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被火辣辣的阳光照射着。在榆林市米脂县县城以北20多公里的地方,一条蜿蜒曲折的通村公路穿过一道道沟梁。行进在山路间,人们可以感受到一丝丝清凉。四下望去,只见道路两旁草木葱葱,山间碧水滢滢,山坡上梯田环绕。在公路的尽头,一座美丽的小山村映入眼帘,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银州街道高西沟村。
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从1959年起,高西沟村村民通过锲而不舍的奋斗,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使该村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水不下山、泥不出沟”
6月11日,在高西沟村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展览馆中,一张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照片上有一双粗糙的手,一双所有人看后都会为之动容的手。这是高西沟村原妇女主任、两次“全国三八红旗手”获得者常秀英的手。
作家冷梦见了常秀英的手后曾说,那双手不只是长满老茧,更像老榆树疙瘩,手指的骨关节特别粗大,像树瘤一样突出着,粗糙、黝黑,手掌像淬过火的铁一样坚硬。
记者在村里见到已经78岁的常秀英老人时,她的身躯佝偻消瘦,双腿因为严重的关节炎,形成了明显的“O”形,双手和膝盖的骨关节明显突出。
“当年的日子可苦了!我还记得我第一天结婚,第二天回娘家,第三天就上山干活了。那时候大家都一样,修梯田、打淤地坝,全村人奋战十天十夜,硬是把一座山头变成了小平原。”常秀英回忆说,“那时候的高西沟村太穷了,我平常只能吃到洋芋叶子,手脚天天泡在冷水里干活,早早就得了关节炎。可如果当初我们不努力,就无法改变高西沟村穷困落后的面貌。”
正是一代代像常秀英一样的高西沟人的不懈奋斗,为高西沟村今天的绿色生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的高西沟村,40座山、21条沟、126个堤坝,无一不布满绿色。
据统计,从开始治理至今,高西沟村已累计拦截泥沙200多万吨。“百灵子过河沉不了底,滚滚黄河里没有高西沟的泥。”这首陕北民歌形象地描述了高西沟人近60年来创下的“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奇迹。
发展生态经济助村民增收
“山上光秃秃,沟里乱石头。年年遭灾荒,十年九歉收。”一首民谣唱出了当年高西沟村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为改变这一困境,从1959年到1979年,在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中,高西沟人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山、水、田、林、路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使林、田、牧(草地)占全村土地的比例达到1∶1∶1。
“1958年高西沟村村民在老支书高祖玉的带领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用地、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原则,形成了全面规划、集中治理、沟坡兼治、林草齐上、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制订了‘山上缓坡修梯田、沟里淤地打坝堰、近村阳坡建果园、弃耕坡地种牧草’的规划。”高西沟村大学生村官常静动情地说,“正是因为几代高西沟人的坚持,每年有计划地一手抓平地改土,一手抓造林种草,一步一个脚印前进,才使高西沟村走出了广种薄收的恶性循环,闯出了一条农林牧全面发展的路子。”
高西沟村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质的飞跃,开创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建设的先河。改革开放以后,高西沟村又面临着村民经济收入低的现实。为了发展经济、提高村民收入,高西沟村创新发展了更加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型农业、主导经济型牧业、补充自给型农业的林草田种植新模式,将林地、草地、耕地的比例变为3∶2∶1。
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高西沟村总结出了“综合治理,保证水土不流失;打坝淤地,保证退耕不反弹;多种经营,保证收入不减少”的宝贵经验。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自豪地说:“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42万元,全村仅剩3户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这些年来,高西沟村先后获得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多项荣誉。
一道曾经不被治理的沟
鸟瞰整个高西沟村,有一道山沟呈现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新绿。
“那道沟叫八字沟。之所以呈现新绿,是因为这道沟的草木都是从2015年开始才陆续种上的,以前那里是光秃秃的一片。”姜良彪说,“20世纪60年代,老支书高祖玉力排众议,要求留下一座山头什么也不种,目的是让高西沟村村民不要忘记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高西沟村共有土地约4平方公里,现在共种植生态林1660亩,以油松、侧柏、杨树等为主;经济林793亩,以山地苹果、核桃、大扁杏等为主;另外,还有草地1500亩。全村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78%,林草覆盖率达64%。”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景象,姜良彪骄傲地说。(编辑: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