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大健康理念下中医药的哲学思维、独特优势与传承诉求
2024-01-31 10:20:24 来源:《新西部》2023年第11期

健康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健康理念下的人民健康更是对人的生命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的关注与呵护,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切实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要求。中医药在守护人民的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文化蕴含哲学思维,也对树立大健康相关的价值观、经济观、社会观、人文观等具有重要作用。挖掘其中的哲学思维理念及传承诉求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树牢大健康理念、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甚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生命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首先是具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的生命性是社会性的基础,因此重视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也成了人民的基本福祉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这一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强调对人的生命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关注和呵护,不仅追求“没有病痛”的健康,而且还要关注人的心理、精神、道德和所处环境的健康,此所谓“大健康”。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指导下的对中国传统生活理念和健康养生理念的继承,也是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提出的一种全局的理念。

图片

中医药在守护人民的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中医药是中国几千年的医学实践经验、规律探索、生活方式和文化积淀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而且辐射到中国的饮食文化、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茶文化、养生文化等方方面面,成为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其中蕴含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修养论等,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科学思维方式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树牢大健康理念、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的核心理念及哲学思维

“中医药是包括了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1]中医药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是中国哲学思维和思想智慧的深刻实践,内在的包含了中医的理论学说、思维方式和实践经验,体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和统一,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

(一)系统思维

中医与西医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西医更多的是线性思维和直观思维,而中医则强调整体观、系统论,中医认为人体内脏五大功能系统既相互独立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又相互协同合作维持人体的运转,人体的某一局部发生病变对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由表及里推断病变的根本原因,治疗中不治一脏而是整体调理,这就是中医整体论治的理念,这种理念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康复的各个方面。中医也会把人放在其所处的自然、人文社会环境中综合了解,认为气候、地域、水土、性别、习惯、心理、职业等都会给身体带来影响,因此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辨证论治。

中医注重从人体内部各要素、人与环境的关系去探讨生理、生命,这种注重发挥人体内部各个脏器的功能促进各脏器间平衡协调运作、人与外界环境和谐发展的思想就是系统思维。

(二)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哲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要求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中医的辨证论治就是对这一思维的具体实践。

中医不孤立零散的看待病症、推断病因,而是系统把握诊治,强调各脏器的相互作用和与外部环境的和谐,通过调节人体气血脏腑的平衡或者增强、调动人体的免疫机制来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把人体看做有免疫力的发展着的有机体,这就是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中医首先承认人体存在阴和阳、正和邪、虚和实、表和里、寒和热等既是相互对立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矛盾,辩证论治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强调要从现象看本质,从现象综合分析、由表及里找出整体证型,进而分析治疗方法;区分“标本缓急”,提出“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思维方法的具体运用,既承认标和本,急症和缓症等各个方面矛盾的存在,又在不同阶段抓住了主要矛盾;“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中君药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药量相对大,臣药次之,其他再次之,这种组方原则内在的承认矛盾具有不平衡性,辩证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三因制宜”指要因人因时因地辩证论治,相同的病症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剂,不同地方不同时节方剂也有变化,就是承认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方法。

(三)底线思维

中医在“治未病”和养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黄帝内经》最早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病养生思想,治未病就是要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及时掌握病变发展的趋势在病变未产生前采取措施。底线思维重点在于提前防范和采取措施,使可能发生的不好的事情转变为好的事情,中医养生理念就是这一思维的具体实践。

中医所谓“正气”就是要提高免疫力、人体的自然康复力,所谓“正气存内,邪气不干”就是通过提高免疫力改善机体的状态使其正常运转,而养生就是要扶正祛邪、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底线思维。

(四)创新思维

中医药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守正”要求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注重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创新”则是要不断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和技术,为中医药注入“源头活水”。

中医药从几千年前的原始时代发展而来,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智慧创立自己的体系,到不断总结经验发展新流派,从借助现代诊疗设备博采众长使中医药现代化,到青蒿素的诞生,再到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走向世界,中医药一直在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突破自身求新存异。

虽然近代以来中医发展遇到过瓶颈,特别是西医进入中国以后,中医被误解被曲解被攻击,出现了一些“中医黑”,但中医药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突破创新,现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出现也为中医药的研究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疾病也在变化,人类对于健康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强,大健康理念、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以及各种健康制度的保障使得中医药不断地注入创新的因素,这将使中医药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突破。

中医药在大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优势

在守护人民身心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方面,中医药一直发挥着独特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化提高人民建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健康中国建设的重点在于预防、在于身心共同健康、在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此中医药有着特殊的优势作用。

图片

中医药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淀,是中国哲学思维和思想智慧的深刻实践。

(一)理念优势

中医的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对于预防疾病有着重要作用,健康的体魄、少生病是生命质量的保障。“以治病为中心”意味着身体健康已经出现问题,是在健康的“末端”发力,针对的是“疾病”,提高临床疗效、提高医药服务能力等是其手段;而“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理念则意味着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要进行健康的源头治理,针对的是“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养生、治未病等是其手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意味着重心从“治已病”变为“治未病”,意味着个人由被动主体变为健康的主体、主责。

