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东方
经过六年的发展,如今,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它不是单纯的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与此同时,还助力西部地区加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
2021年9月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有关情况。同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经济、高效、便捷、绿色、安全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通路持续强化,通道、港口和物流枢纽运营更加高效,对沿线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
自2015年11月中国与新加坡启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陆海新通道就成为双方物流合作领域的重点示范项目。通过这条联结“一带一路”的通道,广袤的中国西部开始书写从内陆落后地区转身开放前沿的传奇。
拾级而上开启新的上升空间
2019年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陆海新通道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份被誉为指导中国西部地区未来一段时期开发开放的纲领性文件,搫画了西部地区以陆海联动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从顶层设计了陆海新通道的总体构架、空间布局、产业纵深和创新模式。
两年后,《“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出台。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方案》拾级而上,开启了陆海新通道新的上升空间,就像一份路线图,详实、细致、可执行!”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周小棋则认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相比,《方案》在结构和内容上保持了延续性,但在理念思路、目标任务等方面突出了“加大力度”“高质量”“共建共享”等,紧密结合通道发展实际,根据通道新情况、新要求,提出了推进任务落实的新路径、新方法,力求更好指导通道发展。
根据《方案》,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将主要在加快推进主通道建设方面着力。发挥铁路骨干作用,加快大能力主通道建设,尽快形成东中西线通路合理分工、核心覆盖区和辐射延展带密切沟通、与东南亚地区互联互通的陆海新通道陆路交通网络。西线以打通缺失路段为重点,优化完善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西线通路;中线以打造大能力通路为重点,加快提升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湾港、洋浦港)中通路运输能力。稳步推进贵阳至南宁高铁建设,推动重要通道客货分离,释放既有干线货运能力;东线以提升既有线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完善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东通路。加快建设重庆至黔江高铁,释放既有干线铁路货运能。
同时,推动通道北延东联,加强核心覆盖区与辐射延展带、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衔接,强化东中通路与兰州至重庆、柳州至广州、西安至安康及襄阳至重庆等干线铁路连接。推进泸州过江通道、重庆麻柳嘴长江大桥等建设。加快陆路跨境通道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设施互联互通。建成中老铁路,推进连接凭祥、东兴、龙邦、磨憨、瑞丽等口岸铁路建设。《方案》还强化重要枢纽功能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开工建设一批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完善陆港、空港、口岸等设施,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
在强化重要枢纽功能方面,《方案》首先强调加快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建设智慧港口、打造现代国际门户、建设自动化码头、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其次,打造海南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推动重庆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建设,建设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完善沿线枢纽与集疏运体系。
《方案》还对陆海新通道的港航能力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设施功能、服务配套全面完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进一步加密,新增国际航线10条以上。北部湾港、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1000万、500万标箱,其中外贸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00万、100万标箱。
根据《方案》,陆海新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将起到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北部湾城市群,壮大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加快重点都市圈建设。加快都市圈资源要素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吸引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注重发掘通道沿线的消费品双向物流需求,按照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发展通道经济为导向,建立沿通道的产业上下游联系,培育通道增量货源。此外,将支持西部省份在北部湾建设“飞地园区”,参与向海经济发展。通过上述措施,更好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推动通道建设带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
两年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提出通过发展国际合作园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陆港经济区,发展航运、航空经济并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方案》进一步提出,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加快资源要素和产业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并联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若干枢纽经济区,强调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节点建设、拓展境外服务网络,衔接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周边国家合作,强调充分利用国际协定和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壮大国际合作园区和经济合作区。
