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陕北在线 >> 正文
2300多名志愿者投身绥德县抗洪抢险小记
2017-08-01 09:56:26 来源:榆林日报

7月26日,绥德县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省市县各级志愿者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开展抗洪救灾。专业救援队奔赴现场转移群众、清理淤泥;学生志愿者在保障点清点、搬运物资,安抚受灾群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出人出钱出力。一笔笔爱心款、一批批急需物资、一碗碗热乎乎的饭菜,解决了受灾群众的实际困难。

截至7月29日下午6时,在绥德县参与防汛抢险的志愿服务队达到31支,志愿者多达2325名。

专业救援队

冲锋抢险一线

7月26日凌晨5时27分,陕西雷霆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范广胜在工作群里发出绥德灾情,集结队伍,当即得到来自西安、延安、吴起、安塞等地的53名队员的响应,并开始做救援各项准备工作;上午8时,向省应急办报备后出发;下午4时,队员到达绥德,与县防汛抢险指挥部联系,根据安排,转移群众、一线抗洪。

“半腰高的淤泥里,转移被困群众很吃力。”范广胜回忆说。即便如此,他们将第一批10多名被困群众送往安全地带后,马上又投入到另一场搜救中。作为一名国家高级救助员,哪里有灾情,范广胜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不仅是范广胜,他的队员们也是如此。平日里,他们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遇到灾情便立即奔赴。

除了范广胜的队伍,连日来奋战在抢险一线的专业救援队还包括榆林蓝天救援队、延安圣地救援队、青兰坊酒业救援队等。他们及时排除多处险情,并安全转移多名受灾群众。

爱心“红袖套”

志愿服务暖人心

在米脂县第一中学的安置点,搬运救灾物资、打扫环境卫生、发放防疫宣传单……青年志愿者穿梭在受灾群众中。他们的胳膊上都套着印有青年志愿者的红袖套,这是他们的标识,也是他们的骄傲。

今年23岁的黑莹莹是一名中专生,已经放假回老家的她,听说招募志愿者后,第一时间赶来报名参加。“虽然我没有钱,但我可以出一份力。”黑莹莹朴实地说,“几天下来,我觉得志愿活动让我的暑假变得有意义。”

刘泽伟参加完高考不久,看到招募志愿者的消息,立即辞去自己刚找的兼职。他把事情的原委告诉父母后,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

像黑莹莹、刘泽伟这样的志愿者,在每一个受灾安置点随处可见。他们用志愿服务吹响后方防汛救援“集结号”,穿梭在维持秩序、搬运物资和安抚转移受灾群众的队伍中。绥德县民政局工作人员王晓波动情地说:“每天从各地涌来的救灾物资非常多,大部分是靠志愿者接收、搬运、发放的,让我们很感动。”

爱心人士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

7月30日下午5时30分,在绥德县一中安置点,受灾群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手里拿着碗筷,打一碗羊肉饸饹。在操作台一边,切菜、和面、配料、煮面、烧水、洗碗……50多名志愿者井然有序。这是爱心人士郭鸿飞和两个朋友一起建立起的爱心餐食点。

7月28日,听说道路基本通了后,郭鸿飞便从西安赶到绥德,担心当地没有蔬菜,他买了肉、面、豆腐等,并从延安市租借来锅具、桌椅、发电机、水桶等,当天下午就为武警消防官兵、受灾群众等400多人奉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如今,爱心灶每天早晚都会开,每天大概要用掉30袋面粉。

郭鸿飞要办爱心灶,担心人手不够,又叫了10多个朋友。第二天,就不断有志愿者加入其中。慕迆玲的房子成了危房,住在县一中安置点,但她主动帮爱心灶洗碗。今年59岁的何淑琴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一消息后,心心念念地要来帮忙,30日早上,从家通往安置点的路通了,她早上5点半就起床,6点多出发,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安置点,到了就开始切菜、准备配料。她告诉记者:“哪里缺人手,我就去哪里。”

除了力所能及地提供免费饭菜,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还积极开展捐赠活动,救灾物资从四面八方涌来,股股真情汇成一道坚强的暖流。

(责任编辑:李佳奕)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