受文化差异、遗传基因、生活习惯等影响,我国的健康事业发展不能照搬西方的标准和要求,要建立更符合中国人特征的大健康体系,而中医的理念与“大健康”理念倡导的“对生命全过程、全方位呵护的理念”有相通之处。例如,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特征决定了要把人置于宇宙天地、环境气候、社会人际、生活习惯、心理情绪等综合因素影响下来观察,分析这些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中医也关注人在各个成长阶段的特征和对健康的影响,因此在大健康事业中中医药具有独特优势。

(二)诊疗优势

中医在慢性病诊疗方面有优势,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而中医药的针灸、食疗、拔罐等在治疗慢性病中有好的疗效。

在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及社会环境等影响下,很多人总是处于记忆力下降、失眠、乏力、精神不振、腰腿不适、适应能力降低等“亚健康”状态,中医药采用拔罐、针灸、按摩、冥想等方式,对这类状态的改善有良好的效果。

中医药诊疗手段的便宜、无副作用以及少投入、高回报的特点,给群众较高的医疗保障,也是中医药下沉到农村基层偏远地区,保障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手段。

(三)文化优势

隋唐时期著名的“药王”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的第一卷《大医精诚》中论述了医德的内容,他提出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2]最早论述了大医精诚的医德思想,其中“精”指的是要有精湛的医术,有“仁术”、技艺高;“诚”指的是有高尚的品德修养,有“仁心”、有大爱。这种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对他人无限关怀、大爱无疆的精神不仅是对医者的要求,更是每个岗位的基本职业道德,一方面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就是对这种人文精神的传承。

中医认为“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强调以人为本。中医往往采用针灸、拔罐、食疗、按摩、太极等综合治疗方式,注重病人的自我感受,西医则注重人的器官和病理功能。中医强调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一视同仁及时诊疗;尊重人性,将人视为有七情六欲的人而非各个器官的堆积组合;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体,很少涉及复杂伦理问题的人体试验,尊重人性、人的生命尊严。中国人将“五福临门”“福寿康宁”“内心恬淡” 作为生活的向往,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的“大健康”理念是一致的。[3]

中医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仁者爱人、人与自然相和谐等思想精华运用于实践中,积极吸收古代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思想辨证论治,在人类繁衍生息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对中国人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人文精神、思想观念至今依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并辐射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些为大健康理念、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和现实基础。

中医药的传承诉求

中医药在促进人民健康中有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发展到今天也有很多的“短板”,技术相对落后、保护不到位、创新不足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需要大力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的作用,建立相应的制度保护中医药的精华和遗产,坚持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现代化和创新发展,不断走向世界。

(一)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入手

中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宗教和文化相结合,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民族精神的延续,包含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因此,传承中医药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应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历史入手,坚定文化自信,在坚守传承的基础上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华和当代价值,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

(二)与百姓生活方式相结合

中医药不仅有“道”的层面的理念,又有“术”的层面的操作,传承中医药要从两个层面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传统的中医药文化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教育、健康养生、中医旅游、多样化生活方式、文学艺术欣赏、大健康产业发展等层面满足人们对生活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真正将中医药融入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群众从为生活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健康模式,从养生、治未病到拒绝内耗、内外兼修,全面健康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诉求。

(三)调动各方面积极力量

最好的传承就是使用。中医认为健康不仅与身体素质、情绪心理、免疫力等个体生理因素有关,还与社会环境、人际交往、教育、环境卫生、相关制度等社会因素有关,因此健康中国建设、传承中医药不仅是卫生部门或者中医相关工作者的责任,需要各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个人共同发力,建立覆盖各类主体,推进医疗、健康、养老等协同发展,形成匹配于大健康的治理、健康管理格局,在其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需要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层面制定宏伟规划、提供各方支持;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需要专业中医界人士的奉献和热爱中医的志愿者等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为中医药的传承保驾护航。

(四)坚持科学态度和方法

中医药的发展历经几千年,厚古薄今和用西医的标准衡量都不是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迷信权威与个人经验不利于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全盘吸收与固守传统也不是科学的态度。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就是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时刻警惕各种泛中医药文化和伪中医药文化的侵蚀;要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发展符合中国人体质的全民健康方式,传承精华,在坚守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中医药;坚持大健康理念,结合中国人的生理特征和生活理念,发挥中医药在理念、诊疗、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构建大健康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蓄积合力。

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既要传承好中医药优秀文化,又要发挥好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真正让人民有文化和健康获得感。健康的身体是人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是人自由的前提,因此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就要树立大健康理念,在预防疾病、养身保健和消除不健康因素(包括社会因素)上下大功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进一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2]孙思邈:《千金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4。

[3]苟天林:《中医药与中华文明简述》,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辛晓宁 中共铜川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文化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