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扬丝路精神、坚持资源转型、实现高效利用”为主题的第十二届榆林国际煤炭暨能化装备技术博览会已落下帷幕,从2006年开始举办的榆林煤博会,见证了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历程,也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崛起之路。新时代,新征程。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五新”战略部署,本届煤博会为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搭建了交流、对话、合作平台,探讨了未来能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能源清洁生产的技术创新和有益实践,促进了榆林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
在历届煤博会上,“三低一高”的榆林煤,无疑是榆林的最大名片。而在本届煤博会中,经过转化的煤化工产品,以及已经形成或在榆林得到验证的煤化工领域各类高端产能和技术,也同样夺人眼球。
全球首个年产50 万吨的煤油混炼工业示范项目,世界首套煤气油生产烯烃大型联合化工装置,全国首个年产100 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世界首个“循环硫化床煤制芳烃技术”,全球首创的“中低温煤焦油全馏分加氢技术”,年产220 万吨、39 个品种的世界最大煤化工项目……还有目前已形成的煤制甲醇226 万吨、煤制烯烃234万吨、聚氯乙烯143 万吨、兰炭2888 万吨、电石242 万吨、铁合金60 万吨、金属镁456 万吨的产能和500 亿元产值规模的煤化工产业、500 万吨产能的煤制油产业、1400万千瓦装机的煤电产业,都在展示着一个煤炭分质利用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准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煤化工基地的风采。榆林对外输出不再仅仅是黑乎乎的煤,而是无色、白色、黄色、棕色等看见的和看不见的新型化工产品,为全国人民的新生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质支撑。
榆林能化基地的发展水平怎么样,也许本届煤博会上的一个新现象就能从侧面加以佐证。那就是参加本届煤博会的外国嘉宾多。
进入本届煤博会会场,你会惊讶于有如此之多肤色、语言各异的嘉宾。他们来自俄罗斯、印度、哈萨克斯坦、泰国、韩国、柬埔寨、巴基斯坦、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白俄罗斯、蒙古等13 个国家。其中有国家政要、驻华使节,有商协会组织代表,也有企业代表。要说他们聚集在榆林的目的,也许乌克兰能源部副部长、煤炭总局局长拉季琴科·奥列科山大的话就很具代表性:“参加煤博会之前,我们参观了榆林的两家企业,他们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都非常好,他们从煤中提取衍生物用于化工加工,是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我作为我们国家能源工作的负责人,希望中国的企业和投资商带着新的技术、设备与管理经验去乌克兰投资,针对煤矿开采进行合作。”当榆林坚定不移地按照“三个转化”的总体战略要求,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时,这个沉淀千年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天蓝水绿的生态园林城市,这个转型升级的煤化工业高地,这个创新发展的能源化工新都,也借着本届煤博会的契机,吸引了来自世界的目光,彰显了“一带一路”上重要节点城市的风采。
对榆林来说,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只有更加努力,才能跟得上新时代的脚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届煤博会也是榆林继续前行的新起点,就如同榆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春临所说:“作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榆林,将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对能源工作的新部署,深入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坚持高端化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形成以清洁能源、合成材料、特色化学品为核心的能(源)—化(工)—材(料)一体化产业布局,打造国家级煤炭基地、煤电基地、煤化工基地、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区,生产出更好、更多的优质能化产品,满足新时代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建成‘高端、清洁、环保、安全’的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努力成为支撑陕西追赶超越的重要引擎和国家能源版图的重要一极,实现能源大市向能源强市的历史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