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上新西部网
  • 不良信息举报窗口
您的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调查笔记 >> 正文
守护一群猴子 保护一片家园——芒市芒杏河保护地“个体在场式”的社区保护构想(《新西部》2023-2)
2023-03-02 15:16:54 来源:《新西部》2023年第2期 作者:张维佳 潘奕菲

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芒杏河保护地,一支仅有6人的巡护员队伍,撑起了菲氏叶猴的守护伞,为芒杏河地区的自然保护点燃了荧荧之火。

一群小小的银灰色猴子,有人为了它们蹲守数月只求一睹真容,有人放弃开车步行上班只为提供“云守护”,有人日夜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提供无声的守候……这一切都发生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芒杏河保护地。这群拥有淡蓝色眼眶、身披银灰色毛发的精灵,就是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菲氏叶猴。

2020年10月,蚂蚁森林上线了位于德宏州的芒杏河菲氏叶猴公益保护地,1600万网友通过支付宝线上参与,以“人人一平米”的方式认领保护地面积,为千里之外云南大山深处的菲氏叶猴守护家园。项目开展的同时,当地社区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态保护合作模式。在芒市林草部门的支持下,部分村民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作为巡护员负责保护地巡护和菲氏叶猴种群的监测工作。两年来,芒杏河保护地建立了较为稳定地巡护体系,保护工作也取得一定进展。

从“零”开始,与“灵”结缘

“一个月不到山上就觉得心痒痒的,大概是这种感觉吧,我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虽然接受过多次采访,只有31岁的巡护员李明仙仍略有羞涩。作为“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唯一的女性巡护员,李明仙是一位出生在中缅边境德宏芒市的90后姑娘,从师范学院毕业后选择回到了家乡的小寨子。

从生姜种植到在村委会工作再到如今成为专职巡护员,在李明仙看来,短短两年的巡护员生活却给她带来了不可言说的奇妙变化。她虽然从小就生活在山脚下的寨子里,但也仅仅知道山上有猴子,并没有亲眼见过,直到在村委会工作时,才知道了山上的猴子叫“菲氏叶猴”。李明仙与猴群的故事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协会刚成立我还没加入的时候,我只知道大家是保护猴子的,其他什么具体工作都不了解。”

与其他巡护队员不同,李明仙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生态保护工作,跟着熟知山路和能在巡护过程中辨认出各类动植物的“老炮”们,李明仙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山中留下了自己探索与坚持。作为唯一的女巡护员,起初面对遥遥山路与未知的一切,她往往只能堪堪跟在巡护队的后方,偶尔还需要呼唤队员们一起停下休息。每当雨季来临,巡护员们不仅需要担心蛇的出没,还要承受哪怕穿上雨靴也无法避免的危险——蚂蝗叮咬,“一开始特别怕,只能让他们帮我从裤子上摘下来,不然会钻进去吸血,现在嘛习惯了,都是摘了揉揉就扔掉了。”

对于巡护员之一的李明仙而言,例行收集红外线相机中的影像资料是让她感到最为激动和高兴的事情。虽然她在现实中见到猴子的次数很少,但每当她所负责的红外线摄像机捕捉到猴群的身影时,一种亲切感和骄傲感便油然而生:“每次看到这些视频和照片的时候,我就感觉我们做的这些工作还是有意义的。”

图片

红外线相机捕捉到的菲氏叶猴影像照片

目前,巡护员们在2.4万亩保护地中架设了20台红外线相机,这些相机24小时都在工作,可以定点对同一位置进行持续性的监测。每一台红外线相机得到的结果,就像野外庞大生态系统中的一块拼图,当数量足够,巡护员和科研人员经过数据分析就能了解生活在芒杏河保护地的菲氏叶猴们的基本信息,并且通过科学计算推测出它们迁徙的速度和频率。因此,定期对红外线相机进行设备检查是巡护员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他们每个月末都要专门上山一趟,检查、更换相机电池并回收数据内容。对于李明仙来说,红外线相机中菲氏叶猴的身影是对她工作的鼓励与慰藉,更是对她巡护的价值肯定,她在切实走进深山和菲氏叶猴接触的过程中,将对工作的兴趣转为了对自然保护的热爱,也实现了对菲氏叶猴的“个体在场式”保护。

影像“在场”:讲好人猴故事

李明仙既是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秘书长,也是协会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基于两年来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她对协会的未来发展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只有把本质的巡护做好,协会才能走下去。”据她介绍,芒杏河保护地巡护员现在主要分为两支队伍,一支主要负责保护地巡护和收集红外线相机中的影像资料,一支专门负责找猴和追踪猴。总计6人的巡护员队伍并不算庞大,但正是这一支小小的队伍撑起了菲氏叶猴的守护伞,为芒杏河地区的自然保护点燃了荧荧之火。

芒杏河地区不仅是菲氏叶猴的栖息地,也是许多其他种类野生动植物的伊甸园,其中包括熊狸、蜂猴、白鹇、蛇雕、原鸡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沙椤、合果木、景东翅子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多种濒危野生动物和两栖爬行类动物。据李明仙描述,随着法律法规的出台和执行,现在已很少有人进山捕猎野生动物、随意砍伐树木了,但偷挖野生兰科植物、野生中草药等珍稀野生植物的现象依旧很常见。部分居住地村民会埋怨巡护员“管得太多”,但李明仙却清晰坚定地认为生物个体与环境是不可割裂的,“重要的是村民意识的改变,像我们巡护员进山肯定不会想着带个弹弓打点什么回去。”李明仙也清楚地认识到观念转变这一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对于芒杏河自然保护协会而言,尽力加大对于菲氏叶猴宣传的广泛性,提高宣传质量,让更多人了解保护工作的内容的切实开展是协会规划中以及必须完成的步骤。

