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猴子满山跑——在外人看来,这是一项充满艰苦和挑战的工作,但对于一线巡护员和龙忠、张金山以及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生态旅游科副科长胡善斌而言,这是他们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当我们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感兴趣时,便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许多大众传媒想让我们知道的讯息,或许此时,我们就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用巡护员的眼睛看看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清晨五点半起床,上山。通过猴群留下的粪便、掰断的树木断枝的新鲜程度来追踪猴群,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下午待猴群入睡后,下山。这是云南省怒江州兰坪县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的一天。追着猴子满山跑——在外人看来,这是一项充满艰苦和挑战的工作,但对于一线巡护员和龙忠、张金山以及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生态旅游科副科长胡善斌而言,这是他们倾注一生心血的事业。当乡村之眼生态影像培训团队到达云岭保护区内大村头管护站时,白族巡护员张金山和他的队友才刚刚结束在山上的巡护工作,便急匆匆赶到管护站和大部队汇合,准备参加这次影像培训活动。“我们滇金丝猴长得特别好看,尤其是粉红色厚厚的嘴唇,就是它的标志。”仰天鼻、粉红唇、大眼睛的滇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仅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南缘云岭山脉,即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狭长地带。
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滇金丝猴生态廊道修复造林工作(兰坪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供图)
云岭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滇金丝猴集中分布的最南端,这里的猴群保护对于整个物种的存续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多年来,云岭自然保护区通过开展野外巡护、科教宣讲、社区共管等方式在滇金丝猴保护工作中取得较大突破,最直观的保护成效体现在种群数量上:从保护区成立之初的260只,增长到现在的540多只。一群猴子、一天日常:斩不断的人猴情缘
“大概是在沙拉山那一片吧,当时离死亡真的一步之遥。”张金山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五年前那个惊险的瞬间。那天清晨,张金山和伙伴们轻松愉快地踏上了那条熟悉的巡护之路,太阳还未完全爬上山巅,温暖和煦的晨曦照耀着青翠的冷杉林。在刺栎坡一带,他们发现了滇金丝猴留下的新鲜粪便,这让大家无比兴奋——“马上应该就能看见猴子了!我们再往上走走!”大家按捺着激动的心又向前走了大概四五公里,突然,张金山停下了脚步,大家抬头一瞧,在离他们不到五米处,一只黑熊正呆呆地站在那里望着他们。“我当时就在想,会不会完了啊,要回不去了……”熊是他最害怕的野生动物,虽然以前也见到过,但从未像这次一样近距离对峙过。他先向同伴挥手示意,随即立马向后撤了大约三十米的距离。“我边跑还边回头,那只熊好像在追我们,我当时真的害怕会被它一掌拍死。”为了尽量不惹怒这只黑熊,张金山和同伴急匆匆爬上了身边的不算粗壮的树干——“因为熊爬树是靠整个爪子,所以比较细的树它是爬不上来的。”那只黑熊在树下来回转了大约十分钟,随后悻悻离去。“如果那天我们遇到的是一只带着崽的母熊,估计就回不去了。”像这样的突发状况,对于巡护员们而言,已属家常便饭。“虽然很危险,但我们离开那里大概半个小时就见到猴子了,那一刻就感觉什么都值了。”张金山从事滇金丝猴保护工作已近十三年,历经岁月的磨炼和成长,如今已成为东喜玛拉雅研究院云岭滇金丝猴云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云岭站)野外研究助理,并于2022年8月获得了“2021年度优秀滇金丝猴巡护员”称号。
在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项目的中期回访活动中,普文龙老师带领胡善斌、张金山、和龙忠三位巡护员进行实地拍摄训练。
目前,云岭自然保护区的滇猴巡护工作主要分为三个片区——长岩山、龙马山和沙拉山。年仅36岁的汉族巡护员和龙忠,已有近十年的巡护经验,更令我们惊讶的是,未至不惑之年的他,已成为了一位年轻的祖父。当谈起自己的孙子时,和龙忠满脸笑容,“我家孙孙特别可爱,我抱着他的时候就会想到那些山上的猴子,大猴子也是这么抱着小猴子的。”我们打趣他这么年轻就成为了祖父,他也会略带羞涩但又无比骄傲地告诉我们:“等我家孙孙长大了,我就带他上山去。说不定我六七十岁就是曾祖父了,到时候四世同堂,大家都做巡护员上山追猴去!我要在山上走到我走不动的那一天。”一片山林、一个社区:构建可持续生态保护网络