用周小棋的话说,《方案》提出的一系列措施,扭住了通道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共建共享的牛鼻子。
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
2021年11月初,“穆勒首尔”装载一批外贸货物自重庆经铁路运输至钦州,再由钦州装船运至洋浦,最后经洋浦中转至目的地马来西亚巴生港,在陆海新通道首次实现“铁海联运+内外贸同船”相结合的运输模式,标志着“重庆至洋浦”铁海联运通道的正式打通,填补了洋浦长期以来没有南下外贸中转货物的空白。洋浦利用海南自由贸易港运输便利化政策,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发展迈上新台阶。
▲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亮点频现
与中欧班列最大的不同是,陆海新通道可以说是合作共建机制不断完善的产物。2015年11月,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其重要目标之一即为降低西部地区物流成本,促进国际间投资贸易增长。与此同时,中新两国也注意到,“一带”与“一路”在亚欧大陆的版图中是两条东西走廊,尤其需要一条贯通南北、联通陆海的新通道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衔接。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2016年3月起,中新两国开始谋划陆海新通道的相关事宜。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陆海新通道沿线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气象。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外交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14个部委以及重庆、广西等省区市组成了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10月,西部12省份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在重庆共同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各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通道建设,促进通道沿线省区市的互联互通和优势产业互补。重庆积极发挥运营组织中心作用,不仅与沿线省区市共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还联合通道沿线海关、口岸、交通等部门,搭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各方从通道建设中共同受益。
如今的陆海新通道“朋友圈”不断扩容。借助这条新通道,以成、渝、北部湾港与洋浦港4个重要枢纽为支撑,西部的川、渝、滇、贵、甘等十余个省份开辟了更快捷的出海通道;“靠海吃海”的琼、桂拥有了更广阔的经济腹地。东盟的产品不仅有了直通中国内陆的“快速路”,更可搭乘中欧班列直达欧洲。这就实现了陆海新通道最初确定的作用,即带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
从宏观角度来看,陆海新通道是连通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区域的重要战略通道,更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对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陆海新通道建设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陆海新通道支撑西部扩大开放的物流枢纽功能日渐凸显,已成为西部各省与东南亚国家合作打造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过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世界各地。特别今年以来,重庆充分发挥运营组织中心作用,聚合沿线省区市,在对外加快推动陆海新通道面向中南半岛、欧亚大陆延伸的同时,对内逐步完善了“主干+支线+毛细血管”的集散体系,不断提升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的通联水平。
2021年前三季度,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国际铁路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开行数量同比增长77%、23%和37%,实现铁海联运班列共开行4883列,同比增长35%。其中,重庆累计开行1493列,同比增长77%,运送7.5万标箱,运输货值达98亿元人民币。通道常态化运行以来,3种运输方式开行数量和运输箱量稳步增长。在辐射范围方面,通道现已通达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的311个港口,运载品类640余种。
通过持续深耕东盟等市场,陆海新通道延伸到越南西贡、朱莱,印尼巨港、菲律宾苏比克等地。水果、海鲜等东盟特产以最新鲜的状态摆上了中国西部地区百姓餐桌,而西部地区的PVC(聚氯乙烯)、土豆等产品也第一时间运抵东盟。陆海新通道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往来的大动脉。
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陆海新通道积极对接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今年前三季度,重庆对东盟进出口930.2亿元,占同期重庆外贸总值16.1%;西部陆海新通道面向东盟运输箱量达2.54万标箱,占总量30%,运输货值81亿元,占总量60%,为支持东盟等国家抗击疫情、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5月以来,国家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陆海新通道在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下,陆海新通道建设在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要为西部地区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做好强力支撑。
陆海新通道是以中国西南、西北腹地为主轴,向南连通了东盟,向西通过中欧班列连通中亚、欧洲,向东以长江黄金水道、沿江铁路为纽带衔接起长江经济带。对内,陆海新通道在重庆等地衔接长江黄金水道,协同推进西部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形成高质量的“内循环”体系。对外,陆海新通道串联中欧班列、渝满俄等战略通道,打通欧洲、东盟、中亚及俄罗斯等国际市场,形成“国际循环”体系。不仅如此,随着重庆等地积极谋划欧洲与东南亚(日韩)通道网络,还将建立起以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为主体,覆盖面更广的“国际循环”体系。
