、社保等重大民生工程,持续改善民计民生,千方百计增加百姓福祉,以民生实效赢得群众认可,用干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李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