图片

巡护员们正在检查野外的红外线相机

李明仙在协会中还承担着新媒体宣传的重任,她注册了名为“守护菲菲的芒杏河”的抖音账户,在平台上分享巡护员的日常以及菲氏叶猴的影像视频。2022年8月,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发起了面向滇金丝猴保护区或保护地巡护员的生态影像赋能计划,当李明仙了解到这次影像培训活动时,她代表芒杏河巡护团队主动联系了项目主办方进行报名询问,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更是激动地一整晚都没有睡着觉。

巡护员们几乎每天都要进山,开展影像培训之前队员们都是仅仅用照片来记录,偶尔拍短视频,但山中的一切都是不可预测的,并不是每件趣事都能刚好被记录,而拍摄内容缺乏美感也不会引起观众的观赏兴趣。

“我们想让大家知道我们巡护每天都是干什么”——这是李明仙表达对于“为什么而拍摄”最诚挚的回答。“生态影像赋能”赋予了以李明仙为代表的野生动物巡护员更多“在场”的机会,当巡护员开始记录,影像便呈现出以巡护员在场为中心的世界,个体独特的文化立场和个人的思考让每份“在场”都是不可复制、不可忽视的。李明仙和其他巡护员也希望在讲好菲氏叶猴故事的同时用影像的方式记录自己家乡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传统,唤起自身与社区更多的行动,共同为构建和谐的在地社区生态与文化系统而努力。

以村民之眼:搭建一线保护网

据李明仙介绍,这支自发组成的巡护队伍中有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巡护员,每次观测菲氏叶猴时都不需要使用望远镜,而且他总能快速地指出最便于捕捉猴子影像的红外线相机位置,他就是——黄田邦。

图片

巡护员黄田邦

很难想象的是,这位在李明仙口中拥有“寻猴神技”的巡护员老黄,曾经是猎猴队伍中的一员。对于黄田邦来说,上山捕猎的经历,至今都令他心有愧疚。他告诉明仙,上世纪末,有些村民还以猎捕山中的菲氏叶猴为乐,一次自己打中了一只母猴,当他兴奋地走到受伤的猴子身边时,却看到它身后不远处还有一只通体金黄的小猴子,小猴似不顾周围一切危险,冲到了已经倒在地上的猴妈妈身边,低头啜泣。那一瞬间,黄田邦备受触动,那只哭泣的小猴仿佛丧母的孩童,他意识到自己就是造成母亲和孩子阴阳两隔的罪魁祸首,从此,黄田邦再也没有拿起过猎枪。数十年来,这双善于追猴的眼睛依旧一遍遍在山里扫视着,只是目光里皆是怜爱与救赎。

从猎猴人成为护猴者的黄田邦、从师范生成为巡护员的李明仙,这支由芒市镇河心场村和轩岗乡芹菜塘村两个村的村民们自发成立的保护队伍虽来源不同,如今却因同样的意志聚集:喜欢猴、熟悉猴、保护猴。如李明仙所说,保护菲氏叶猴绝不是对这个物种的单独保护,是生态环境观念的转化和对环境的总体性保护。在巡护工作的开展中,李明仙也意识到单独依靠巡护队的维护无法形成全面、有效、可持续的保护力量;让保护地周边村落村民认识到自身是保护地生态环境最直接的影响主体,启发村民自主转变保护意识,将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和发展视作个体责任才是搭建当地一线保护网的有效路径。

菲氏叶猴群的发现让芒杏河从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为了备受外界关注的自然保护地,也为当地保护地居民提供了依托生态旅游、带动助农产业等替代经济发展新模式。一方面从各地前来参观猴群的游客需要巡护员作为向导,村中人家同时可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服务;另一方面重楼、石斛、以猴子命名的蜂蜜等等许多大山中的土特产被带到山外,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对外销售。

图片

巡护员姚明申负责河心场片区的巡护工作

图片

李明仙正在进行菲氏叶猴相关知识讲解

图片

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的巡护员们的合影

对于承担保护职能的自然保护地来说,周边社区是决定保护地可持续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倡导在发展中强调社区的主体地位,促进社区居民保护意识转变的同时让人们切实参与一线保护工作;让村民自主参与到保护地相关项目的规划、决策和实施、管理经营以及利益分配等每一个环节中——如此才能加强当地人民的“在场”感,才能对山中猴群的保护工作有实际的情感体验和价值依托。同时,还应尊重地方社区在千百年发展中留存下来的乡土知识,征求群众意见,唤起村民对发展的责任感,凝聚村民对于发展和保护成果的价值感。

“当村民具备眼睛一样的敏锐洞察力,我们保护的就不仅是眼前的猴子”——这是李明仙对于加强自主性社区参与、凝结社区力量的理解。通过强调社区参与、搭建全面有效的一线保护网从而构建社区保护地的生态发展模式也为芒杏河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更多看得见的未来。

(本文图片均由芒杏河自然生态保护协会提供,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

张维佳 就读于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潘奕菲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本科生,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实习生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12377
手机举报APP下载
陕西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9-63907150 / 029-63907152
新西部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029-8526030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拥有新西部网所有版权 备案号:陕ICP备06011504号-3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