张金山和和龙忠在2022年的巡护过程中,几乎每天都能见到滇金丝猴。“他们是靠着食用树木枝头的嫩叶才能继续生存的,因此大多数时间里,滇金丝猴都在树上。”和龙忠介绍到,“猴子都是一群一群的,以家庭位单位生活在一起,而且它们也是一夫多妻制。”因此,在观察猴群状态、清点猴子数量时,大家就得拿起望远镜,在距离猴群一二十米的地方“数猴子”——“如果离它们太近,猴子就会跑掉,因为它们也害怕人。”对于猴群的生存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生态旅游科副科长胡善斌告诉我们一个答案——栖息地的完整性。“如果人类继续扩张的话,猴子们的生存空间就会变得更少。”这是胡善斌在多年巡护实践过程中最深刻的体悟。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云南大面积的森林由于开荒耕作、砍伐采挖等人为原因而被分割开来,这就导致了滇金丝猴的生境面积不断缩减。生存环境的碎片化也会妨碍猴子群体的迁移,并随之带来更多的问题。例如,当猴群被困守在一片森林无处可去时,这里的树木嫩叶迟早会被吃光吃尽,那么猴群中就会产生“粮食危机”。因此,进行滇金丝猴生境恢复与生态走廊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从2020年开始,在“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的支持下,云南对滇金丝猴生境廊道进行了3242公顷的修复,共计栽植了23万株云杉和10万株华山松树,其中包括云岭自然保护区增种的树种34.75万余株以及恢复的滇猴栖息地植被4459亩。“生态廊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长岩山、龙马山和沙拉山的滇金丝猴能够顺利地迁移。”胡善斌说道,“但是单靠植树造林还是不够的,要加强我们云岭的滇金丝猴保护,还要能凝聚群众的力量。”社区保护,是将自然生态、地方文化和社区建设进行可持续融合的一种发展形式。这种以原住民社区治理为主的保护方式,能够让自然保护地中的自然与文化“携手同行”,延续生物文化多样性,构建起可持续生态自然保护网络。推动社区保护,关键在于唤起当地居民的内生动力。兰坪保护区中的巡护队建设是推动社区保护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也仅唤起了一小部分群众的保护意识,对于构建整体性的社区保护网络而言,要走的路还很长。正如胡善斌所说的,“只有当大家都发自内心地保护猴子、保护森林,那我们才能说兰坪的社区保护做得好。”一台相机、一部影片:用巡护员的眼睛看世界
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外,张贴着一张巨幅照片展板——一只憨态可掬的滇金丝猴正端坐在树枝上,它四肢的毛发呈黑色,脸颊和腹部的颜色则偏黄白色,丰满鲜艳的嘴唇则是它身份的标志。这张照片的拍摄者就是胡善斌。“最开始我们用相机拍到了云岭这边的滇金丝猴照片,但是好多人都不相信这些猴子是这边的,他们都觉得是白马雪山那边的,因为只有那边的猴子是能够亲近人的。”胡善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摄影爱好者,多年来的巡护和追踪工作,使他能够近距离接近猴群,并拍摄到数量众多的摄影作品。那些扛起长枪短炮走进密林的次次经历,已成为他最宝贵的回忆。怀揣着对滇金丝猴保护的激情以及对影像拍摄的热爱,胡善斌动员了与他相识的几位巡护员,一同报名参加了由云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的巡护员生态影像赋能计划。他们将通过系统学习纪录片的拍摄、剪辑,并进行自主实践,最终独立或相互合作地摄制出属于巡护员自己的影像志。
巡护员和龙忠正在学习用手机拍摄视频时手动调节各项参数的方法
巡护员们在课程实践中的拍摄画面
但在经历了生态影像课程的学习之后,他心里多了些疑惑……“我们即便掌握了纪录片拍摄和剪辑的技术,那拍出来的片子会有外面的人看吗?”我反问他:“如果最终外面没有人看,那你会选择不拍了吗?”“当然不会!因为我们拍的都是巡护中最真实的故事,就算外面人不看,我们也会留作纪念,给自己看、亲戚朋友看、给孩子们看。”“你觉得他们会喜欢你们的影像吗?”“应该会,毕竟这些影像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别处看不到这么真实的故事。”胡善斌用朴实的语言解决了影片拍给谁看的问题,其实拍给谁看不重要,有人看才重要。如果在拍摄中限定了拍给谁看,那影像势必会带有一定的妥协性和迎合性,这便失去了拍摄的初衷。“乡村之眼”在本次巡护员生态影像培训中倡导的影像理念是帮助巡护员发掘并展现自己内心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们的作品本身只需具备属于这一群体独特的文化属性,他们在拍摄和制作时也不需要过多考虑影片受众。在闲聊的过程中,几位巡护员还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数年前,某电视台纪录片栏目曾到兰坪地区摄制影像风物志,特意找到保护区的巡护队伍,希望巡护员们能够提供一些画面精美的滇金丝猴视频素材作为栏目的影片剪辑材料。面对这一请求,大家都十分激动地答应了。但当节目正式播出时,巡护员们曾经提交的视频素材全部都被替换成了红外线相机拍摄到的动态影像资料,大家的心情瞬间就如霜打的茄子般。胡善斌代表巡护员团队找到栏目组询问情况,得到了这样的回复——“你们提交的视频素材拍的太好了,我们有点不相信这些是你们自己拍的,所以就换成了红外相机拍的视频。”短短一句回应,却让我们悟出两层含义。首先,巡护员们本身便具备了较为突出和完整的影像拍摄技能,他们有能力用影像的方式讲述动物与人类、环境与文化的故事;其次,在当今的主流媒体和大众舆论场域内,巡护员们很难依靠外来影像手段获得更多的认可。因此,帮助巡护员们拍摄、表达以自己视角看到的世界,是需要的,更是必要的。行走一线的巡护员们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是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但当下的主流传播媒介在这方面的关注非常缺乏。生态影像培训以参与式互动的影像实践方式,力求提供一种手段来修补这种缺失,给处于主流社会边缘的群体提供一个平台,并将影像制作的权利以及利用影像开展自我教育和公众教育的权利交还给巡护员们。当我们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感兴趣时,便会有意无意地接受许多大众传媒想让我们知道的讯息,或许此时,我们就该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用巡护员的眼睛看看这个独一无二的世界。
作者简介
潘奕菲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学本科生,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实习生
责任编辑:王顺利/《新西部》杂志·新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