陆海新通道建设不仅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循环,更成为西部地区扩大对东盟等沿线国家合作、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最重要的通道。重庆等西部省区市还在推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无缝对接,加速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联系、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实现陆海新通道对“一带”与“一路”的有机连通,这将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从“双人舞”到区域内的“集体舞”
202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这条北起中国云南省玉溪市,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约1000多公里的铁路的通车,让老挝自此将迈入铁路运输时代。
作为“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不仅为加快建成中老经济走廊、构建中老命运共同体提供有力支撑,也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此之前,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协定领导人会议举行,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2021年3月8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宣布,中国政府已正式核定该协定。根据协定规定,RCEP将于2022年1月1日开始生效。
而在2020年8月24日,澜湄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发表《关于澜湄合作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对接合作的共同主席声明》,支持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开展对接。不久之后的东博会上,中国(西安)-越南(河内)国际班列战略合作协议签约落地。
2021年6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重庆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六次外长会时表示,要探索澜湄合作与“陆海新通道”的加快对接,加强贸易通关便利化、产能与互联互通、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
▲2021年5月,2021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在重庆举行。
9月16日,河内-重庆中越班列开通,成功实现了陆海新通道的三种主要物流组织形式,即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国际铁路联运的全覆盖。重庆南向出海出境大通道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也实现了中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欧亚大陆多维度有机连接,陆海新通道成为集区域生产链和供应链联动、陆海集聚、通关效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大通道。
9月10日,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上,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指出,“通过陆海新通道,我们可以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带去机会,尤其是解决中国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此来促进东盟和中国的共同繁荣。”在他看来,中新经济走廊使货物出海的时间从原来的几周缩短至两三天,这极大地提升了货物出口的速度,为经贸合作规模的扩大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包括投资贸易自由化、打破关税壁垒、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等。”吕德耀希望双方未来能够在跨境金融、数字贸易、金融和保险等方面加强合作。
随着陆海新通道建设由中新“双人舞”变成中国和东盟的“集体舞”,使东盟国家在参与通道建设中获得更多红利。如今活跃在陆海新通道上的国家与地区,更愿意称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货物运输品类越来越多,货物也走得越来越远。”这是物流商对这条通道的评价。
从2021年开始,陆海新通道与境内外物流企业广泛合作,延伸物流服务和经营网络,对接中欧中亚班列和泛亚铁路网,打造面向东盟、衔接欧亚的国际一体化物流品牌,进行了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签发全国首单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提单。搭建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3+1”区域合作平台。2021年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为物流企业融资超过4亿美元。
实现中国与东盟域内共舞后,各方还期待通过这条贯通南北的陆海新通道盘活欧亚更多区域。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国际问题学者郝楠就表示,陆海新通道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将有望成为盘活区域合作架构、连接六大经济走廊、贯通亚欧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
2021年8月,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与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衔接,这是陆海新通道贯通欧亚的开始。中新双方将推动东盟国家扩大与中国西部的合作,分别以新加坡和重庆作为东南亚和中国西部的节点,让东盟国家和中亚国家的货物,通过陆海新通道延伸到彼此市场。
对中方而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深入推进,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陆海新通道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即将生效,将在陆海新通道沿线推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渝新“双枢纽”加快西部对外开放
2021年11月2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总裁拉维·梅农先生在新加坡-中国(重庆)金融峰会上做了《重庆在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方面的互联互通》的主题演讲。
据梅农先生介绍,新加坡与中国西部地区跨境融资量有了实质性的增长。自2015年以来,西部地区与新加坡之间共进行了192笔融资交易,金额超过170亿美元。2021年尽管发生了大流行病,但跨境融资达到了30亿美元。
在梅农先生看来,全球范围内有数字化和可持续性这两大趋势。重庆和新加坡将贸易数字化和绿色金融作为两个重点领域,已经实现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的数字化。同时,中国和东盟将需要大量的绿色融资。据估计,为了实现“碳中和”,中国在未来三十年将需要超过500万亿人民币或78万亿美元的绿色和低碳投资。东盟在未来十年将需要约2万亿美元的绿色投资。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已将通过绿色金融为亚洲的可持续发展转型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优先事项。新加坡可以在支持中国绿色融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也曾表示,陆海新通道是新兴数字技术金融解决方案的实验场。中国西部特别是重庆在金融服务领域大有合作机会。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新加坡正与重庆在跨境融资贸易、数字化绿色金融、灾难保险等领域紧密合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在2021年9月举办的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备受关注
近年来,通过陆海新通道,四川、广西、新疆等西部九省区企业获得境外资金逾55亿美元,项目辐射、示范性进一步凸显。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特色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和信息通信这四大重点领域有了重点推进。
中新机场商业合作公司运营的机场非航业务,在疫情受管控后,出现强劲复苏。在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形势下,新加坡胜安航空每周保持1班客运服务(2021年3月起由新加坡航空执飞),新加坡航空开通每周2班载货客机航班,保障了重庆和新加坡之间的空中通道畅通。
2020年以来,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等三种主要运输方式发行及货运量逆势飘红,为各方抗击疫情、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中新(重庆)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果园港鱼嘴铁路货运站北站场已建成启用、南站场已启动前期工程,为西部联结世界提供“大通道”“大物流”支撑。
双方还加快推动中新国际数据通道应用推广和创新研究,发挥重庆和新加坡“双枢纽”作用,推动通道接入重庆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渝北区仙桃数据谷等7个产业园区,并积极谋划向中国其他西部城市及东南亚国家宣传推广,为中国西部和东盟构建“信息高速公路”。
2021年上半年,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渝新欧)实现中转联运1496标箱,打通出海口和出境口,形成了东南亚和欧洲的货物经广西出海口和新疆出境口联运。陆海新通道联动长江黄金水道,2021年上半年实现联运货物12976标箱,初步建立了重庆果园港辐射联动长江下游,珞璜港辐射联动长江上游的体系。
作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的重庆,也尽享聚客效应。凭借以主城区为主枢纽,万州、涪陵为辅枢纽的“一主两辅多节点”枢纽体系,以及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鱼嘴站等为主体的始发体系,推动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货物集散模式。2021年上半年,重庆集结西北货物6270标箱,增长40倍;搭建川渝毗邻地区经重庆中转集结模式,集结四川货物14032标箱,增长8.6倍。重庆还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为物流企业融资超过4亿美元。
在2021年5月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西部地区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与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等国联合发布“陆海新通道国际合作(重庆)倡议”。根据倡议,各方将集聚陆海新通道沿线国家力量,畅通贸易、促进投资,完善产业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高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各方还将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发展,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完善基础设施体系、现代物流体系、政策创新体系,打造经济便捷、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等多重经济效应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型通道。
另外,“十四五”期间,重庆、西安、成都、武汉等地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向东延伸到日本和韩国。日韩与欧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贸易往来,这意味着中欧班列向东延伸存在是有一定基础的。统计显示,2019年欧日、欧韩双边贸易规模分别为1200亿欧元和900亿欧元,相当于日韩与欧盟的贸易总规模超过2100亿欧元。如果中欧班列东向通道,未来能分得其十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也是相当可观的。
当下,陆海新通道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陆海新通道要想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跨区域合作机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重庆社会科学院市情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康庄认为,在加快将重庆建设成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同时,要积极探索跨区域多式联运的贸易新规则,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打造进出口特色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袁波提出,要推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消除通道的堵点,弥补服务短板,加快建设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黔桂增建二线铁路,进一步提高通道运能。推进云南瑞丽至缅甸腊戍、老挝万象至泰国等关键节点铁路建设,以及中越、中老、中缅等跨境公路升级改造,提高跨境运输效率。二是要抓住RCEP协定机遇,加强贸易投资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陆海联动经济走廊。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通道“朋友圈”和影响力,共同打造面向未来、惠及中国与东盟等更多沿线国家的标志性旗舰项目。
(责任编辑 王顺利)